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大高材生二次高考:不要用迷茫为你无法重来的青春买单

 金麟167 2018-08-16

文|赵晓璃

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有这么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新闻的主人公是一名中科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就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选择了退学,退学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不喜欢那个专业,忍受够了。”


2018年6月,这位年轻人参加人生第二次高考,21岁的他考出了712分的好成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选择清华或是北大,而是选择了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


而他选择口腔医学专业,是在上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检索了解后确定的。


当问及兴趣爱好时,这位小伙子始终找不到答案。



兴趣缺失是迷茫的

首要元凶


事实上,新闻中的小伙儿遭遇的困惑,不止是在校学生的共同困惑,更是很多职场人的共性问题。


这类问题用通俗的话表述起来就是——


“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职业,可我又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怎么办?”


为什么很多人会没有兴趣或者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1、兴趣的真相:绝不是凭空而来。


心理学对于兴趣的定义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比如到了周末,摆在你面前的有两种选项:一是外出爬山,一是宅家看剧,如果在这两项选项中,你认为爬山比宅家看剧更有吸引力,我们就会认为你对爬山更感兴趣,因为你对这件事情呈现出了态度及情绪上的倾向性


问题在于,为什么爬山能让你感受到兴趣而看剧不能?


这要从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说起。


我们之所以对某件事情呈现出热烈而积极的情感及行为倾向,源于我们的大脑有数千亿条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接受外界刺激时会产生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物质,用来传递神经信号,而“多巴胺”这种物质只负责传递愉快和亢奋的信号。


如果在你曾经的过往中,爬山这件事情给你带来过愉悦的体验,你会认为自己对此感兴趣,从而寻找更多的机会去参加这项活动,从而刺激这种愉悦感的再次发生;如果你曾经在爬山过程中遭遇到不愉快的体验,你可能下次就不想爬山了,兴趣则无从谈起。


由此可知,兴趣产生的前提,是外部条件刺激我们的神经元产生多巴胺,进而传递给我们愉快的感受,而由于我们本身就具备“趋利避害”的天性,我们会寻求一切机会重复这样的愉快体验,从而表现出对某件事乐此不彼的重复。


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的认知会进一步提升,从而强化这种行为及态度倾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仅喜欢,并且热爱。



2、过往经历体验的匮乏,是很多人兴趣缺失的根源


由第一点可知,兴趣并非凭空而来,它是在我们接触的事情中,有部分会刺激到我们的神经元产生多巴胺,进而形成“正向强化”,最终让我们乐此不疲。


这里面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相对多的体验,二是有部分体验让我们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形成了“正向激励”。


所以,兴趣的产生机制往往是这样的:你在不断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有些过程会产生不错的结果,刺激到你大脑中的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了愉悦的体验,这从情绪上让我们产生了“兴趣”的概念,为了这种愉悦的感受再次发生,我们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从而产生更多积极的结果,从而强化“兴趣”这个概念,甚至随着认知的提升,“兴趣”进一步升华,变成了“热爱”乃至“使命”


而如果我们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多是不愉悦的体验,我们就会产生“讨厌”的情绪,从而放弃接下来的尝试。


由此可知,那些具有明确兴趣且能多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人,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即他们经历或体验丰富,能够从过往的经历中分析出哪些行为能给他们带来正向激励,哪些行为带给他们负面反馈。


通过比较,他们往往能确定自己的大致的“兴趣”方向,在不断地重复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兴趣得到强化和加深,有些甚至达到了“志向”的层面,变得坚不可摧。



对很多过往经历平平、没有任何深刻印象的人而言,想要寻找兴趣,难度可想而知。


就是因为一来他们的体验或经历相对匮乏,二来也无法比较出到底哪些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正向激励,甚至连成就感体验都少得可怜。


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找到真正的“兴趣”呢?


在我经手的咨询案例中,就有些这样的咨询者在做兴趣测试的时候,由于体验的匮乏,对于很多选项模糊不清,无法做出“喜欢”或“不喜欢”这种明显的倾向判断,他们测评结果中对于不同选项的分数却异常接近,无法发现真正的兴趣所在。


如果找不到明确的兴趣,难道一直找下去吗?


