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看这位教育家是如何建议的

 秋风杨柳万千条 2018-08-16

顾明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高等教育理想观、人才观、发展观、质量观和文化观,真正体现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思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大格局和大智慧。

一、坚守大学理想是一流大学建设之方向

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持久的任务,只有坚守崇高的理想,将理想的大学蓝图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才能够成就一流大学并且更好地实现一流大学的功能。

(一)明晰大学理想,展望大学未来

关于中国大学的理想,顾明远并未给出具体的答案,而是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学发展现状提出了三个方向,即“科学的、民主的、民族的理想”,这也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理想方向。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引领大学发展

顾明远得出“大学的价值观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同时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的结论。

在他看来,大学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其次,顾明远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征。因此,中国教育历来强调德育为先,‘立人’‘达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是孝敬父母,效忠国家”。

(三)兼顾人文科学,实现大学理想

顾明远将大学校长、人文精神的培养视为实现大学理想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途径。

当前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顾明远提出“新世纪高等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克服功利主义的狭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高等学校要在办学理想上、课程建设上、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重视人文精神”。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之使命

顾明远提出,“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如何让学生习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成为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顾明远提出了帮助学生全面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要处理好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顾明远认识到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关键和基础,能力的养成促进了对知识的内化与掌握,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启发诱导,又要鼓励学生在不断地独立研究中进行能力的培养。

(二)引导思维与价值观的再生创新

顾明远认识到了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缺失,因而他多次强调大学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创造新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三)正视“一流”与普通大学的使命差异

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不论是高水平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及其学院都要正确认识到自身水平及定位,要正视“一流”院校与普通院校在人才培养使命上的差异。正如顾明远所言“学校有类别、有层次,大家不要都世界一流,只要办出特色就是办出水平”。

三、推进内涵式发展是一流大学建设之关键

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如何推动一流大学的内涵式发展,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一)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综合实力

“高等学校有层次的不同,条件的差异,因此学科建设不能趋同,要强调特色。各学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定位、特点和条件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顾明远从学校类型层面出发,为高校建设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卓见。

同时他吸取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与展望:一是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科带头人;二是要重视团队的建设。

(二)重申教学地位,加强责任使命

顾明远在本世纪之初就提出了要重视学校教学的观点。他关于坚守教学核心位置的观点在当前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下,值得高等教育顶层设计者和大学领导人深入思考,理性看待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还原教学应有的“核心位置”。

(三)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顾明远在高等学校发展方面颇有见地。他认为,要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当然,在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产学研三者的结合与转化,这是将一流大学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相融合的重要途径。

四、提高教育质量是一流大学建设之生命线

顾明远深刻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并就如何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实现由量到质的发展模式转变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顾明远高屋建瓴,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教育质量,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好基础”。这也为我国“双一流”的建设提供了发展良策。

(二)创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

“双一流”建设除了要形成多样化的评估机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顾明远看来,多方参与评估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相结合,共同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重视“再评估”弥补评估不足之功用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实效性,顾明远提出要重视评估过程中的“再评估”。 “双一流”的认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根据评估结果对大学进行检测,及时调整建设范围,打破身份固化才能保证一流大学的“一流”性。

五、保持文化特色是一流大学建设之灵魂

植根中华沃土,探寻文化特色是我国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展现个性,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一)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

一流大学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继承一个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中的群体中去挖掘大学文化。他高度凝练并提出“大学最本质的东西是求真育人”。在求真中育人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本质特征。

(二)特色文化是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大学除了求真育人的共性文化之外,还应当努力发掘自身的个性特征。顾明远关于一流大学建设中文化个性的彰显的论述,不仅认清了文化是我国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基调、体现了文化自觉性,更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面向世界、扎根中国提供了努力方向。

(三)良好学风是一流大学文化的灵魂

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功利化问题,实则是学风问题,而学风是大学文化核心与外在体现。由此,顾明远大声疾呼“重塑大学文化”。一方面要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紧随时代步伐汲取社会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而不断发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铸造大学的灵魂,就要将学风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总之,顾明远的高等教育思想对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彰显我国一流大学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摘编自《教育学报》2018年第3期《顾明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思想初探》,中国社会科学网 毕雁/摘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