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名医|成肇仁教授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一)

 AB向往神鹰 2018-08-17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顽固性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时隐时现、边缘清楚、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其为“瘾疹”,俗称“风疹块”。


成师以疏风解表、养血和营为总治则,因人、因时辨证论治,治愈了多例荨麻疹患者。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举其验案几则,以飨同道。


本文分享的是第一则,属于表邪闭遏,湿热内蕴证,另外两则会陆续分享,敬请期待。


荨麻疹案

【患者情况】胡某,女,54岁。


【主诉】全身风疹块反复发作一月,疹出色红,瘙痒难耐,伴口干欲饮,大便不成形。


【初诊】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诊断为表邪闭遏、湿热内蕴之证。治拟解表散邪、清热利湿。


【处方】麻黄,杏仁,连翘,桑白皮,赤小豆,荆芥,防风,僵蚕,蝉,白鲜皮,地肤子,徐长卿,白蒺藜,当归,制首乌,赤芍,丹皮,茯苓,炙甘草。

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仍遇风发风疹块,伴多汗,大便排出不畅,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守上方加酒军,浮小麦。


诊】雨天或变天时风疹块加重,大便排出欠畅,舌偏红苔黄腻,脉细弦。


守上方去当归、制首乌、赤芍、丹皮,加黄芩,黄连,苍术,桔梗,增量酒军。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诊】风疹块明显减轻,但仍觉乏力思睡,大便一日水泻2-5次,舌脉同上。


守上方去酒军,加黄芪,车前子,炒白术,猪苓,泽泻。


诊】风疹块发作续减,伴思睡,便溏,舌稍红苔微黄腻,脉沉细。


守上方麻黄用量,加党参,厚朴。又服7剂病愈。


《伤寒论》第262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本案中虽未见发黄,但病机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表邪闭遏、湿热内蕴相同,故用其合消风散加减以疏风散表止痒,清热利湿解毒。麻黄、杏仁、生姜辛温宣表,解表散邪;连翘、桑白皮、赤小豆、黄芩、黄连苦寒清热解毒;用荆芥、防风、蝉蜕、僵蚕开发腠理,透解郁滞肌肤的风毒之邪而止痒;当归、制首乌养血和营,赤芍、丹皮清热凉血;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白鲜皮清热燥湿兼可祛风解毒,白蒺藜散风行血,徐长卿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活血解毒。


二诊汗出,表明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药已起效;血汗同源,为防汗出过多损伤津血,加敛汗之浮小麦;大便排出欠畅,加酒军通下导滞。


三诊时,因外感湿热之象有所加重,故增加清热燥湿之药。


四诊,病人乏力思睡、泄泻,即水湿内盛,加车前子利湿通淋,炒白术、猪苓、泽泻、茯苓即五苓散去桂枝,利小便以实大便。脾为生痰之源,黄芪、白术合用补益中气,大气壮旺,自能运化水饮。苍白术合用,健脾益气燥湿,脾运健,则水湿化。


五诊中加党参、厚朴加强益气健脾燥湿之力,直至收功。     


名医风采


成肇仁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经方应用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老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仲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协第八届、九届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