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方言视角看南通生活习俗和礼仪习俗

 连云港海之阔 2018-08-17
 “民俗亦即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期相沿积久而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等民间文化传承现象的总和。”[3]方言的形成,与人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划分而建构的独特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把方言与一定的区域文化相结合考虑研究,才能找寻其产生的真正根源。各个地区的人们的语言风格总是与它的文化习俗心理、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比如我们听苏州话,总觉得苏州话很“嗲”,细气而温柔,听起东北话,就完全没有“嗲”的感觉,而是豪爽中带着奔放。从语言风格中,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江南水乡的苏州人的温柔和娇顺,大东北人的义气和爽快。如果离开特定的文化背景,方言很难划分,方言与其特定的文化习惯及人民心理是不可分割的。

方言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通过方言对风土人情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令人折服的民俗风情画。

2.1 从方言看生活习俗

2.1.1 生活方式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人们起居方式、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南通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这种气候因素也体现在了南通方言词语之中了。比如在南通,除了“洗澡”一词外,还有“捡澡”一词,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南通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它既不像北方那样严寒,人们较长时间才需要通过洗澡来去除身上的污垢;它也不像广东、海南一带,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洗澡频繁。在南通,人们一般在夏季才会天天洗澡,到了冬春秋季,要是不怎么出汗,三五天洗下澡,平常用温水擦擦身子即可,所以“捡澡”也就意为用温水擦擦身子。

在南通,晚上的正餐称为“夜饭”,它与“晚饭”有着区别。“晚饭”表示下午三四点左右的餐前小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晚餐。夏季五六月份正是南通的农忙季节,此时白日较长,人们下午干活饿了就吃点“晚饭”,再到田里干活。“晚饭”一般没有什么讲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南通人的生活来源除了农业生产外,过去,黄海一带因其独道的地理条件,盛产海鲜。由于交通因素,海里捞上来的鱼虾贝类等,需要用牛车拉到岸边,再由挑夫用鲜篮挑到集镇市场出售。这种挑夫的工作有个形象的称谓叫作“挑鲜”。当时,还有一首歌谣形容了“挑鲜者”的辛苦:“挑鲜,挑鲜,小钱儿三千,怎啊(么)不发财的,我是如何的吃相?怎啊不长肉的,我是如何的炮相?”

“撂街”也是与此相关的特色方言词,因为在春夏季节,天气炎热,渔民没有任何的冷冻设备保鲜,挑鲜者就只好与八鲜行掌秤的沿街叫卖,有人需要就卖,没人买的话,他们就抓起一两条金闪闪、黄灿灿的黄鱼往临街店里一撂,不报斤两不说价钱,这种沿街挨户丢鱼卖的海边习俗就俗称“撂街”。

南通富有特色的地域位置、地域文化铸就了一批带有特色文化气息的方言词语的产生。

2.1.2 饮食

 

南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在种植业上,南通主要种植水稻、三麦(小麦、大麦、元麦),旧时,稻子一般人家是不舍得吃的。元麦成了贫苦农民的主食,元麦脱粒后磨成粗麦粉,俗称“粯子”,并从中筛取元面,经加工,可以做成“元面条儿”、“元面馒头”,旧时还有一种食物称作“鸭脚板儿”,是家中来了客人,如果没有面粉,主人就用水调元面,擀成薄片,再切成小块,投入青菜汤中而成。如今,新派南通话中已经没有“鸭脚板儿”这一说法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70年代后,米饭成为生活的主食。南通一年有两个收成,一是稻子,二是小麦。南通人将稻米就称作“米”,而不像北方那样有“大米”、“小米”之分;稻米煮成的饭就叫作“饭”,不称为“米饭”。稻文化区同麦文化区的差异在方言词语中体现了出来。过去的南通,生产水平低,经济不发达,“吃”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人们只求吃得饱,而不讲究吃什么。“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吃”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倍受重视。当“吃”被强调到一定的强度,“吃”的意义也就跟着发展了,“吃”的搭配对象也扩大了。所以“吃”一字在南通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搭配对象较广。人们见面打招呼时一般问“你果曾吃嘎?”,聊天时也常问“今叨吃的什呢?”。除此,“喝茶”南通方言叫作“吃茶”;“喝酒”叫“吃酒”;抽烟叫“吃烟”;吃饭不花钱叫“吃白搭”;赴婚宴叫作“吃喜酒”;人家有白事叫作“吃米饭”,人家有斋事就称“吃斋饭”;形容要吃好的叫作“吃好食”;信教叫作“吃教”。

