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三年级需要掌握的21项数学关系

 期茶 2018-08-15

关于小学生数学启蒙,我一直强调,教学和辅导应该围绕“数学关系”展开。此前在几篇文章中,我们都提到了“关系”为核心的教学辅导是怎样的,可以参考下列文章:


数感培养如何培养儿童数感(含不同年龄段测试评估方法)

计算策略示范:如何进行儿童计算策略的训练

绘本逻辑绘本中的思维训练:艺术与数学相通之处


但是我们谈了那么多“关系”,落到实际操作层面,家长还是不知道如何体现“数学关系”,可能教师也不清楚什么是“本质关系”的呈现,大家现在比较能把握的就是,把解题过程尽可能剖析得清晰完整,表达无歧义,这样已经算是不错的教育了。


但是我们进一步看,你投入了很多精力在教学,在辅导上,可惜仍然不能让孩子举一反三,教学可能更依靠孩子本身的“天赋”,“勤奋”。


那么,今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数学关系”?



一个答疑和一个例子


昨天,恰好交流群里有一位家长提了一个很具体的解题问题,关于平均数的一道应用题,从头到尾给孩子讲了,感觉他也明白了,但是隔天换了一题,又象是从来没有做过那样,楞住了,看上去没有思路,这是为什么呢?


先请大家看下面我与家长的对话~


 

 

 


从家长的方法来看,有两个值得学的地方:第一,她讲题目至少会用两种方法,第二,她也做了类比,举了例子,试图让孩子理解。方法应该说,讲得很清楚,为什么孩子还是没有学习迁移呢?


我给她的建议中,包括了两个问题:第一,如果她把方法从头到尾讲了,那么孩子就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了,家长可能认为孩子正是因为一点不懂,才讲,但是我们要知道,可能孩子只是某些部分没有打通,并不代表你每一步都需要细讲。第二,虽然她举了例子,但是“乐高积木堆高那个多还少补”的例子与题目的本质关系其实并不相符。孩子能够明白,一高一低,怎么拉平均,这是从操作上来讲,从具象上来讲的明白,但平均数问题,则并非是具象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具体概念有关,如果孩子不理解核心概念,也看不清题目中的数学关系,那么他自然无法做学习迁移。


什么是数学关系?在这个问题中,平均数的概念是核心,体现的是总和与份数之间的关系,你瞧,“总和”是什么,“份数”是什么?这是本质,如果你没有去引导孩子从概念出发,到题目中去寻找这种本质,那么孩子就会被语言情景迷惑,如果你还在那自顾自讲方法,孩子会完全被你带着走,在不理解关系的情况下,孩子能够做的就是强行记住过程,模糊进行匹配,感觉象是懂了,但是下一次换一个情景,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改变了,孩子内心没有对关系的把握,自然就又失去方向了。


数学关系,就是抽象形式,就是剔除了具象情景后,剩下的骨架。

数学关系,仰赖的是层级,层级意味着需要分类,比较,搞清楚集合与对应。


让我们再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低幼儿童可以识别颜色,这个苹果是绿色的,哪个苹果是红色的,当孩子认识颜色的时候,起初就是对颜色的命名,这种命名与“抽象”无关,就如同你记住了一个名字,一个物品一样。什么时候,孩子对颜色的理解,我们可以称之为建构出了“抽象逻辑关系”呢?当孩子意识到有“颜色”这个类别时,当孩子明白红色和绿色同属于颜色时,这时候,我们说孩子终于把“红色”和“绿色”关联起来考虑,形成了关系,这是一种抽象建构,没有对“颜色”本身的理解,就不会有对红色和绿色真正的理解。



两个年级和一个阶段的训练


那么数学关系如何进行训练呢?当我们成人终于明白,教数学关系,是一件挺费事的事情时,你可能已经理解了“抽象性”,这种关系,并不存在于你一次讲解中,而是你在长期教学和辅导中,始终采取同样的思路,让儿童的注意力长期被调控到注意关系,注意发现本质上,如此这般,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一旦孩子掌握了这种发现“数学关系”的能力时,他的学习会变得非常轻松,可以突飞猛进,甚至你会发现,他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会不自觉从发现关系中获益,一个成人,如果也擅长于捕捉事物的关系,那么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是很强的。


除了学龄前到一年级,我们作为一个非常前期的启蒙阶段,从二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就要注意,在引导文字题时的切入点和方法思路。二年级到三年级,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我们的任务是,务必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帮助在孩子进入高年级后,仍然可以应用到复杂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所谓复杂,无非是关系多一点,步骤多一点,但总体思路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简单的逻辑没有搞通,那么你要把基础的复杂的一起抓,高年级的辅导难度就变得可想而知了。


二三年级,需要掌握哪些数学关系呢?


  1. 加减法的7种情景逻辑关系

  2. 识别加减应用题的十一种类型

  3. 理解加与乘的关系

  4. 乘法口诀表中的乘法算式背后都可以演变出怎样的数学关系?

  5. 搞清楚乘法结构中的“分类”和“包含量”(份数和每份数)

  6. 乘法的四种情景关系

  7. 倍数关系与相关文字题解析

  8. 将加法与乘法结合起来考虑的心算策略

  9. 位值相关的数数结构关系

  10. 除法的两种情景关系

  11. 带余数除法中的四个量之间的关系

  12. 将模式规律应用到余数问题中如何搞清关系

  13. 平均数的概念和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4. 四则混合运算中整体部分关系

  15. 学习如何识别文字题中的三大参数

  16. 通过提取文字题的抽象骨架来呈现本质关系

  17. 从对象角度分析题目中的单一关系或多对关系

  18. 从两步运算的应用题到混合多步运算的应用题关系解析

  19. 分析题目中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

  20. 简单推理中的等量代换关系

  21. 平面几何中的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以上21项,如果作为一个训练阶段,通过一年持续一定频率,一定训练量的教学辅导,可以在2-3年级就为孩子奠定下坚实的数理基础,你根本不需要愁孩子高年级数学表现了,只需要顺势发展就可以了。


反过来,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只是刷题刷了两年,只是记住了公式套路,做题目始终在懵懂状态,似懂非懂,两者的差异不只是21项数学关系的把握,而是数学思维在水平上会拉开2年距离。


事实上,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一书中,研究已经表明,11岁的孩子可能只有7岁孩子的水平,原因就在他们可能缺乏对数学关系的识别度和理解力。


数学的学习,请重视“数学关系”的引导,最重要的还是这句话。


欢迎家长加入我的[数学思维交流群]

了解更多抽象思维启蒙的奥秘

申请加入,请扫管理员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