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之美, 美在佳肴之独特, 乡愁之浓郁。 这里的饮食文化, 丰富着人们的味蕾, 也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在雄安,一道渔娘菜因“渔娘色美厨艺强”的诗句而得名。
白洋淀作为水乡,其水乡姑娘、媳妇除了织席外,还要下淀捕鱼。白洋淀水滋润着水乡女子的肌肤,所以她们一个个生得俏生生、水灵灵的。 白洋淀的渔民整日在船上劳作,很少上岸。一些渔家姑娘和媳妇因此也常年生活在船上,就连做饭也是在船后梢(船尾处)。一般多是用旧盆做底,再用灰拌泥垒起可移动的锅灶,立起一个用几片瓦扣成的小烟囱。船上有平时备好的一捆捆的苇根做燃料,有刚打捞的鲜鱼,一切齐备。渔娘菜便在这捕鱼船上做成了。
渔娘菜说简单点儿就是熬新鲜小鱼,说讲究也真有些讲究。小鱼要选用活蹦乱跳的,以刺软肉厚的“小山根”“鲥候鱼”为主,尽量不用刺硬的鱼。油盐酱自不必说,单是醋,就要斤鱼一两。让鱼香中有点儿辣味,红辣椒必不可少。垫锅底的咸菜选用的也都是自家腌的白萝卜,洗好后切成细丝。渔娘菜的特点为鲜、香、酥。如果围锅再贴一圈像幼儿手掌大小的薄饼子,出锅即吃,就更有渔家饭菜味道了。 白洋淀水域辽阔,气候温湿宜人,淀内水生物繁多,是物产丰富的自然水区。这里除了盛产鱼、虾、蟹、莲、藕、苇、菱角等水产,还成为野鸭的天然饲养场。淀内的鱼、虾、虫、螺蚌和水藻等为处于食物链上端的野鸭提供了新鲜食物。鸭群生活在浅淀中,不仅产蛋多,个头大,而且营养丰富,为加工制作松花蛋和卤煮野鸭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当地居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历代养鸭。在清朝时期,当地就开设了很多作坊,加工松花蛋,畅销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如今松花蛋已成为河北传统的出口食品。 白洋淀松花蛋以本地产的鲜鸭蛋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加工而成。若剥去蛋壳,清晰可见蛋体晶莹,呈茶褐色,半透明,形似琥珀,富有弹性,表面有松枝花纹;切开蛋体,蛋黄为深绿色或五彩色,软而不流,浓而不滴,清香扑鼻,味美适口,食而不腻,易于消化,最适佐酒,也是宴席中的美味佳品,所以在当地有“没有松花不成席”之说。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 人们对于食物也有了更高要求 , 煎炸腌制食品在餐桌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反之,蒸、卤、煮等方式制作的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其中,白洋淀卤煮野鸭便是深受欢迎的一道美食。野鸭均是用小鱼虾、水草等饲养而成,采用传统秘方,高温卤煮,肉质鲜嫩,润而不腻,加之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食用后有养目清心、去除毒素、强身固本的保健作用。 众所周知,在所有食品中水产品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白洋淀里生长的河蟹、河鱼、青虾等也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
白洋淀河蟹个大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久负盛名。由于白洋淀河蟹海水产卵,淡水生活,3—4月孵化,6—7月入淡水,8—9月蟹正肥,所以有“八月中秋吃蟹赏月”的说法。而鼋鱼作为白洋淀的名产之一,不仅肉肥味鲜,而且营养丰富,以鼋鱼为主料的菜肴很多,有清蒸鼋鱼、爆炒鼋鱼、鼋鱼汤、红烧鼋鱼等,很受国内外游客欢迎。 白洋淀熏鱼具有浓厚的水乡风味。其独特风味主要来自熏鱼的多道工序和传统配料。熏鱼品种较多,主要根据体形大小而分。大熏鱼包括熏鲂鱼、熏鲢鱼,也有的是熏鲤鱼,操作时需要将鱼劈成两半,以便熏透;熏小鱼则指熏小黄鱼。 青虾属于白洋淀水域的传统物种。因日本也产这种虾,因此有人也称之为日本沼虾。白洋淀青虾以其皮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历史上被誉为著名的三大名贵青虾之一。 当然,白洋淀的水产品不仅限于此,还有水鸡、水螺等,不可尽数。除此之外,白洋淀还有着一系列的特产美味。 比如藕,白洋淀的藕,素以洁美、质细、脆甜、入口无渣滓而久负盛名,同时也是白洋淀一带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无论朋友相聚宴请,还是婚宴席上,都少不了凉拌藕丝这道凉菜。藕被切成片后,中间一大孔,周围六小孔,存放一天不变色。将藕用手轻轻掰开后,藕丝长长,很好地诠释了“藕断丝连”这个成语。 再如白洋淀的红、白莲子。莲子有红、白莲子之分。红莲结子后,去掉黑色硬皮,莲子肉为暗红色 ;白莲结子后,去皮,莲肉为白色。红、白莲子营养价值高,含多种维生素,有保健强身的作用。因质脆味香,晒干后熬羹,香糯可口,过去一直为宫廷营养用品。 中国的美食,无一不产生于肥沃丰饶之地,物产丰富、百姓富庶、温饱无忧才会追求精致的美食。雄安新区依傍白洋淀这片富饶的水域,在历史的进程中,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北派美食,无疑是值得铭记的一件事情。 其实,除了上述的特产,雄安新区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风味美食让人过口难忘,垂涎欲滴。鸡里蹦、龙凤鸭、鲶鱼疙瘩汤、小虾糊饼、水乡杂烩、炖鱼肠、锅包鱼……也都是享誉一方的特色菜肴。
雄安传统之美味,仿佛让人从中呼吸到未来雄安新区的幸福味道…… 看到这些雄安特色美食, 有没有心动呢? 有机会去当地品尝吧~ 来源: 魅力雄安丛书《美哉雄安》、雄安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