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的运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昆仑圃 2018-08-16


资本主义历史上,某些技术发明深刻改变了世界,然而寂寂无名。生产和输送冷气就是其中之一。把温度降下来,将食物冷藏保鲜,这些看似寻常的技术,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然而很少人知道,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人类使用冰块的历史悠久,可冰块作为商品,供普通人消费,还要等到19世纪。在当时,用天然冰块吸热几乎是唯一的制冷方法。


美国商人发明了一种运输冰块的方法:在极寒地区采掘冰块,以木屑包装,用隔热石壁减少温度传导。这种方法制成的「冰柜」,即便是夏天,也能长途运输。成本当然很高,还是有人愿意为了凉爽付钱。


一开始还只是医院和富人购买,随着需求增加,采冰成为产业,价格逐步降低,美国人开始大规模消费冰块。19世纪中期,纽约超过一半家庭每天都在用冰。那时还没有冰箱,冰块通常用于直接食用和保存食物。大型屠宰场也在囤冰,以便于肉类的稳定供应。


冰块要从天寒地冻的北方采掘运来,成本实在太高了,人们开始寻求人造冰的方法。当时化学知识已经进步,氨气早就发明出来,科学家们尝试用液氨制冷。氨气有毒,液氨制冷也非常危险,但是抵挡不住人们对冰的渴望。


新型液氨制冷机发明出来后,每小时能制出数百磅冰块,人造冰很快成为市场主流。很快有工程师设计出最早的冷藏车:将冰块放在筐内,积压在肉上。车子开到一地,冰块用得差不多,换上当地新鲜冰块,继续前行——和今天的汽车加油差不多。「冰块接力」使食物得以长途运输,牛肉开始成为国际贸易的内容。


「冰块接力」无法满足海上贸易对冰的渴求。尤其热带地区,哪怕囤积再多冰块,还是难以跨过炎热的赤道。于是有了海运冷冻船。说起来简单,就是把液氨制冷设备搬到船上,可制作起来却不容易,工程师经过多次失败,终于造出性能可靠的冷冻船。


1879年,一艘名为「斯特拉斯列文号」的冷冻船从悉尼港出发,驶向伦敦港。船上载着40吨牛羊肉,一路穿过炎热的赤道、印度洋、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再横跨地中海,于第二年春天抵达伦敦港。这趟行程长达几万里,历时数月。船只抵达伦敦,人们打开船舱时发现,40吨牛羊肉还是硬梆梆的肉块,并没有变质。


工业革命后,英国人的生活水平就已超过欧洲各国,可是说到饮食,却乏善可陈。到19世纪晚期,牛肉经常出现在英国民众餐桌上,英国人的饮食水平终于超过欧洲各国。这种改善很大程度归功于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阿根廷拥有世界最优良的草场,有条件大规模生产优质牛肉。过去这些牛肉很难跨越大西洋,如今海上运输难题解决,阿根廷国内铁路也铺设完成,大量牛肉源源不断运往欧洲。阿根廷成为欧洲的牛肉仓库。


20世纪初,阿根廷每年出口往欧洲的牛肉就达36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直到今天,阿根廷除了国内消费200多万吨牛肉,往外出口的牛肉也不到30万吨。可以说,阿根廷的牛肉出口从一开始,就站在相当高的起点上。牛肉出口给阿根廷带来了巨大财富,这个南美国家早早就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冷冻减少食品腐败,牛肉走上餐桌,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国民健康。欧美民众吃肉的比重大大提高,东西方饮食文化也呈现出明显分野。一般认为,欧美人均寿命大幅提高,正是缘于饮食结构的改善。


冷的运输,其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最初的制冷是将食物缓慢降温,直至冻成冰块,而解冻后的食物,则黏糊糊一团。食物没有变质,也实在谈不上新鲜。这当然会限制冷冻食物的销量。只不过那时候人们以为这很正常——冷冻食品并没有变质,挑什么口味呢?


