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显祖和泪写就《牡丹亭》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汤显祖名作《牡丹亭》一问世便轰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演出时出现万人空巷、争相观看的盛况。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赞誉他是“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是汤显祖用全副心血和泪水写成的,汤显祖在创作《杜丹亭》时,自己也融进了剧中的情景之中,与剧中人物打成了一片。他经常写戏入迷。一天,夫人把午饭送到书房,见房中悄无一人。夫人急忙率家人四处寻觅。后来发现从后院一间柴屋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仔细一听,还夹杂着念些什么“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念至此己泣不成声。

“砰”地一声,汤夫人推开门进去,看到她丈夫正用衣袖遮着脸伤心地痛哭。她惊讶地问:“你不在书房里写东西,跑来这里哭什么?”


汤显祖这才从角色中惊醒过来。原来他在《牡丹亭》中写到《忆女》一场:春香陪同老夫人到后园祭奠杜丽娘,低头看到身上的罗裙正是丽娘所赠,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汤显祖写到这里,自己已经满脸泪痕。为了不惊动家人,他悄悄跑到柴屋里来痛哭一场。

正因为《牡丹亭》倾注了汤显祖满腔心血和饱满的感情,演出时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剧中主人公杜丽娘的悲剧命运引起了闺阁妇女的强烈共鸣:商小玲演唱《寻梦》一出,悲恸气绝于舞台;娄江女子俞二娘伤此曲“惋愤而终”;著名才女冯小青更是写诗寄情:“冷雨幽帘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一曲《牡丹亭》,道出人间真情,使千千万万的杜丽娘感奋觉醒。自此,作家与作品并传,汤显祖与《牡丹亭》齐辉。汤显祖无愧于“东方的莎士比亚”的美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