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只谈糖尿病足的治疗,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小小糖足 2018-08-15

糖尿病足截肢率高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截肢后患者的生存率怎样,截肢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截肢后患者的心理又有哪些变化,这些又有多少人了解呢?是不是正如人们希望的那样,截肢后患者就彻底好了呢。其实截肢对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相反,事实上截肢对任何一个患者来说都是一种很难接受的手术方式,而且截肢给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造成诸多不便,这些都给糖尿病足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及精神压力。

 

图:截肢后又再次发生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

我们一直在谈糖尿病足的治疗,谈糖尿病足的预防,可是很少谈到糖尿病足病人本身或者说这一群体。实际上,也很少人能够感同身受,不亲身体会就不能了解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我们健康人来说,我们永远也不会体会到失去脚对我们的意义。所以今天我们不谈治疗,而来说说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足是引发抑郁的一大重要因素,印度北部对300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中,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与抑郁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患有以上并发症的患者患抑郁的危险性分别是无这些并发症患者的1.94倍、6.08倍和2.23倍。糖尿病足坏疽可以有三种预后:愈合、未愈和截肢。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按愈合、未愈、截肢三种不同预后而顺次加重;截肢患者的抑郁焦虑最为严重;说明糖尿病足患者在足坏疽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降低;肢体丢失的创伤使患者不得不屈服于疾病,但内心承受着非常大的痛苦。有个很可怕的数据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5年内的生存率仅为19%。

所以说截肢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即使病治好了,患者心理上的创伤有可能是一辈子的。所以对于糖尿病足,不要随随便便就截肢,我们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也是为了让患者免除截肢的痛苦,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医生或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对病人及对自己的负责。所以,在这我想呼吁的是,作为医护人员,对病人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问题,作为家属,给病人多一点关爱和理解,对病人来说,我想比起冷冰冰的器械和手术刀,别人的关心和理解会更能温暖患者的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