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末伏,喝一碗黑汤,收藏好一夏阳能

 御猫1976 2021-08-10
原创 认真脸 72物候元气生活 今天

日末伏,今年最后一个最佳晒背

大家有太阳的,抓紧最后不
多的太阳晒背啦!


末伏意味着长夏即将过去,秋意正式来袭,天地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里。

今年最后10天,吸收今夏太阳的饱满能量,往后我们就要好好闭藏啦!

今冬将验收这个三伏养阳的成效。大家好好收尾,给今年的三伏晒背划个圆满句号!

末伏,除了晒背养阳,

还要喝一碗:“助力收藏阳气”的黑汤

图片

末伏是夏往秋来,阴阳转换点,今天喝一碗“助力收藏”的汤尤其重要:


它要补充身体“真阴”,
把我们三伏引入身体的阳气,收藏起来敛藏归肾;

又要清理夏天的曝晒、🔥火燥,在体内留下的
郁热内热血毒


&以及补上我们过完一个炎热、漫长的三伏天之后,对气、血、津
的深度损耗。

一个补“深度阴虚”,

清郁热、内热的食疗汤

它就是广东这边重磅级的漆黑汤水:


生熟地龙骨汤。

北方人看到不要怕,其实半点不苦,味道甜甜的。

每年过三伏中、后,广东人都要喝上几碗这个汤补上过夏天阴津和阴血的干枯,清理身体和血脉里的实热、虚热。

补阴养阴的程度很深,像我们劳神多、熬夜多、纵欲多的未老先衰人,常年夜跑、过度举铁大汗伤身的健身党,只要是伤及了肾中精气的,都可以喝它大补肾水

汤的主料:生地+熟地

图片

来自一种玄参科植物,补肾第一药:地黄。有“地髓”之名。

图片

左边为熟地,右边为生地

  • 生地是地黄晒干的根块,养阴凉血力好

夏天的胃肠燥火,津伤口渴,月经之后的津血虚🌙,它都能补上;

晒完大太阳☀入体的“血热毒”:皮肤发斑疹、油腻、痤疮,它能“凉凉&清毒”;

虚火上身🔥的牙痛出血、口腔溃疡、熬夜引起的热气,它能很快清解。

  • 将生地反复蒸晒之后,就是熟地

它性甘偏温色黑如漆,能补上比生地更深一层次的“阴”——补血伤、精亏💔。

熟地很浓厚,味道甜甜的,它不是吃进去就能化精的,需要脾胃运化,慢慢变精归肾,它比清淡的东西、日常的饮食,“变精归肾”更直接快速一点。

三伏天喝“地黄汤”,

是个古风的保养传统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

增损肾沥汤,治大虚不足……每年三伏中常服此三剂,于方中商量用之。

这个干地黄为主料之一的三伏汤流传下来,很适合末伏、也就是现在,我们今天按照古嘱服上三剂,大补虚空。

三伏收藏汤的煲法

图片


【材料

生地、熟地、龙眼肉各10-15克。

芡实15克、莲子15克、陈皮3克(1/3个)。

🐖脊骨500克,焯水。

配料要注意点啥?

图片

1、生熟地都偏于滋腻,10-15👌小克数、煲成汤、脾胃能运化,就不会补肾补到浊阴上泛。

舌苔白、阳虚的人,少用或不用性偏凉的生地;

舌苔有点黄、但不厚腻,可以不用熟地、龙眼肉。

2、脾胃不好,容易滑肠的人,要配上芡实、莲子、陈皮。

3、为啥用🐖脊骨?因为肾主骨主脊,脊骨里有骨髓,是这个汤里“敛精归肾”的药引子。而且龙骨煲汤很甜,没有什么油星。

【做法】

1、此汤更适合用明火煲的方法;芡实要提前泡半小时,更容易煮烂;

2、把所有材料(除陈皮外)放进汤煲,水开后煮半小时,放陈皮,再煲15分钟,汤成。

整个汤是水开之后煮45分钟就可以了。

3、炖法的话要三小时,芡实就不用提前泡了。

这个汤乌漆嘛黑,

却丝丝清甜,补而不腻

图片

不加盐喝是个小甜水,加了盐后带出肉的香味,生熟地完全不带难闻的中药味。

滋阴最怕滋腻不化,
清香流动的陈皮必不可少,使整个汤的气都流通起来本脾虚人喝完之后也没有舌苔变厚腻。

末伏——处暑(8月底),大家喝上23次,大补阴血&收藏阳气,把一个夏天耗损的津血、肾水找补回来。

【晚餐/晚上喝,滋阴敛阳效果好】

尤其一些阴水太亏的干巴巴的瘦子,可以补一补肾水。

⚠不适合喝的人:舌苔厚腻、大便溏泄。

🥦吃素之人,不用猪肉,配点莲藕山药,效果也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