从生涯理论上来说,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不断尝试不断试错,留下那些能让你产生愉悦的刺激点(兴趣点),不论对于未来专业还是职业的选择,都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可对于很多人来说,兴趣的寻找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首先,这些人过去的经历平平,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也没有什么特别讨厌的;


其次,很难接触到相关专业及职业真实的状态,也没有做过相应的尝试,对专业/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想象阶段;


最后,由于认识不清,也没有做相应的积累和准备,导致能力不足,胜任更无从谈起。


这个时候,当学业或职业出现痛苦纠结的时候,多数人的做法分为两种——


1、不断更换专业/职业,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2、说服自己熬下去,头脑(理智)和内心(感受)不断冲突,时常感到痛苦。


多数人的痛苦,源于希望外部环境的改变激发自己的兴趣


事实上,不论是换专业也好换职业也罢,无非两点,一是换个环境,二是换个任务。


对于兴趣不明的多数人来说,不论是换环境还是换任务,都必须面临“不确定”的风险,即无法保证你下次就一定能碰到你喜欢的或者感兴趣的。


如果找到了也不能高兴太早,还需要考虑这份工作的回报及代价情况;


如果没找到怎么办?可能会白白失去原有的还不错的工作机会。



这就好像一个人想要寻找兴趣,TA小时候特别渴望有把吉他,于是TA认为自己应该对“弹吉他”感性,于是买了把吉他也辞去了工作。


这个人未来会面临怎样的风险


如果真的学成了,TA就要考虑弹吉他这门行当的回报和代价了。


如果预期回报和现实回报差异很大,思前想后,即便TA再喜欢弹吉他,也依然选择不从事吉他手这个职业。


如果学不成,或者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弹吉他的料,之前以为自己喜欢弹吉他只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如此一来,TA甚至懊恼当初为何会辞去那份现在想来还不错的工作?即便现在重新找工作,也未必能找到和之前一样好的工作了。



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明,又该如何是好?


很多咨询者都存在这样一种幻想或认知误区,即希望通过改变外在环境引发自以为原有的兴趣,这样做无疑风险大且代价高,而结果未必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


由于缺乏兴趣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我们也犯不着惊慌或着急,而是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从逻辑上,我们可以采用“由内而外”的思路。


1、通过内部挖掘,找到我们的兴趣点。


所谓“内部挖掘”,就是从我们目前所从事的专业学习或者职业工作中,找到可能让我们感兴趣的环节要素,甚至于场景,然后在这个点上进行深度拓展挖掘,充分利用身边可以触及的各种资源、各种场合和各种机会,延展个人活动的触角,拓展活动范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找那些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或兴奋感的兴趣点。


以我自己为例。


我曾经在财务领域做了十多年,渐渐地,和很多人一样,我发觉自己似乎对这种事务型工作不太感兴趣,但由于从小到大缺乏足够的体验,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


我仔细回忆从小到大让我倍感愉悦的事件,只记得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小伙伴们讲故事。


那个时候的我,常常把看过的故事或者电视剧经过自己的整合,加上绘声绘色的演绎,说给那些家里没有书或没有电视的小伙伴们听,只要我一说故事,总能引来不少小伙伴聆听,这让我很有满足感。


就在梳理过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具备强烈的表达欲,所以在财务工作中,我最喜欢的工作内容就是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并在财务分析大会上给老板及股东讲解各财务指标,以及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这是我从传统财务岗位转行财务培训的依据所在。


再后来,在财务培训的过程中,很多学员会面临职业方面的困惑,例如该如何制定财务规划?如何进行转行前的准备?如何寻找适合的起步,等等。


随着接触的学员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那个时候公司让我们实操老师负责这些学员的就业指导,于是我便自费学习了生涯规划的系统知识,而这些学员们,成为了我第一批就业辅导的实践对象。


这为我从财务培训转型职业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因此,从我个人经历来看,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对职业规划感兴趣的,而是立足于过往的经历和眼前的工作,慢慢挖掘出来的。


2、进行外部拓展。


等内部挖掘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外部拓展,也就是说,如果目前的职位没法让你发展和深化兴趣点时,可以考虑换一个环境。


要知道,在会计培训机构,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实操老师给予学员的职业规划多数是以“销售业绩”为导向:即想办法劝说眼前的准客户报班学习,无视对方的特质等情况。


慢慢地,我觉得财务培训已经无法满足我对兴趣进一步探索的渴望了,比起结果,我更关注个体特征和分析的过程,并且要做到“逻辑自洽”。


于是我找到了大中专院校做会计代课老师(因为我仍然喜欢在台上讲课的感觉,同时也很擅长将复杂抽象的财务概念进行生动演绎),同时将职业规划及咨询作为后期发展的重点。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新闻中来。


对于新闻中的主人公而言,漫长的大学四年或五年的时光,除了埋头苦读之外,或许更应该抬头看路,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多去和人群接触,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


即便发现了自己愿意投身且感兴趣的专业,也未必非做出退学高考如此巨大的代价,他可以选择修第二学位,或者通过考研进行专业切换,但前提是,做出这个决策的前提是亲身体验过相应的实践,而非凭空想象,或者从网上搜索而来。


“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条,却重复了一万多次。”——费尔南多·佩索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