后来一位科学家偶然发现,爱斯基摩人将鱼从冰洞钓出后,短短几十秒内就会迅速冻住。解冻后的鱼也不会绵软一团,而是新鲜如活。原来,「慢冻」使水分子结晶撑大,而速冻产生的是微小水晶体,对纤维破坏较小。此法一经推广,速冻成为冷冻主流,冷冻食品的销量也有极大提升。


二战以后,冰箱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庭电器的代表,有两大影响:冷冻食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催生了最早的冷链物流业;「保鲜冷藏」的技术发展起来,冷链运输开始多样化,一些不适用于传统冷冻的商品(鲜花、三文鱼)进入国际贸易领域。与此同时,氟利昂取代了液氨;无氟制冷技术又被发明出来,制冷行业变得安全环保。


冷的运输,是现代生活的标志。一个国家想成为空调大国,其实并不容易。不仅要有稳定廉价的电力,结实保温的住房,还要对民众收入水平有一定要求。


同样的道理,只有食物丰富、要求食品新鲜要求的家庭,才消费冷冻藏食品。一个食物匮乏,很少吃肉的国家,民众是不会想到冷冻这回事的。当所有人都不满足于吃饱,而是关心吃好,吃得新鲜健康,才会出现冷链物流。经济运行水平越高的国家,冷链在物流行业所占的权重就越高。


发达国家中,易腐食品的冷链流通率约95%-98%,某些产品冷链流通率更是达100%,中国大量生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部分产品实现了生产和储藏的低温处理,可一旦进入运输、销售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受到冷链不足的限制。


冷链物流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不仅是技术问题,还面临成本控制和标准化管理的难题。目前,国内没有真正的冷链物流龙头,行业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低。引进国外先进冷链经验,是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捷径。


最近,国内物流行业最重要的一条新闻是,顺丰公司和美国夏晖公司达成合作,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夏晖,专门服务中国市场。普通消费者不太熟悉夏晖是谁,在行业内,夏晖却是公认的巨头——不仅技术先进,还是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制定者。


1970年代起,夏晖就是麦当劳御用的全球冷链供应商,伴随麦当劳的脚步,进入中国市场。夏晖在中国的客户包括双汇、哈药、广药等。像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这种场所,夏晖都是官方合作的物流供应商。可以说,哪里对冷链物流有高要求,哪里就有夏晖的影子。


这次顺丰和夏晖成立合资公司,将带来哪些改变呢?


对顺丰来说,显然是一次战略性布局。顺丰从2012年起成立顺丰优选,就已涉足冷链配送。2014年顺丰正式成立冷运事业部,推出「顺丰冷运」(SF ColdChain)品牌,这些布局显示出顺丰的行业前瞻。顺丰是国内物流行业的龙头,有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还有雄厚的资本实力,由它打造中国先进的冷链物流体系,算是顺势而为。


一直以来,国内冷链物流体系比较落后。不仅冷藏车和冷柜数量少,也缺乏管理经验。夏晖在中国深耕多年,经验丰富。顺丰联手夏晖成立新公司,属于强强合作。王卫也寄予厚望:「冷链是顺丰的战略,新夏晖是承担起顺丰战略的新公司」。


对冷链物流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传统冷链物流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第三方供应商存在,为大大小小各种有需求的企业服务。比如餐饮、药品和食品行业,都是冷链物流企业的大客户。


如今时代已变,冷链物流企业也面临竞争威胁。不仅物流企业在建立冷链部门,电商网站也在组建冷链团队,至于盒马生鲜这样的新物种,电商和生鲜都有,冷链环节更不会旁落他人。一旦这些企业成长起来,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动作迟缓的恐龙。


新的竞争格局下,冷链物流企业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拥抱新生势力,用自己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成长,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将面向企业的传统业务,改造成服务消费者的全冷链产业,是传统冷链物流行业最大的价值。夏晖选择与顺丰合作,就不难理解。


顺丰是一家有雄心的企业,它不仅要在传统物流行业称雄,还要成为冷链物流行业领导者。顺丰成立新夏晖公司,显然会引来竞争对手的忌惮和效仿,接下来也许会有激烈的竞争。这些变化对消费而言,显然是大好事。


欧美人用将近一百年时间,实现从冰块降温到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国人起步虽晚,后劲很足。中国物流行业世界领先,食品和生鲜领域的全冷链化,转型升级的基础非常好。顺丰成立新夏晖公司,对这个行业而言,将来回头看,也许是关键的一步。


近期文章

北京五环外的真实中国

通货膨胀如何伤害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