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试由五行观念看仁,义,礼,智和信五者的关系

 感通天下 2018-08-16

      众所周知,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五个核心组成部分。这里试着按五行思路,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者可分别定位为:礼(土)-〉义(金)-〉仁(木)-〉智(水)-〉信(火),按相生相克分别理解,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对此五方面的深刻理解,深入了解儒家学说,也有助于今天的我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人类社会。

      品性解读:

      礼(土):即秩,真正的秩为道的和谐形态,各得其所而共致和谐之秩,可评价为真正的“美”

      义(金):义有义不容辞之意,需决伐之断;当行则行,积极行动;“义”者,宜也,行动要讲策略,需要合宜。故为金性

      仁(木):仁者爱人,有承载与生发之德;仁者柔和,适应力强;仁还是人类社会文华的重要秉性;仁有大仁与小仁之分,小仁可能短期为善果而长结为恶果,只有大仁才可导致经得起大局和历史考验的真善。仁,又可称为善,因前述,故为木性。

      智(水):所谓“智者乐水”,智应如水,智也有长,缓,急,浅之分;真正之智慧应以水为法,内心修平,无有私欲波澜,方能镜像万物,而无有扭曲;就功用而言,智慧如水,既可为利也可为害。故为水性。

      信(火):信,为万物的真实本我,保持不变方为有信;万物只有据信而作,其名符实,方能发挥万物的良性功用,构建健康之秩序;当万物失去信时,乱象群出,其势如火;信,也指信息,指供决策所用的信息充分与否。就人而言,“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故为火性。

      相生方面:

      礼(土)-〉义(金):秉承秩序之礼的上天,通过义纠正人间局部秩序的失调;

      义(金)-〉智(水):实践出真知,“知而不行不为真知”,行动才能产生真正智慧;

      智(水)-〉仁(木):有真正的大智慧,才会有真正的仁;

      仁(木)-〉信(火):真正的仁,才会令万物各归其位,各守其信,各有其身,各复其行,简言之,正仁方可正名,方可正信。

      信(火)-〉礼(土):万物各归其位,各守其信,方可产生真正的礼,即和谐秩序

      相克方面:

      礼(土)-〉智(水):小智和反智,应受真正的礼,即秩的约束,因为古语云“儒以文乱法”

      智(水)-〉信(火):以私利为图的小智和反智,必以“乱名”为逞,指鹿为马,混淆真相,制造烟雾,歪曲信息;

      信(火)-〉义(金):能否认识到事务的本自,是否掌握完全信息,将制约义行能否得其所“宜”

      义(金)-〉仁(木):如果出于一时冲动而有“义”行,而无充分审慎,很可能会违背仁;

      仁(木)-〉礼(土):不仁,或者小仁,将破坏秩。

      真善美的角度理解五者

      五者中信,仁和礼是更核心的三者,其中:信代表了真,仁代表了善,礼代表了美。三者中真(本自状态,或曰客观事实,客观事物)为根本,为主观认识和行动不可或缺的“现实”参照;善为指导人主观认识(外延涵盖了“智”)和行动(外延涵盖了“义”)的人的价值尺度;美既为万物的最高价值尺度,也是人参与万物的结果呈现

      一管之见,与诸位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