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两名30岁左右男子突发心梗 这些不良习惯是诱因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8-16

稿源:掌上长沙
2018-08-15 13:2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5日讯(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张佑生 符晴)32岁的公交车司机李先生在驾驶过程中胸口剧痛,被同事送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梗;30岁的杨先生与同事吃宵夜饮酒后胸闷、肢体麻木,也被诊断为急性心梗……今日,记者从长沙市中心医院获悉,该院胸痛中心接连收治两名年轻的心梗患者。专家提醒,心肌梗塞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夏季出汗多、易脱水,交感神经兴奋加剧,很多都市人群久坐不动、抽烟饮酒、熬夜等都是诱发心梗的高危因素,年轻市民也要小心提防。

  8月11日中午,李先生在驾驶公交车途中突发胸闷、呼吸不畅,幸好当时已经接近终点,他硬撑着把车停入终点站后感到胸口如刀绞般剧痛,顿时大汗淋漓,他在同事的陪同下,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进行抢救。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李先生的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诊断为急性心梗,随时有生命危险。心血管内科主任蒋路平带领专家团队紧急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为李先生植入一枚支架,恢复了冠脉供血,目前李强恢复情况良好,正在住院观察。李先生称,他从12岁就开始吸烟,烟龄20余年,平均每天吸烟一两包,白天上班久坐,下班也不爱运动,是典型的“久坐族”。医生分析,长期久坐和吸烟是李先生急性心梗的诱因。

  杨先生是长沙某通讯公司的IT工程师,经常加班加点,每天少不了吃宵夜,而且十分偏爱高脂饮食。近日,杨先生下完班后和同事一起吃宵夜,海鲜和啤酒下肚后,他感觉胸闷不舒服,以为是喝酒太急引起的,谁知第二天一早感到胸痛、全身乏力,左上肢和嘴唇等都有明显麻木感,持续不缓解,被家人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检查,也被诊断为急性心梗,经过介入治疗行冠脉内支架介入手术后转危为安。

  “近年来,心梗在中青年群体中发病率不断攀升,且日趋年轻化,与他们精神压力过大、持续熬夜、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嗜烟、酗酒等有很大关系。”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主任蒋路平介绍,很多像李先生这样二三十岁就突然发心梗的年轻人,由于既往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容易造成漏诊或因自己忽视而延误治疗。心肌梗塞的救治分秒必争,发病后12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窗”,最好能在6小时内进行溶栓或者植入支架,此期间若获有效救治,其危险性将大大下降。如果超过12小时,缺血坏死的心肌细胞将难以挽救。

  蒋路平表示,心梗发病时常有典型表现,市民要小心提防。比如胸前区出现压榨样痛或闷胀感、牙痛、上腹痛、左肩痛等,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以上,患者常出现濒死感,或者大汗淋漓、呕吐、气促、晕厥、心悸等症状。部分病人在心梗发病前一段时间,常反复出现短暂性胸痛等症状,建议若出现上述症状,请尽快就医。

  蒋路平提醒市民,若在家中突发心梗,应做到“保命五步曲”:1.保持镇定,减少任何活动,含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及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毫克);2.拨打120急救电话;3.就地自然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家中有条件可以吸氧;4.患者注意保暖;5.在就近治疗的原则下,选择技术设备好的大医院。

  蒋路平提醒防范心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7-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和过度劳累、紧张。

  2.规律运动,避免久坐,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最好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这样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

  3.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戒烟限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5.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一般来说,30岁以上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若检查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则可以进行及早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张佑生 符晴】 【编辑:曾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