南通人与“茶”有着不解之缘,就连姑娘“订了亲”都称作“吃了茶”;洞房花烛夜,新郎新娘喝茶称作“富贵茶”;旧时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城隍老爷”被抬着上街巡行,也要“喝茶”,称作“奠茶”。

2.1.3与经济生产活动有关的风俗

南通人很重视自己的农业生产,希望自己年年有个好收成,这种愿望体现在了特有的民间习俗上,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特有的方言词语。

比如在除夕夜,吃过晚饭后,农家要用芝麻秸系上黄纸“元宝”和“红绿招财”,燃上两柱香,埋在田角头的泥土中,名曰“封田”,寓意为无论“土地爷”或是什么“野神”,不能再到田里搅乱。南通因其土壤肥沃,种棉的历史相当悠久,种棉是人们经济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都希望在棉花种植期间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在元宵节,南通就有“放烧火”的习俗,放烧火俗称“照毛虫”,也称照田财。正月十四日,各农家束稻蒿数个放田中,用面粉团做成像棉花形状的物体大约数百个,缀于结上,形状宛如开放的棉花。将模拟花秸插遍田边。元宵夜,用草把柏枝握于手中,燃其一端,旋舞不停。边烧边唱利市歌谣:“正月半,放烧火。人家的菜还在栽,我家的菜上了街。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人家养了个豁豁儿(女孩儿),我家养了个八八儿(男孩儿)。”等火把烧完后,将棉桔上的面果采下抄熟,分给孩子吃,寓意可以避免灾殃,而灰烬又可以可以肥沃田地。

沿海渔民还有“看风”的习俗,关于此,南通有“今年过年西北风,家家缸空瓮也空”,“今年过年东北风,陈债旧财还得通”的谚语,因为沿海渔民出海捕鱼,对风的动向特别关注,在除夕后半夜,老大早早起床,点上香烛,站到高墩上看风向,前一句谚语的意思即是西北风,就意味着会发生海荒,生计会很艰难,后一句意味海上要旺发鱼群,丰收有望。

在南通成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后,受到上海的影响,很多外来物品先后传入南通。物资文化的交流在南通方言中得到了反映,这集中体现在以“洋”为主的词语上,比如“洋油”(煤油)、“洋火”(火柴)、“洋碱”(肥皂)、“洋芋头”(马铃薯)、“洋钉”(铁钉)、“洋碱粉”(洗衣粉)等等。而如今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类词语在年轻人中的使用已经不多见。

2.2 从方言看礼仪习俗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趋吉避凶,创造了不少语言避讳现象,当然,在不同的方言、不同的地域里,由于受到不同的方音以及各地人民的心理、文化习惯的影响,各地都有一批谐音禁忌语和吉利词。这些语言现象在礼仪习俗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2.2.1 婚育习俗

 

在南通的婚礼习俗中,结婚前,要先“定亲”或称为“定人家”就是定婚(男方为主体),然后要“送日期”即约定婚期,结婚当天,要在新婚夫妇的床头和被子里藏花生、枣子、粽子、石榴,都是取其谐音的吉利词,分别是生子、早子、中子,石榴籽多也就意味着子多。新娘的陪嫁便桶中还要投放红枣、桂圆、染红颜色的花生,意为早生贵子、长命百岁。除了花生、红枣外,还要放置两把红色的筷子,意为快子,早生孩子的意思。

旧时,婚后若是多年还未生育,便要到送子观音神庙焚香许愿,祈求神灵保佑,并“偷”鞋子,即将观音神像旁的儿童鞋“偷”一只回家,意思是讨到了孩子,因为在南通话中,“鞋”与“孩”同音。此种风俗现已基本消失。

在小孩周岁生日时,要让孩子“抓鸡”,这天外婆会送只活母鸡,“抓鸡”则是指让小孩在摆满诸物的桌子上随便抓拿,若抓到的是支笔,预测小孩将来是读书做官之人;如抓算盘,预测将来是生意之人。所以,南通方言称孩子周岁生日为“满期” 。

2.2.2 节日习俗

 

