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在苏州:治水、办学、置义田

 渐华 2018-08-16

太湖落日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这年范仲淹四十六岁。年初,他被贬守睦州,在睦州只呆了两个月,六月,徙苏州。范仲淹在苏州呆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治水、办学两件大事。在他的晚年,又将平生积蓄在苏州买了田地,为族人置办义庄。

治水

宋朝的苏州西临太湖,东接东海(现在的上海是海水冲积而成的陆地,那时还不存在),北面是长江。范仲淹治水,是把太湖泛滥出来的水引导到长江或东海中。

现在的苏州,宋朝时上海一带不存在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苏州发大水,持续的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洪灾导致大片农田被淹,灾民超过10万户。第二年六月,范仲淹被朝廷调任苏州知州。范仲淹一上任,就对水患进行调查,他遍访农村德高望重之人,察访水道,终于找到了苏州地区水患频发的关键所在。

洪水泛滥的原因

1、入海口减少

古时的太湖通过三条江入海,分别是古娄江、古东江和吴淞江。天长日久,古娄江和古东江的入海口被泥沙和海沙所淤塞,成为陆地。这样就使得太湖水原来通过三江入海变成了只通过一江(吴淞江)入海了。

2、上游调节太湖水量的五堰被毁

春秋时,伍子胥在在现在的高淳开凿了一条运河,沟通太湖和长江,称胥溪。古人在胥溪上修筑了五道土堰,以分级节制水流。唐末,这五道土堰因商人谋利和长官渎职,而被废去,入宋以后没有修复。一到夏季暴雨多发之时,太湖上游的水就通过宜兴的荆溪进入太湖,再由太湖东灌下游地势低洼的苏、常、湖地区,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3、吴江塘路的修筑阻碍了湖水入江

太湖西高东低,吴江、平望一带,原来一直是湖水东趋宣泄的要冲,一直是一片沼泽地带。直到唐朝,为了漕运交通,在苏州、吴江、平望之间修筑了一条塘堤,这就是著名的吴江塘路。在宋代,吴江塘路就成了太湖洪水东南入海的障碍。从而导致“横截江流五、六十里,致震泽之水常溢而不泄,浸灌三州之田。”

4、塘浦圩田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从唐代到五代吴越国时期,吴淞江流域都设立专门的机构营田司来管理农田水利,所以在大水之年,田里的水能很快流入塘浦港汊,塘浦港汊里的水又能很快地进入吴淞江的各大支流,支流里的水又能很快进入到吴淞江主干道,并入海。但是入宋以后,为了便于转运漕粮,转运使乔维岳把完善的塘浦圩田体系全部破坏掉了。吴淞江流域没有了堤防堰闸体系的保护,那些塘浦港汊、大小支流被泥沙和海沙淤塞,一遇大水或持续的暴雨,就会泄水不畅,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治水策略

范仲淹做的,是把那些入海、入江的吴淞江的大的支流都挖深、拓宽、疏浚,只有这样,才能把苏、湖、常这三州低洼地区的洪水都排入东海或长江。

范仲淹的治水主张获得了朝廷首肯,朝廷命他主持苏州地区的水利建设。于是,范仲淹以工代赈,每日给粮五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部役开决积水”。在这项水利工程中,范仲淹主持疏浚了白茆塘、福山港、黄泗浦、许浦、奚浦、三丈浦、茜浦、下张浦和七丫浦等吴淞江的支流,这些都是属于吴淞江流域最早开凿的三十六浦中比较大的支流,有的在现在的常熟境内,有的在现在的昆山境内,或入海,或入江。在疏浚了这些支流后,范仲淹还在那些支流的入海、入江处设置水闸,随时启闭,遇到大旱,可以引水灌溉;遇到洪涝则可以宣泄洪水。同时,还能有效规避海潮侵袭时的泥沙淤塞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兴建学校

苏州风景优美,物产富饶,又是范仲淹的父母之邦,所以范仲淹有定居于此的想法。在任苏州知府期间,他曾在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安家。一位风水先生说,这可是块风水宝地,谁得了它,必定世代出公卿。范仲淹听后说,我在这里安了家,只我一家富贵;不如在此建个学舍,让吴中子弟都来受教育,大家都富贵。于是,他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学,请胡瑗“首当师席”,著名学者纷纷来苏讲学,一时间盛况空前,影响遍及全国。当年的府学,就是现在的江苏省苏州中学,中间一千年的时间里,它一直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存在。对此,范仲淹的首创之功不可遗忘,而后世人的传承接续也很令人感动。

苏州中学外景

苏州中学内景

置义庄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范仲淹61岁,这年他为杭州知府。范仲淹捐献了毕生大部分的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良田千余亩,设立义庄,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后世范氏子孙也对义庄屡有捐助。范仲淹还亲自审定义庄规矩,也就是日常运作模式,包括日常的领取口粮、婚丧嫁娶的费用、灾荒年月的赈济等等。

从设立目的看,义庄的受益者是范氏族人,八百多年来,只要是居住在本乡的本族人都可以从义庄受益。义庄的救济面虽然受家族的限制,但是受益者的数量还是比较广的。它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记载:当初,范仲淹请求恢复范姓,认祖归宗时,苏州范氏族人中有阻挠的,范仲淹坚持请求,并说“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才获得同意。然而他将毕生积蓄都用于置办义庄,救济族人上。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我是无法理解这种“追根溯源”的情愫。

苏州范氏义庄

吟诗

在治水、办学的空隙,作为一个合格的文学家,范仲淹当然没忘记作诗。

范仲淹为自己的西斋取名“岁寒堂”,堂前有棵松树叫“君子树”,树旁有阁,起名叫“松风阁”,并分别为此赋诗。

苏州的风景名胜很多,范仲淹得闲前去游览,并作诗《苏州十咏》,来赞美这些景点,分别是:泰伯庙、木兰堂、洞庭山、虎丘山、阊门、灵岩寺、太湖、伍相庙、观风楼、南园。

苏州灵岩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