辽宁阜蒙县人民医院 内科系主任 辽宁省阜新市政协委员、阜蒙县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主任医师、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辽宁阜蒙县分中心负责人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最为重要的就是高血压。201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超过3万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且全国每年增长1000万人。 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就要控制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指的是: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为高血压。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可实际情况是患者对高血压用药治疗存在很多误区!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是平行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病情。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是“隐形杀手”。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担心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也不安全。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服药不降压就是只打雷不下雨。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必须快速降压。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忌血压下降过快、过低。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非常有害,有的人因此而延误治疗,甚至丧命。 对高血压群体控制血压是有益的、必须的,降压就能减少心血管病死亡率,控制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就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为了健康、为了生命,走出降压误区真的是刻不容缓。 【本文作者】 高心健康APP,健康常伴您身边 高心健康APP是专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精准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移动健康APP,也是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官方协作平台(患者端),使用高心健康APP报到您的主管医生,在家测量血压、血糖,医生就能同步监察和管理哦! 点击图片,下载高心健康APP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免费做检测) 更多高血压文章: 健康生活小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