在过春节时,北方人吃的是饺子,而我们南通人过年吃的则是“团圆”,用米屑搓成的圆圆的糕点,也称作 “元宵”,因为它的形状与读音代表着团团圆圆的意思,所以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除了吃“团圆饭”外,桌上还放一碗鱼,但是不吃的,寓意“年年有鱼”。在南通的农村,过年还要吃一种野菜叫做“荠菜”,因为在南通话里,它与“聚财”同音,所以过年前,大家都要去田里挑这种代表着“聚财”的野菜。

南通人在砌房子上梁时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即上梁“说歌子”的旧俗。运用到的一系列的词语都反映了人们对吉利的向往,比如“斧头”称作“代富”(代代富贵);“梯子”称为“步步高”;“草绳”叫作“牵金”,意为牵住金银财宝;“下雨”叫作“涨水”,寓意财产像雨水一样向上涨。

商店晚上停止营业时不能叫“关门”,而叫“打烊”,“关门”示意停业关店不吉祥。裁缝做嫁妆时,不能把缝针折断,假如徒弟稍有不慎折断时,师傅则在衣衫某处用针挑一个“结”谓之“逢凶化吉”,“结”取其“吉”的谐音。

在祭祀时,祭菜中离不开豆腐和鱼,而鱼的选择颇有讲究:忌用鲢鱼,因为它别号“苦鲢”,谐音“苦连”,最好是鳜鱼,因为“鳜”音同“贵”,意为富贵生财。但是鳜鱼价格高,所以多用鲫鱼,因为“鲫”音同“敬”,“敬”又谐“金”音,意为吉祥语。

南通话中骂小孩的词语有“纳龛子”(短命鬼)、“洋油箱子”、“背揪儿”,这主要源于南通对死的少儿或婴儿丧葬时的风俗,在南通,少儿或婴儿死后,要安放于大门口,装进小薄皮棺材或煤油箱内抬出埋掉。而“龛”恰恰是小棺材的意思。

2.2.3 方言词的禁忌

 

为了图吉利,在谐音上,南通人对数字也产生了特别的崇拜和禁忌,比如“8”就是为大家所推崇的,因为与“发”音近。

与吉利相反的是忌讳词,数字就有“4”、“7”、“13”等。 “4”与“死”相近,“7”则由于在南通,人死后都有“烧七”(祭七)的习俗,还有如果你问小孩年龄时,如果是虚岁7岁,一般连小孩都不会说是7岁,只会说6周岁,7周岁他就很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就笑笑特别强调是周岁,而不会直接回答7岁,因为在南通话中,“7岁”与“吃尿”同音。“13”则一般是形容人笨的,如“你果13点”,渔民对“十四”忌讳,一般说成“大十三”,因为“十四”与“拾死”同音,七、八两日也是渔民的忌讳日期,有“七不去,八不归”的说法,即初七日不出海,初八日不返航。

南通方言中,禁忌的词还有很多,比如“死”,人死了一般都是称为“过首”,老人死了称为“老了人”;小孩死了称为“跑去特”。启海方言中将人死了说为“人老了”,还可以说成“人喜了”、“翘辫子”。办丧事则成为“白马肉”。

南通方言对“蚀”是相当忌讳的,因为它的意思是做生意亏本,赚不了钱。所以如下词语的称法或读音有了改变。

比如,“猪舌头”的“舌”因与“蚀”、“折”谐音,人们往往将“猪舌头”叫作“猪赚头”,因为“赚”都是人人所向往的吉利词。连“海蛰”也说成“响菜”。

“霉”也是人们所避讳的一个字,人们都避讳倒霉的“霉”,在南通话中,如果家里物品变质发“霉”,人们往往都会说物品上“旺”子了,在启海话中,“霉”的避讳现象就更多了,比如日常生活中把煤炭、煤饼都叫做“兴旺”;遇到物品生霉叫做“出兴旺”;平时烧饭就叫“旺饭”;烧菜就叫“旺菜”。除此,对“少”的避讳在启海方言中也很有特色,家中存放的米面等食物完了就说是“满了”;锅子里的饭不多了,叫做“巧饭”;在过年或操办婚丧大事时最忌讳说“少”,也不能扫地,因为“扫”与“少”同音,一定得扫地时,只能从外面往里扫,这样叫做“囤”;连叫花子讨饭若嫌少,他们也不说“少”,而说“涨涨”、“再涨点”,这里既有伸手再要之意,又有祝愿主家发财的含义。

趋吉避凶都是人们普遍的一种文化心理。死亡、灾难、疾病、贫穷等都是人们所忌讳的,这种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尽可能使用委婉语。这些语言现象其实都表现了南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