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行上海 | 行走云间广富林,寻根千年艺松江

 cxag 2018-08-16

让每次行走,都成为一趟文艺之旅。——@艺行上海 


继上月首场以“红色七一”为主线的“艺行上海”圆满收官并收获各方点赞之后,我们的第二场以“寻根云间”为主题的线下活动又于8月10日在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如约留下了“艺行”的足迹。本次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招募“穿越体验者”之后,后台几乎被踊跃的读者挤爆啦,最终有20位市民与我们同行,中午时分从文联大院准时出发——目标:6000年前的上海,哦不,松江。

“艺行上海 · 寻根云间” —— 我们来啦!



花一小时穿越六千年古今松江


本次活动的三位导赏嘉宾之一,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松江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历史学博士程志强,以《穿越松江六千年》为题,为大家讲述了从马家浜文化到马桥文化中照出的“文明之光”,从华亭侯到华亭县映现的“汉唐气象”,以及从华亭县到松江府的“走向辉煌”,从松江县到松江区的“复兴之路”。

程志强


把松江历史放在整个中华大历史的视野下进行审察,程志强认为松江人自古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振兴中华文化的愿景,那并不是躺在千年松江文化光荣簿上的呓语,而是脚踏实地的付诸实践。例如,江南九地市在历史上从来都有着密切而丰富的联系,而G60高速公路的兴建则是松江在新时代里对这种血脉联系的崭新的表达方式,是历史与现实的美妙对话。

讲座现场


“读历史让人知道,一个地方从哪里来;也让我们知道,我们自己从哪里来。”程志强用他的史学观作为讲座的结语。




墨香四溢广富林,匾额楹联有看头


第二位导赏嘉宾是松江区文联副主席、松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盛庆庆,他简明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了松江历史上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松江区书法家协会的前世今生。

盛庆庆


书法可以说是松江人引以为豪的一门艺术。以西晋陆机、明代董其昌和近现代白蕉这三大家为代表的书法翘楚在松江历史上比比皆是,声名远播的书法名家就超过百位,苏东坡、米芾、赵孟頫等虽非松江人,却都曾经对松江的书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陆机的《平复帖》更是现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书法真迹,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被誉为“一号藏品”。董其昌创立的云间书派,在明末清初的长达三百多年间始终引领书坛,在书法历史上实属罕见。

西晋 陆机 草隶书平复帖卷 牙色麻纸墨迹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代书画家、“华亭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


松江区书法协会成立于1984年,现有会员240人,其中107人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60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上海的各区中属于人数较多的。在“人文松江”的文化发展定位下,2013年上海书协举办首届书法艺术节,松江被设为主会场,而联合国外交官书法展、书法名家邀请展,以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展、国际书法论坛等一系列重大书法展事赛事都陆续扎根松江。2013年松江区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城”,上海地区仅此一家。

讲座现场


而在今日松江,墨香真可谓是无处不在。盛庆庆介绍说,今天大家所在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内很多建筑的匾额楹联上就留下了众多当代书法家的墨宝,尤其是园区里的四座寺庙——佛教的知也禅寺、道教的三元宫、关帝庙和城隍庙,在建设初期就约请了多位松江书法名家题写匾额、楹联。在稍后的导赏过程中,盛庆庆还专门向大家介绍了高龄书法家顾振乐和高式熊题写的匾额。

顾振乐题字

高式熊题字

刘小晴题字

盛庆庆题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如果说广富林是“名家书法展”,那么松江著名的醉白池公园则是“书法爱好者乐园”,盛庆庆说。那里聚集了一大批“地书”忠粉,去年公园将园藏的书法匾额、楹联和石刻修缮一新,并新辟了公园地书广场,醉白池也由此获称“书法公园”。




拍好广富林,请在与众不同上下功夫


松江区文联副主席、松江区摄影协会会长马凌云是本次活动的第三位导赏嘉宾。他强调,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我们现在拍下的任何一张照片,都是历史,过了若干年来看,都弥足珍贵。现在来看广富林在建设过程中的那些照片,虽然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但与今天已经建成的广富林的面貌对照来看,还是会觉得很有意思。尤其在今天的读图时代,摄影作品的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了凸显。

马凌云


马凌云还通过投影向大家展示了他镜头中的广富林,也传授了若干拍摄广富林的“摄影秘笈”。有些是相对容易学习和效仿的,例如要拍出漂亮的广富林晚霞,龙源路是最佳拍摄点;要把静态的广富林拍得有意境、有想法,拍得与众不同,可以运用慢速快门在静止的景物中用动态的人物来创造对比的视觉效果,或者在大面积的黑白的景物中点缀小面积的彩色来制造特别的气氛。他的获奖作品《梦游广富林》就是用类似的创作思路和技法拍成的。

