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扩展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不能依靠刷题来提高成绩。四五年级,吸收的知识量较大幅度提高,孩子不能依靠记忆、靠刷题得到的熟练性来跟上学习进度,跟不上也就是必然的。刷题仅能培养出应对试题的自动反应,却完全没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思维,具有这种思维的孩子对事物都很好奇,孩子愿意多探究,并爱提问。这种思维家长千万不可扼杀,而是要鼓励孩子多思考。 存疑是爸爸教给我的一个重要的思维能力。学数学的本质目的就是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可用于任何方面 发现了一个数学潜质的表现:发呆超过 10 分钟,就是潜质。能够聚焦一件事情想很久,说明三个大脑中的情况: ● 第一,神经元可以被控制调用在一个焦点上; ● 第二,具备抽象加工事物的感觉了; ● 第三,尝试形成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其次,在实践中激发孩子的数学感觉。 数感是很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指能够灵活地处理数字,拆解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别看数感貌似很学术,其实它和手感、观感、乐感都是一样的。要培养孩子的数感,就要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 长期培养,孩子就能够建立一种活的思维。如果一个孩子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将会对各种现象背后的规律有感知。他在生活中会不断去发现:这事儿有规律吗?经常这样思考,他的数学思维能逐步形成和强化。 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时,常常直接使用术语,这必然会导致三个消极后果: 1. 孩子大脑中对直观事物熟练的时间不够,扩展不出神经元土壤,种子没有种到位。 2. 孩子似懂非懂地到了课堂上,听老师一讲,貌似自己知道术语,也就忽视了听老师的全面解释,进一步造成残缺不全的理解。 3. 当遇到不会做的题或者经常出错的时候,孩子会陷入两难的认识,不知道该信老师的,还是该信父母的。 |
|
来自: 昵称544515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