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牌不只是灯箱和霓虹,更是一场城市和人的对话。

 冬可燃冰 2018-08-16

你们喜欢招牌么?


每到一座城市,深入街头巷尾,你想要获得的信息,都可以从招牌里找到。


招牌最初的功能,就是招揽生意。简单一块招牌,要说出店名、主营业务、特色、故事,甚至老板的发家史,还要让路人一看就想走进来,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清明上河图》 繁华的商业街景中出现了众多悬挂招牌的商店


时至如今,不同的店铺被专属于自己的招牌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和性格,那些绚丽的、简单的、复杂的、夸张的招牌,将无数的讯息隐藏其中,架构出城市的特征。

 

所以,招牌从来就不只是灯箱和霓虹,而是一条街道、一座城市与身处其中的人们进行的一场无声但有趣的对话。


△ 香港街景



01.

用设计来说话

 

如果要说全世界哪一个地方的招牌,最让人难以忽略,那绝对首推日本。日本对于设计的细节的认真有目共睹,他们还把这种认真带到了招牌上。走在日本的街道上,神奇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他们的招牌千变万化,却又遵循着同一条隐形的设计规则,坚守着克制和原则。

 

在日本,对于招牌的颜色是有很细的规定,就连麦当劳的商标都需要把红色调暗。对比色、大面积鲜艳颜色的使用也很谨慎。他们似乎更喜欢柔和的颜色,营造和谐和舒适的视觉效果。


△ 深绿、草绿、淡蓝、白色的组合


△ 米色和浅灰色的结合


△ 绿色和棕色的低饱和度土色系

 

即使使用了强烈的颜色,也更多使用黑色和白色这样的“安全色”来做文章。



对比色的使用也很注意配比。

 

△ 作为点缀的一点红色

 

△ 少量的粉色、蓝色和大面积的白色营造出来很优质的设计感


字体的选择也是招牌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香港作为中国“招牌文化”的代表之一,字体风格紧凑显眼、力道威猛,最爱用北魏楷书。李汉楷书就是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字体,有力道,但又不那么突出,略显中庸,但用途反而更广。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言,李汉的字是无可磨灭的风景之一。


△ 香港招牌中,北魏楷书是最经典的,比如图中,“中国皮鞋”、“白宫酒店”。


领悟汉字之美的和本领,也是日本的强项。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印刷字体设计超过百年,即使没钱专门设计,也能有足够的选择,日本人喜欢,也更擅长把汉字用在店铺招牌上。诗情、写意、潇洒、俏皮……汉字在招牌上被表现的生动有趣。


有手写书法体的洒脱。不仅字体设计好看,文字的意思也很有韵味。



也有些字体,变化出有装饰体的玩味。



韩国著名设计师安尚秀曾说过“字体是平面设计的脊梁”,字体应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设计的好坏。中国大陆的字库数量不足1000款,而日本已有3000+款,这可能也是让招牌设计更加灵活的原因吧。

 


02.

把日常化的场景美化

 

招牌是一个最日常,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东西。它们分布在我们经常回去的地点:商店、饭店、文具店等等。

 

学过设计的人大概会有印象,以往的教科书,都会说店面门头要写清楚品牌名、行业、甚至电话等等信息。但是咨询如此发达的现在,我们需要那些信息吗?各种信息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

 

让日常化的场景变得有意思,让你有意愿一探究竟,基于日常的基础上让人更有幸福感和温暖,可能才是如今招牌最核心的诉求吧。

 

台湾就做过这样一个就招牌改造的计划。


△ Before


△ After


这是一间台湾小区型的“晚托班”,给那个街区的小学生、初中生补习辅导的地方。补习班原有一个老旧巨大的铁柱招牌,看起来很有危险和距离感。重新设计后的招牌,有了一大一小的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书上是这所学校的名字,在名字的后边还藏了灯,夜晚时会发光,给放学后来这里的孩子带来一丝温馨。


△ Before


△ After


皮具店用店里的皮做招牌,让原来的店铺一下子活了起来,即使不在招牌上写“皮具店”三个字,你也会记住,它是一家做皮的店。


△ Before


△ After


一家温馨的咖啡馆,招牌却平平淡淡。改造后的招牌选取了店内的一景做成了立体的袖珍模型照片,有椅子、桌子、楼梯、小猫……瞬间将温暖带到了街边。

 


03.

招牌不仅仅是一块牌子,是历史

 

有一些招牌,不仅仅是一块牌子,它们在那里,就是一句两句说不清的故事。



这是1948年美国杂志Life的摄影记者Jack Birns来到上海时定格的一张照片,街边的招牌层层叠叠,蔓延到了二层三层,如今已看不见当年的模样,但一些招牌却已不同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诉说着一些历史。



半个世纪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是多少年上海的代表。烫金的国际饭店字样,是一代人心中的记忆。如今这块招牌依旧吸引着本地人去买好吃的蝴蝶酥,招呼着游客去感受内部的传奇色彩。



兰心大戏院又称“远东第一剧院”,最初位于虎丘路,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场,时人称为“外侨不看戏,看戏去兰心”。这块招牌改了文字顺序,改了字体,改了版式,但名字还在。兰心(Lyceum)两字为英文译音,是学苑的意思,它是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戏剧的起点。

 

上海的招牌讲述了岁月的变迁,北京的招牌就是特有的文化符号,述说着千年历史。



天兴居、便宜坊、月盛斋 、稻香村、谦祥益、晋阳饭庄、内联升、步瀛斋、马聚源、瑞蚨祥、张一元、长春堂……不管是“楼”、“居”,还是“坊、德、顺、台、处、轩、春”名儿起得好、字儿用得妙,就是不去吃,聊起来也为人津津乐道。

 

药铺喜欢用“堂”、金银首饰喜欢用“楼”、绸布业喜欢用“祥”、钱庄业喜欢用“恒”等等。还要邀请名人来挥笔写一写,乾隆皇帝、清代书法家宝熙、梁启超、曾国藩……都在招牌上留下过墨宝。


△ 都一处|乾隆御笔蝠头匾

 

△ 都一处|郭沫若题

 

△ 六必居酱园店|明朝大学士严嵩所题

 

△ 文房四宝老字号荣宝斋|徐悲鸿题

 

△ 仿膳饭庄|老舍题

 

处处可见的招牌,向來是城市面容的一部份。也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演进和内涵。

 


/写在后面/

 

招牌对于人们来说是被动、或无意识地接受。但它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魂儿,代表着独特的文化和美学,看见它们就仿佛能知道这里的美食可能是什么味道的,这里的书会不会好看,这里的人会有怎样的个性……

 

所以,招牌不光光是设计,更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如果偏离了美的方向,只是以为追求整齐、干净,统一的颜色、统一的设计、统一的字体、没有创意和特点,走过路过就错过了。

 

好看的招牌和街景是会影响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审美和态度的,更代表了一座城市甚至是一座国家的文化和美感。不仅设计师需要去思考怎么把它变得更美好,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在美感教育中,日渐懂得和欣赏。

 

来源:型物志(ID:xingwuz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