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的胜利》|王昊解读

 带上阳光前行 2018-08-17

点击音频一起听书

带你读书5 来自城市交通 10:52

写在前面

很高兴有机会借这个栏目,和大家分享一下《城市的胜利》这本书的读书心得,本书出版于2011年,它的作者是爱德华·格莱泽


自出版以来,这本书就争议不断。确实,这本书不太符合专业学术文章的体例,也存在逻辑跳跃、数据样本量不足的问题。但是我还是非常建议大家把这本书读一读,毕竟在社会学领域,真正的思想不一定必须用公式来表达。这本书里有很多生动的事实和描述,就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硅谷优势》等作品一样,能够给人很多启发,读起来也非常有趣。


作者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对于城市研究与写作具有非常高的热情。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全球性的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本书一共350页左右,其中注释的部分就有100页。


最终,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人类的未来就在城市之中!作者认为:高耸的城市,比起很多理想家推崇的低密度开发的“生态城市”更高效、更有利于创新产业的发展,也更公平、更环保。


为什么这么说呢?书里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概括。

经济领域——高密度带来高效率

首先,作者注意到,美国郊区化和市中心地区的衰落情况已经发生了逆转:从曼哈顿41大街到59大街之间的1英里区域中,分布着多达60万个就业岗位,每个岗位的年平均工资超过了10万美元。这样的经济规模甚至超过了美国某些州的总额。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更多的公司选择承受大城市更高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因为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人们的工作效率比小城市高出50%以上。


那么大城市的工作效率是怎么提高的呢?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规模效益、专业分工和集聚效益以外,《城市的胜利》这本书进一步强调了面对面交往对于人力资本提升和创新产业的重要性。书中引用了密歇根大学两位学者做的一项研究,证明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带来更多的信任、慷慨和合作需要。因此,在社会网络集中、人们面对面交往机会多的城市地区,生产效率远远大于其他外围地区。也就是说,高密度带来的高效率是因为城市提供了高密度的知识传播途径和社会网络。


而且,城市的这个作用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作者回顾了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城市发展史,指出城市是知识与思想产生的场所。人类所有的生产行为都离不开知识,而且很多隐性知识的传播需要面对面交往的机会,也需要紧密的社会网络。历史上文明的兴衰也都是和城市的兴衰,作者甚至认为:城市的解体很可能不只是文明衰落的结果,也是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城市衰退导致知识的传播途径和社会网络解体了,所以文明也就趋向解体。


那么,未来,城市在文化网络中的作用还会不会这么强呢?为了说清这个问题。作者介绍了杰文斯悖论这么一个概念:19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认为,燃烧效率更高的蒸汽机并不会导致更少的煤炭消耗,事实也的确如此,由于效率更高的发动机推动了蒸汽机的普及,反而带动全世界进入了大量消耗煤炭的时代。


事实上,信息技术也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方便,进一步扩展了人们的社交圈,催生了更多面对面交往的需求。所以说,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工业化时代其实有着很多不同,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衡量后工业化城市的效率,就是衡量人们有效交往的效率,就是衡量社会网络的强度。所有的空间建设行为,都应该是促进交往和促进社会网络的形成,而不是背道而驰。


作者认为,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人们往往把城市和它的物质空间混为一谈,而忽视了城市首先是一个彼此相关的人类群体”。比如,在没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大搞城市建设或者新区建设。再比如,过于清晰的功能分区。这些不能促进交往体系形成的空间规划,事实上在后工业化社会,都可能会妨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结论,对于未来我国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模式的选择,也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社会领域——城市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

说到城市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本书旗帜鲜明的指出:“贫民窟是城市胜利的一种标志”。


城市里常常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好的生活前景吸引了贫困人口。如果城市能够帮助这些贫困人口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就比让他们在原有的农业孤岛上毫无希望地寿终正寝要强。这也恰恰证明了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遇、公共服务和生活乐趣。


城市贫困最大的悖论就是,如果某个城市通过完善公立学校或公共交通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那它就会吸引更多的贫困人口。最近30年美国各个城市新建的快速公交站点就是这一类项目,虽然这些站点周边的贫困人口都增加了,但这当然不意味着公共交通使人们更贫困,反而是公共交通吸引和运送了更多的穷人,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出行便利和就业机会。这当然也可以算作城市胜利的一个方面。

环境领域——集约的城市空间更加节能环保

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作者要求大家停止对田园生活的浪漫幻想,回归理性的环保主义观念。作者提到,梭罗著名的《瓦尔登湖》是对大众向往郊野生活的误导。事实上,梭罗本人贴近自然的活动本身(在河边生火煮汤)就曾经导致一场森林火灾,烧毁了超过300英亩的森林。


而生活在美国郊区的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私家车和独栋住宅的能耗上。美国大约20%的碳排放与居民的能源消耗有关,还有20%和驾车有关。


在减少能耗方面,大城市有更大的优势: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密度和质量,有效缩减了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住在大城市的人们不用开车几百英里去购物、就餐和接送孩子。平均看来,人口每增加一倍,开车上班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就会下降6.6%,每个家庭因为驾车出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每年就会减少1 t左右。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可以使每次出行碳排降低到0.9磅(约0.4 kg),这样的排放水平只相当于驾车出行的1/10。数据显示,住在摩天大楼里的人们对环境的贡献更多,只有不到1/3的纽约人开车上班,纽约的人均耗油量和排放量在美国城市中的排名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同时,格莱泽团队的研究还表明,当各国提高燃油税后,开发密度会增长约40%。因此,作者认为,以美国为例,呈现出低密度扁平化发展的形态是汽车的问题,不是文化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收燃油税、加征拥堵费等方式,鼓励城市实现更加集约的发展。


较高密度的大城市更加环保,这一理念对于还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非常重要。作者的研究显示,如果印度和中国采用美国的城市及交通发展方式,更多的依赖小汽车,那全世界的碳排放会增加139%,而如果采用欧洲的城市及交通发展模式,则这个增加值应该只有30%。


除了以上这条倡导高密度城市主义的主线之外,这本书里也有很多有趣的论点,当然有的论点也特别有争议。比如,作者对于民主与集权的认识非常独特,在推崇民主的同时又指出城市的建设需要适当“集权”,还认为如果要实现高密度开发,就不能过度保护私有产权。同时,作者还认为像巴黎那样对旧城过于严格的保护,是把城市包裹成琥珀,其结果会造成城市的生活成本过于昂贵而失去创意阶层发展的土壤。

笔者感悟

通读全书,我的感觉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是思考和质疑,他没有把自己当作权威,也无意于写一本教科书。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才能如此生动好看。


在书的最后,作者写道:“我认为,从长远来看,20世纪的郊区化生活就像是工业城市的短暂岁月,与其说是一种趋势,不如说是一种脱轨。”这样的句子,足见作者对城市集聚发展的信心。


不知道你读完之后,会对城市的发展有哪些新的认识呢?也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感悟。

书目信息

作者:爱德华·格莱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