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治中:“头疼治头,脚疼医脚”治疗禽病解决不了根本

 凯腾生物 2018-08-16

  在如今健康中国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家禽养殖行业也肩负着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健康家禽养殖”、“健康养鸡”已成为有关部门、企业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均希望且乐意看到的前景。但是,现实情况却与此存在很大差距,至少在家禽疫病净化与疫病防控方面形势不容乐观。禽病多且呈现多发态势,特别是鸡毒支原体感染挑战加剧,禽流感炒作的局面也没有多大改观,而承担主要风险的家禽养殖行业却一直没有话语权。

  缘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将来沙门氏菌病引发问题也会这样?问题来自哪里?责任主体又是谁?禽白血病净化有哪些可以汲取的教训和经验?如何实现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带着这些问题,《国际家禽》杂志记者专访了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际知名禽白血病首席专家崔治中。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际知名禽白血病首席专家崔治中


  《国际家禽》:禽病在中国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崔治中:我认为,中国禽病多样且一直流行不断的原因是疫病防控理念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有句话叫“头疼治头,脚疼医脚”,这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通常所讲的禽病指的是传染病。既然是传染病,就要遵照传染病的规律来处理。

  传染病的控制是必须通过三个途径解决:第一是生物安全;第二是种源控制,种源不能有疾病传播,特别是鸡;第三是疫苗。疫苗是疾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必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疫苗上面。禽病在中国多发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没有完全按照现代规模化养殖的完整理念来规范操作;二是承担责任的主体往往不明确,“专家”成为非公开的群体概念。因此,这些年来禽病多发对整个家禽行业健康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也给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我觉得,在家禽疾病防控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在宏观方面拿出办法,制定对应的政策或条例,可以通过政策和自身的资源来统领,起到引导作用,这是单个企业和科学家难以做到的。从公共管理方面来看,我始终提倡要想尽办法建立起生物安全的大环境。所谓的生物安全大环境就是我们的养殖经营模式,我们要逐步地改进、升级。


  《国际家禽》:在您看来,怎么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崔治中:在国外,一旦发生禽流感,除了暴发疾病的鸡场外,周边的3公里疫情隔离区域的鸡只都需要被扑杀,这在中国很难执行。首先,3公里的疫情隔离区域如何界定?由于养殖户的分布比较密集,很多是一户连着一户。也就是说,超出疫情隔离区域的养殖场很可能也存在较大发病风险。因此,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要继续加大,同时减少养殖场的数量并降低分布密度。这样,大于3公里的间距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加以界定,以此进行有效隔离。

  

  我之前也提出,应该提倡在一个县内只允许一个养殖体系,其他的养殖户用的都是这一个体系的种源。这个养殖体系可以收购鸡只到统一的屠宰场进行屠宰。当然,可能还有祖代种鸡和父母代鸡以及商品代鸡的养殖户。这样,在一个管理机制下,内部管控就更加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目前,实际的情况是,某一地区养殖户的家禽种源来自于其他不同的地区。比如,一个县城的种源可能来自广东或者东北,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总体来看,我们的养殖环境变化了,大企业行动起来了。我认为,以后养殖场家禽感染禽流感的现象可能会比现在少。在过去,一个村子里以户为单位的蛋鸡养殖有几十户,每户的种源和使用疫苗都不一样,若一户发病就难以处理。随着环保等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小农户越来越少了,这就给我们国家的大规模养殖和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利好形势。


  《国际家禽》: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禽白血病净化是不是比禽流感、新城疫、鸡白痢这三种疫病的净化更为彻底一些?


  崔治中:在传播方式上,禽流感是水平传播——鸡场传到鸡场,鸡传鸡;某一个鸡场发生禽流感和种源的鸡场没有关系。我觉得,禽流感的消除不宜用“净化”两个字,而应该用“扑灭”或“扑杀”,因为它并不涉及一只一只去挑选的问题,而是全场扑杀,在禽流感病毒尚未扩散之前全部扑灭。


  禽白血病虽然也可以通过鸡传鸡的方式传播,但这并不是它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主要的方式是从母鸡传给小鸡,一代一代传,逐渐放大。因此,禽白血病净化的重点是种禽场,是种源净化,这是另外一个概念。禽白血病的净化需要对种鸡一只一只地挑选,将阳性鸡扑杀,阴性鸡保留下来。


