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旅行者心里, 都有一个江南梦, 街回路转,小桥细雾, 水清舟行,吴言侬语。
漫步这里, 顺着光滑的石板路漫无目的游走, 街边轻声的叫卖, 轻摇船桨的声音, 江南水乡,总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这里清晨,炊烟袅袅, 这里黄昏,温柔灿烂, 青灰色的古镇愈发诗意, 旧时的模样不曾变过。
这里, 一座座石桥, 一户户人家, 你在桥上看风景, 殊不知,你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这里,不是别处, 这里,就是安昌。 安昌古镇, 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 一个从诗画走出的江南水乡, 但它的名声远没有其他古镇响,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
也正因为它如此低调, 让它保留了更多古韵古香的地方, 你在其他古镇没有感受到的, 在安昌, 你会感受到一个十足的江南水乡。
这里, 传统特色的作坊临河而立, 还有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 以及粉墙黛瓦的台门民居, 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 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桥。
虽经千年岁月, 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 黄酒,蚕豆,社戏、粉墙黛瓦, 处处可见鲁迅笔下的乡土风情。
安昌宛如一帧淡墨疏笔的小品, 那些明清风貌的街头巷尾, 藏着她最独特的味道。
安昌, 没有浓重的商业味, 闲暇之余很适合去散心, 漫步在水乡, 你也成了江南水乡的一部分。
在中国明清两朝的政治舞台上,曾经活跃过一群被称为“师爷”的人物。绍兴是出师爷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绍兴师爷”荟萃之地。 绍兴师爷馆,是清末师爷娄心田的故居。这是一座典型的绍式黑漆台门,门斗很简朴,庭院很幽深,高院墙上缕有花窗,古建筑保存得很好。这里门套门,窗套窗,院套院,十分有内涵。 图片源自DanGo酱 如果你秋天来安康寺,阔大的寺庙游客很少,在大雄宝殿边上的石阶坐下,一墙之外的尘世仿佛离得很远很远。 青灯黄卷,黄色的袈裟,青烟飞鸟远远的闪过眼前,这有无限的静,安抚你浮躁的心。 穗康钱庄位于安昌古镇的一条小巷里,自1850年经营到1949年,相当于当年的银行。 图片源自迎春花 钱庄里较好地保存了原来的样子,有钱币展,也有关于钱庄运营的实物、图文展示。你能看到当时守夜人睡的柜子、贮藏银钱的地窖等,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图片源自迎春花 安昌中国银行旧址位于古镇东市南岸,旧址门楣上,古朴苍劲的“中国银行”四个隶书大字赫然在目。 进入银行,古朴之气迎面而来,这里面摆放着一些帐簿、台灯、算盘之类;还摆放着一些旧时的纸币,反映了历史,记录了时代。
石雕馆展示了上始李唐、下迄近代的200余件珍贵石雕物件。 图片源自迎春花 这里有明嘉靖年间修绍兴府古小学的碑记,也有学界泰斗蔡元培题书的“宗君子修暨配陈孺人墓”碑等10多块。这些石件物品造型别致,形态各异、书法遒劲、巧夺天工。 图片源自迎春花
安昌的古桥,宛如一张张明信片,记载着当年的历史,展现着当下依旧的魅力。 清晨,漫步桥上,看波光粼粼,看阳光散在房檐,满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安昌古镇,老街依河而建的,在这里自然少不了坐乌篷船。 听摇桨声,看周围景,船只去了又回,记录下了江南水乡亘古不变的婉约风光。 如果你运气好,还可以遇上这里的传水上婚礼。新娘在家人的护送下登上喜船,一路鞭炮、锣鼓响起,非常热闹。迎亲船队在狭窄的水巷中穿行,引得观者无数。 在老街上,你会看到腊味遍布各处。 这里最出名的当属安昌腊肠了。腊肠都是当地居民手工制作,味道鲜而不腻,一到了腊月里,一串串腊肠挂在门前,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还有香甜的“扯白糖”,也是安昌的一大特产,凡到安昌的游客,看到老街翻轩下边扯边卖的“扯白糖”,都会唾涎欲滴,不尝鲜不甘心离开。 安昌不大, 随意沿着古道到处走走, 古镇的一派安和, 让人舒适,让人着迷。 等夜幕落下, 点点灯火让古镇如梦似幻 河道两旁都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寻常人家。 这儿不是旅游景点,只是个安静的小镇, 这是一个还没有被过度商业化的世外桃源。 最后, 在这里住上一夜, 古镇的安宁,也会让你睡的很香。
来江南, 想体验原生态的古镇, 你得去安昌看一看。
地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公路。 *部分图片源自微博古镇安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