 

梦游广富林(组照) 摄影:马凌云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还有些“秘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正是摄影艺术最具魅力的所在,例如“雪中广富林”美丽如画,“建设中的广富林”别有意趣,都需要特殊的气候条件或者长时间的守候、无数次的拍摄、巨量废片的累积才能获得的看似“毕其功于一役”的那个瞬间。

 

马凌云最后介绍了获得索尼摄影大赛中国区第一名的大奖的那张广富林水下文化展示馆外景的作品,它是松江区摄影协会副秘书长顾伟强拍摄的,它和纪实类作品不同的是经过了后期制作,所以参加的是广告类别的比赛。“一个松江摄影家拍摄的反映松江文化遗址的作品获得了国际摄影比赛大奖,不容易!值得点赞!”马凌云自豪地说。

《广富林印象》顾伟强 

2015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中国(大陆)赛区专项奖





烧烤模式:热在其中,乐在其中


活动当天,高温警报下的松江无情地开启了烧烤模式,却挡不住“艺行上海”一行四十人“寻根云间”的热情和脚步。


主办方也为此做足准备,随车携带了三大箱矿泉水“护驾”,酷暑天随时补充水分是王道。让人感动的是,大巴车只能停在园区门口的停车场里,从门口步行至“朵云书院”至少还有一刻钟的脚程。为了让初来乍到的大部队尽可能地走“捷径”,工作人员提前几天就来踩点,并在一路上充当“人肉路牌”,给大家指引最短路径。更贴心的是,几箱沉甸甸的矿泉水居然在烈日下被几位小哥哥搬来扛去,大部队移师哪里,充足的饮用水就跟到哪里,参加活动的几位阿姨欣慰又心疼地说,我们真是过意不去。

三位嘉宾冒着酷暑导赏

朵云书院的讲座结束后,在程志强、盛庆庆和马凌云三位导赏嘉宾的带领下,大家走出空调房,步入艳阳天,先后参观了知也禅寺、三元宫和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看上去就像“漂浮”在水中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馆区四周形成一片水域,整个建筑分水上观光台和水下展厅两部分。展厅内不仅陈列有各种出土文物,还有发掘现场模拟展示和藏宝室等配套设施,并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和水底时光隧道等,将从华亭县到松江府到如今数千年来广富林古镇的演变和发展一一演示。


“艺行上海”的队伍是当天展示馆的最后一批访客,参观展示馆也是这次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所以仿佛大家都特别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成行的时光,虽然毕园时间已经逼近,园区工作人员也给出各种示意,但大家还是为眼前的千年文化遗存所震撼和吸引,以致流连忘返,直到工作人员从暗示变为明示,大家才不舍地离开。


行走于广富林遗址,既聆听了松江历史,又欣赏了云间书艺,还拍到了遗址美景。虽然热在其中,但更乐在其中。

同行者有话说


卫卫

品读松江六千年的历史文化;了解松江书派的深远影响;感受光与影下的云间魅力,这是一场历史、书法与摄影相遇的文化盛宴。


金秀霞

夏日到广富林探古、寻幽,于炎炎暑气中,穿越松江六千年,不仅感受到脚下土地的厚重和滋养,聆听到的历史回响也为喧嚣的现实带来一份沉淀和宁静之美。


张敏

三位专家一路导览,讲解广富林发掘整理建设过程,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内容,摄影的最佳取景时间和地点,结合在朵云书院所听讲座的内容,深感文联对这次活动的安排得非常用心,内容非常丰富精彩。


张荣国

夏日到广富林探古、寻幽,于炎炎暑气中,穿越松江六千年,不仅感受到脚下土地的厚重和滋养,聆听到的历史回响也为喧嚣的现实带来一份沉淀和宁静之美。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视频时长4分3秒,建议在wifi状态下观看


关于“艺行上海”

“艺行上海”是本平台推出的一项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每次活动围绕一个主题,线上招募文艺爱好者,线下邀请文艺家,由文艺家、志愿者带领参与活动的人士,走访文化地标、文艺场馆等,以艺术为向导,体验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厚底蕴、斑斓多彩。线下活动内容将在线上展示,并不定期进行互动评选。让我们共享艺术带给生活的种种美好!


文编 | 刘莉娜

美编 | 金 玲

摄影 | 陆阅进   陈健

视频 | 上海兮凡传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