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立书单:《太极跑》如何轻松无伤跑完42.195公里?

 tylzgl 2018-08-15


上周自立学堂以跑一次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的方式给一位同学庆祝了生日,在跑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就是学了一种全新的跑步方式——太极跑。



大部分同学用这种跑法节省了不少体力,有同学跑到20公里后才感到疲劳,还有同学用此方法训练10公里后第二天腿丝毫不酸。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太极跑》读书分享,希望能帮助更多想要以这种不俗方式过生日的人完成挑战!


(终点合影)




跑步,这项人类天生就会的运动,却让很多人以“容易受伤”为理由对其望而却步。

 

的确,芝加哥马拉松官方训练计划制定者霍尔·希格登曾对500多名田径运动员所患伤病进行过调查(由于参与调查者可以多选,因此频率总和会超过100%):

 

——表格出自霍尔·希格登《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

 

但是,如果当您知道有一种方法,可以使跑步变得更轻松愉快,不易受伤,甚至能让您在跑步结束时感觉更加舒适。您很可能会爱上跑步,使其成为自己能终身保持的运动方式。


这便是灵感源于中国太极拳理论的——太极跑(Chi Running)

 

 

太极跑的创始人丹尼·德雷尔的跑龄已有近24年,共完成40场超级马拉松比赛,赛程包括50、80、100和160公里。一共跑过了超过400个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路程。对于一般人来说,若使用不够正确的跑步姿势,其关节和身体组织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跑量,就算坚持下来也必然是伤痕累累。此时跑步对他们来说已成为自找罪受的一项运动。

 

但是,丹尼在使用太极跑的方法后,跑步不仅速度变快,还更加省力,往往40多公里跑步完毕后,甚至觉得比起跑时更放松舒适。他是如何做到的?

 

本书中,作者系统讲解了我们身体每一部分的姿态和动作对改善跑步的作用。这里限于篇幅原因,就不展开太多细节。而是简单为读者们呈现几个需要把握的大原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人们跑步为什么会受伤



普遍的理论认为:训练过度是造成运动伤病的最主要的原因。虽然这是一个因素,但事实上,有些人只跑800米就会引发身体伤痛。

 

作者看来,糟糕的跑姿和错误的生物力学才是真正的元凶。跑步是一项自然的运动,错误的生物力学就意味着你在以不自然的方式运动,这将导致肌肉、关节和韧带过分受力,使其变得脆弱且容易受伤。如果你的跑姿糟糕,那你在任何距离的跑动中都有可能受伤。只要你的生物力学不是完美的,它最终就会以疼痛的形式显现出来。只要你跑得够远,那些小小的不完美成分就将积累起来,最终一起施加到你的身体上。如果改善了生物力学和跑姿,你就能大大降低在所有距离的跑动中受伤的概率。

 

而令跑者大受伤病之苦的,就是当前最流行的跑步技术,我们称之为“肌肉跑”。肌肉跑的主题就是提升腿部力量和速度,从而跑得更快更远它强调通过有规律的训练来强化腿部力量,这样就能使你跑得更好。这套系统有大量的训练计划来帮我们加强小腿、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

 

但是,从训练的角度来看,对于超过40岁的人来说,增加和使用更多的肌肉都是很困难的。而任何增长肌肉的方法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承担更多的伤病风险。另外,驱动更多的肌肉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也就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乳酸),其结果就是:在跑步、比赛或大运动量训练后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想想就让人心累。

 

从伤病的角度来看,肌肉跑对跑者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并不关注错误的生物力学这一主要元凶。肌肉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增强肌肉上,并以此作为避免伤病或恢复身体的解决方法。它的逻辑是:跑得不够快、以及容易受伤都是因为肌肉太弱,因此要增强肌肉力量。可是,在跑步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加强肌肉力量,反而会错上加错,可能更容易受伤。

 

事实上,全世界最能跑的民族——非洲肯尼亚的卡兰津人,四肢往往都非常纤细,几乎看不到大块隆起的肌肉。他们之所以跑得快,是得益于他们的技术:包含了大量太极跑的特征,包括身体的前倾和脚掌着地的方式。这让他们无需依赖腿部肌肉力量也能更快的移动身体,纤细的双腿也让他们在跑步时的能耗降到最低。

 

 

二、正确的跑步方式

 


丹尼的灵感得益于一位太极大师的指点,太极的理论并不只适用于习武,更适用于其他各种运动:太极跑的动力源头是“气”的贯穿,它让整个身体的动作连为一个整体,让身体跑动得更加轻松协调,而不仅仅是两条大腿的肌肉推动。

 