  目前,在疫病净化政策、措施方面,中国与欧盟国家、美国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就禽白血病来说,它是中国规模化养殖场第一个通过病原净化实现有效防控的疫病。但是,对中国家禽业,特别是一些蛋种鸡企业、蛋鸡养殖户来说,禽白血病的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正因为如此,禽白血病净化取得了成功。同时,不可忽视经营管理的问题。比如,有些企业的祖代鸡场是祖代鸡和父母代鸡混合养在一个鸡场,而且鸡舍之间的距离过于接近。严格来讲,这样的企业是不具备养祖代鸡的条件,养父母代鸡可以。


  《国际家禽》:在目前的中国,最迫切需要净化的是哪一种家禽疫病?对禽白血病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白痢采取同步净化的可行性有多大?


  崔治中:从养殖角度来看,如果在5~10年前,我觉得禽白血病最重要,但现在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只是还需要继续保持警惕,维持一定的防御措施。对于鸡场来说,目前最头痛的问题是鸡毒支原体(MG)感染。很遗憾,这些问题并未引起重视。鸡毒支原体在SPF鸡中不会是大问题,但是在商品鸡饲养的时候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这为支原体病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支原体是个条件致病性的病原体,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会导致鸡群整体的生产性能下降,而且有了支原体感染以后,继发的细菌感染风险就会增大。目前,国外种鸡场鸡支原体感染是要净化的,国内现在还没这个要求。


  沙门氏菌病现在还没有作为一个大的问题来看,但它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规定的16种要求净化的疾病之一。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净化就是扑杀,但沙门氏菌和禽白血病通过种源传播,是各个鸡场需要面对的重要疾病。鉴于此,希望研究禽病防控领域的科学家,时刻铭记自身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并积极付诸实践,不仅要关注发表SCI论文,也要重点关注如何解决鸡场和行业最迫切的问题,努力探索如何在中国的养鸡场怎样净化鸡毒支原体感染和沙门氏菌病。


  目前,沙门氏菌本身对国内养殖户的直接经济损失不明显,它主要是公共卫生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发生沙门氏菌病,它对养殖行业的影响会远远大于禽流感的影响;如果沙门氏菌病净化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尽快解决,卫生部门早晚会投诉养殖行业,这只是时间问题。同时,引起人畜食品安全的其他沙门氏菌就不仅仅是种源传播的问题,还有环境带菌的问题,这也是要认真考虑的。而沙门氏菌有诸多种类,现有的疫苗只针对一种沙门氏菌。


  理论上讲,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白痢在净化上是不同步的,但实际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禽白血病感染是亚临床表现,会使得鸡群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导致其他疾病感染。而把它清除,或把相应的鸡淘汰之后,也会同时清除其他的致病菌。这样,整个鸡群的健康水平会得到提升,感染沙门氏菌等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鸡也更加好养了。


  《国际家禽》:您如何看待人、家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问题?


  崔治中:我觉得,在这方面存在一些误导。从目前来看,禽流感主要在家禽之间流行,它可能会感染人,但这是个小概率事件,而不是普遍性事件。从最初的1997年到现在,20年的历史证明它不能在人群里面流行。况且,禽流感并不是新的病,早在100多年前就在鸡群里发生了。

  而在人群中大量流行的还是H1、H2和H3病毒,这是人类流感。

  过去几年,在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感染人的风险方面被过分地渲染了。当然,应该注意,但不要夸大。总是在讲“一旦”、“万一”,这是基于一种假设,把推测出来的潜在威胁当作现实,而对现实的威胁却忽略。我曾多次提出,如果不关注禽流感对人的危害可能会带来灾难;如果过度强调禽流感对人的危害的话也会带来灾难。因为这样把社会资源更多地投到禽流感上,就忽视了其他的诸如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这不是灾难吗!


  需要强调的是,“感染率”和“病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20年来,国内不断出现禽流感,而人感染禽流感的比例并没有一个上升曲线,始终是偶发。而我们所说的传染病应该是能否流传开来的疾病,如果只是偶发就不能当作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来对待。另外,做流行病学调查,必须严格采用科学的调查,需要关注的是调查了多少个人,感染率是否升高了,而非病例是多少——这样的数据是缺乏科学性的。

  现在有很多人会因此恐慌,不只是行业外的人,包括行业内的人。业内的人恐慌更多的是因为,一旦造成禽流感感染人的舆论之后就会把市场给打压下去。养殖企业真正担心的可能并不是死了多少鸡,而是不科学的宣传对市场和人们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摘自《国际家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