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山赤水

 昵称22682341 2018-08-16
 
        八月十二日午间时分,和小姐妹们趁着台风外围影响的凉爽,说走就走,一起去了宁波市余姚境内的峡谷——丹山赤水景点游玩。四明山麓烟岚迷蒙,雨中步入峡谷别有一番风光入眸眼。丹山赤水神仙宅,丝袜青鞋作胜游。其位于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附近,以峡谷景观为依托,浙东古山村风情及道教学说为文化内涵,以奇岩怪石、石拱古桥、绝壁悬崖、潺湲流溪、玉珠飞瀑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从上虞城南出发,途径下管,在“S"形乡村公路上蜿蜒盘旋至上虞最南端大燕村,过了此村庄,导航提示便进入余姚市境内。大约经过近两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丹山赤水”AAAA景区门前。购票入第九洞天大穿越
石窟门,左转沿着狭窄的石阶拾级而下,途径木质栈桥、岩块小径、绕过悬崖峭壁时,忽然被前面高高耸立着的两岩石俘虏了双眼,名曰:“幢起岩”,相传当年吕洞宾仙游至此,见山里的人们挑负重担行走十分艰辛,顿生恻隐之心,想这边山头与丹山之间架一座桥。于是便从赤水溪中搬来两巨石作桥墩。架完桥墩刚想铺桥板,此时正巧玉帝下旨急召吕洞宾回天宫议事,所以就留下了这神奇的“半拉子”工程——“幢起岩”。我们上看下看总觉得这工程不可思议。旁边陈立着一冬瓜状的铜钟:上面“国泰民安”字样清晰可见,大家一个接一个撞鈡留念,鈡声响彻整个峡谷,回升嘹亮,着实过了把撞鈡瘾。



     沿着石径小路
继续前行,一股凉风忽然从小腿边袭来,原来是到了“凉洞”前,这里有几个洞穴,夏天山民们成群结队来此纳凉,风凉洞由此得名,边上的风凉亭也叫“八卦亭”,上面一对联倒使我饶有兴趣读一读,记一记:“万物并作有生与无 大巧若拙善者不辩”,觉得富有含哲理。接着,来到石门前,此门全是岩石拼砌而成,上方是拱桥形的结构。石门的主题是开始之意,意思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路奋进,开拓新领域。颇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感悟。沿途绿植叶子在雨露的洗礼中新崭崭的甚是迷人,水晶般的雨珠点缀无数。正对面一对形象逼真的山侣依偎在一起,颇有山中神仙眷侣之美妙神韵及寓意。我即刻拿出手机拍摄下来。右前方便是“凌波微步”吊桥景观,限制12人内却禁止摇晃通过,始终保持自身的平衡状态前行。忽然让人明白:左手是生活,右手是工作,脚下是各人的人生之路。松紧有度,懂得取舍关系,恰当把握自主,大约就是凌波漫步的寓意了。


    道教第三十六洞第九洞天大穿越,来到一块巨大的岩石旁,此石名曰“勇气石”往
上站一站,沾沾勇气。面临未来,人总有害怕胆怯的时候,不敢面对,回避问题者往往会失败。相反,敢于正视或者藐视困难有勇气克服内心恐惧的人往往就能走向成功之路。历来成功者都不属于胆怯行列,我想这便是勇气石置身于此的全部意义吧。右转,便是峡谷中一座古石拱桥,称其“赤水桥”,现被余姚市列为重点保护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看边上的文字得知其建于大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有柿林村沈云章先生捐资建造的单孔石拱桥,桥高10米,跨度12,08米,桥面有5.08米,用红褐色块状岩石对缝砌筑而成,上面还有一莲花图案,就地取材,设计合理,可谓工艺精湛之古桥,为交通便利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翻过此桥,映入眸眼的便是题有宋徽宗之字体的险崖峭壁。丹山赤水相互映照,相依相随形成了独特的神秀景观。1116年,18岁的宋徽宗被推上皇位,据说他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来到此地为祠祀刘纲得道的道观题写了“丹山赤水”大字,其字体端庄不呆板,颇具飘逸洒脱之势,故景区有“御笔揽胜”之称。



     途径土地庙,再向洞天胜景行,云蒸霞蔚三清仙境,壑隐泉清岂非世外洞天。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入深山,沿着汩汩山泉顺流而下,铁板材质做成的长长阶梯咚咚咚的踏步声符和着傍则哗哗哗的山泉声,正是泉噪谷更幽了。瀑布下面一泓翡翠般的泉潭豁然在眼皮底下,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潭上方飞瀑似练。下方则
潺潺石上流,好一个独霸冷龙潭,传说此潭闹得地方灾害连年的小黑龙被太白金星锁镇于龙潭一侧的山坡下,我们脚下正好是小黑龙的龙脊。龙脊观瀑因此得名。宋徽宗的瘦金体题写了“丹山赤水洞天”。从此这里被钦定为中国道教之第九洞天。可在小丹湫看到“丹”、在丹山石壁见到“山”、在秋水长滩见到“水”、在眼前的飞瀑中可见到“赤”,就大约就是中国道教之第九洞天的神灵所在吧。



     在走向古村落的路上,在“秋雨坪”的文字记载里,得知2004年,余秋雨先生携马兰畅游丹山赤水景区,曾执笔赋文咏赞。我一路思忖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此仙境回去也得学学大家写几行文字赞美一番吧。
  
     此时此景忆得“百尺飞瀑银河雪,一声唳鹤洞天秋”之
诗句。据传,元末周文王传人沈太隆不喜繁华偏爱绝尘隔世之幽境,来到此地便作口占一绝:“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间半点埃;相土择宜居此乐,岭头唯有白云来。”于是,携家室来此筑居建室,成了当下地处山麓的古宅柿林村。据史料记载,古村还住着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后裔。古村有近千人口,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民宅建筑风格,基本是三合院式样。望着这一条条幽深曲折的弄巷石径越发显得古朴悠远。该村至今还传承“耕读持家”的祖训。



      此行,彷如穿越时空来到了明清时期的山寨民间仙境。我们在炊烟袅袅与山岚迷蒙里走向出口处。热情好客的山民嘱咐我们等深秋时节柿子成熟了,再来此地品尝野味,游玩住宿吧。我们微笑着挥手道别。


      初稿/2018 -08-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