这里首先指出需要注意的两个基本的力学原则,我们要学会与这两种力量合作,它们分别是:

①重力

②道路的反向力

 

在太极拳中,我们都知道:应对一种力量的最佳方式是顺应而非抵抗。如果你抵抗一种力量,只会使它变得更强。反之,如果你顺应它的方向(与之合作),便可消除甚至借用这种力量为己所用。

 

在跑步时,你的身体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向下的重力和向前跑动时道路传来的反向力。在太极跑中,我们要学习如何与这两种力交朋友,使它们在每一次迈步时都成为你的帮手。而良好的跑姿就是处理这两种力量的主要方法。

 

太极跑技术不是让你直立身体与重力对齐,而是要你前倾,这样便可以与重力合作。你的身体变成了一个向前倾倒的物体(就像一棵被伐倒的树),身体的中心部分(骨盆)位于你与地面的接触点(脚部)之前,你的上半身向前倒,你必须抬腿向前跟上自己的重心。

 


当能够在这种轻微的前倾中找到平衡时,你就学会了与重力合作,这种方法与踩独轮车向前的方法是一样的。所以,当重力向前拉你的时候,跟着它走就是了。


这种跑步方式产生的效率会超出你的想象。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疲劳的双腿作为前进的制动力,而仅用于短暂地支撑一下身体。

 

如何与另一种力量——道路的反向力进行合作呢?只要当你向前跑时,道路总是在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大多数的肌肉跑者是将腿向前伸,然后用后脚跟在体前着地。如果你的腿向前伸,那么你就是将腿迎向了道路传来的力量,多数情况下你还会用脚跟着地,这就好像在你的脚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一场冲突,脚跟所受到的冲击会传递到你的腿,潜在地威胁你的脚跟、脚踝、胫部、膝盖、髋部或下腰部——你身体上薄弱的部位都要受到威胁。脚在体前着地其实就相当于刹车,因为每次着地都会使你的身体停顿一下。不得不说,这实在太低效了。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自己的鞋底,检查一下磨损程度,因为它们就是“刹车片”。

 

太极跑技术会教你如何让脚在身体重心略微靠后一点的位置落地,使你的重心位于落脚点之前,这样你的腿就会向后摆,而不会在迈步时加上刹车动作。以柔和的全脚掌着地代替脚跟着地,可以使来自地面的阻力全部化解,而且不会降低速度,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冲击。当你被上半身引导着向前,而下半身充分放松的时候,道路的反向力会帮你把腿向后摆动起来。

 

 

 


三,跑步时调息



呼吸也是同跑姿一样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起着提供氧气的关键作用。很多人在跑步时喘不上气,大多由四个原因导致的:


①有氧能力低,比如肺活量不足

②呼吸太浅

③肌肉过度紧张,导致消耗氧气量大

④某顿饭吃太多了。

 

改善措施:


①有氧能力低:

通过练习长距离慢跑让身体与自己的需氧量进行协调和适应。


②浅呼吸:

如果用肺的上半部呼吸,那么你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一个人的氧交换区域主要是在肺的下半部,因此就算你极力大口呼吸,如果你只将空气吸进肺的上半部,血液中也不会有足够的氧气。改善的方法就是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的下半部。如果你喘不上气来,那不是因为吸入的不够,而是因为呼出的不够。将肺底部无用的空气彻底呼出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你吸入大量新鲜的氧气。并且,关注彻底呼出废气,吸气就会自然进行,要在这样自然的交替中找到适合自己步频的节奏。


③肌肉紧张:

如果你的肌肉太紧张,你就一定会呼吸沉重,因为紧张的肌肉会使肺部很难将氧合的血液挤压到你的肌肉细胞中。想改善这一状况其实很简单,只要放松就好了!


④某顿饭吃得太多了:

某顿饭吃得太多了,你感觉自己像条搁浅在海滩上的鲸鱼,也有一种在跟8岁的小孩玩捉迷藏时的体力不支感。这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你尽可能地在那顿饭中把持住自己。

 


四、放松



放松就是不做无用功。跑步时将不必要的紧绷肌肉放松下来,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我们的身体可以是使用两种混合动力的机器,类似于使用汽油和电力的混合动力汽车,只有在必须的时候汽油发动机才工作,比如像上坡或者高速行驶,其他的时候则是电力发动机。同理,太极跑技术使我们在跑步当中很少用到肌肉,而“气”在做着大部分的工作。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我们的跑姿进行调整来实现。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太极跑者在跑步结束后,反而不会感觉疲劳,而是浑身的关节与肌肉都得到了充分放松。更不用提伤痛的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