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最好的冬病夏治时节只剩下十天! 而此段时间也被成为是“秋老虎”! 末伏,代表着,即将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 ![]() 明日末伏,冬病夏治最后十天,吃3物、做3事、护3处,秋冬更健康 末伏期间,要3步走,秋冬更健康: 第一步:夏末初秋先排湿再进补 自制一杯祛湿茶饮,每日饮用: 取蒲公英根0.7g、五方草0.1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为一袋制成蒲公英五方草茶,每日1~2次。 ![]() 方解: 蒲公英的主要功效为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五方草也叫马齿苋,能散血消肿,利肠滑眙,解毒通淋。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仁和赤小豆莫属。 淡竹叶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可清热,凉血,坚肾水。 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 几者搭配在一起,祛湿健脾效果最佳! ![]() 第二步:进补 经过了三伏天,身体体力消耗很大,流汗也比较多,所以需要在祛湿以后进补,补充体力,建议大家可以用鸡肉。 鸡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温中补精的作用,对气虚、血虚、肾虚都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常常用老母鸡炖汤补身体,这是历久传承的食补佳方。 ![]() 鸡肉汤 材料 鲜鸡肉半只,火腿1小块,食盐1/2茶匙,葱1段,姜1块,八角1颗,水适量。 做法: 1、将鸡肉切成大块,锅中加水,凉水入锅煮开,直至出现浮沫。 2、将鸡肉捞出,用热水进行冲洗后放入炖锅中。 3、然后将准备好的葱、姜、八角和熟火腿装进茶包,一起放进炖锅。 4、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3小时至鸡肉熟烂。最后加入适量盐即可, ![]() 第三步:增免疫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如果抵抗力较差极易生病,所以我们要注意提高身体免疫力,让自己安全的度过秋季。 牛奶类和一些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有助于增强身体呼吸道和内脏器官抗感染的作用,房子呼吸道疾病。 并且黄豆中含有的大豆蛋白易被人体吸收,它和乳蛋白同样可以构成人体内的抗体,从而增免疫。 ![]() 夏秋交换之际,做3事,秋冬更健康: 第一件:常晒太阳 夏季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甚至是出门也要做一些防晒的措施,所以身体很缺乏阳光的沐浴。 现在天气逐渐转凉,阳光也不会太强,所以建议有时间的情况下多晒晒太阳。 经常晒太阳,有助于增强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更有益于脾胃。 ![]() 第二件:睡眠足 秋冬天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会出现嗜睡的情况,这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 但事实上睡眠的质量与人体的免疫力有直接的关系,一旦睡眠不好,身体的各个器官无法正常修复和工作。 6~8小时,但也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 第三件:坚持运动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每天坚持运动30~40分钟,人体的免疫细胞会增加很多,抵抗力也相应的增强。 至于运动的强度要因人而定,并不是越强越好,要根据情况,事实上,散步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散步既方便,又随时随地可以做。 ![]() 明日末伏,冬病夏治最后十天,护3处,秋冬更健康: 第一处:心脏 晚立秋,热死牛,现在正值民间所说的秋老虎时节,天气仍然酷暑难耐,出汗较多。 当身体中津液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在此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护心脏。 切不可情绪激动,过度贪凉等,这些都是伤害心脏的行为。 ![]() 第二处:腰眼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该穴,可温暖肾阳。 虽说三伏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早晚的温度还是处于慢慢下降的趋势,很多年轻人习惯露腰等,这是很伤害肾脏的。 建议除了注意保护腰部,不要外露,还可做一些按摩肾俞穴的小动作。 ![]() 第三处:肚脐 肚脐也是神阙穴的所在,对于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的温暖。 温暖神阙穴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保养神阙穴可采用揉中法: 即,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每次360下。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