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诡辩的陷坑,你掉进去几个?

 昵称58261661 2018-08-17

总有一种人,讨论问题,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方的说成圆的。他的文章有论证、有逻辑,有专业科普、有细节分析,总之,有一大堆证据能证明“黑就是白”“方就是圆”的道理。

摊上这种人,我们一下子就蒙圈:这到底怎么回事?

不过,这并不怪咱们,要怪得怪坏人太狡猾。他们掌握了“诡辩”的技巧。

诡辩是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论证,一般人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

在古希腊时期,有一群诡辩家,以收费替人辩论为生。他们不在乎真相、只在乎胜负;不在乎道德尺度、只关注辩论技巧。为此,亚里士多德还写过《辨谬篇》,专门应对这种人,分析其错误及应对策略。

本文,将指出诡辩的一些陷坑。希望朋友们上网或者交流的时候,保持警惕、保持怀疑,看看对方的文章里有没有这些坑、自己有没有掉进去。

 

 

一、偷换概念

我们日常所用的词语,往往“一词多义”。偷换概念,就是利用了词语的“多义性”。你要是没及时发现,就掉坑里了。

比如:

小明——你读完研究生需要多久?

小王——两秒。“研究生”,读完了。

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读研究生,可以理解为“读”(学习)、“研究生”(学位制度),也可以理解为“读“(看着文字念出来)、“研究生”(三个字)。

把两个含义偷偷替换,就变成了“两秒读完研究生”。

这类例子很多,生活中比比皆是。

小时候看“脑筋急转弯”,里面大多数是这种把戏。大人们乐此不疲买“脑筋急转弯”的书给孩子看,因为这可以“让小孩变得更聪明”!

这就是悲催的现实——很多人从小没怎么接受逻辑训练,却在学习如何诡辩。所以,今天网上铺天盖地的诡辩。我们几乎没能力分辨他人是否在诡辩,因为自己从小就在诡辩。

偷换概念、语义含混等诡辩术,在无良合同中经常运用

 

 

二、偷换论题

偷换论题和偷换概念有点像。

偷换概念,是在一个词语上做手脚;偷换议题,直接是把讨论的主题给悄悄改变。

小明——这个画真不错。

小王——什么不错啊,差远了。

小明——可是你看,它的用笔、构图、色彩、思想……都很不错啊。

小王——那是你没见这个作者之前的作品,那可比这个好多了。

这种争论,我们也常见到。这就是偷换议题。原本讨论的是“这幅画好不好”,被偷换成了“这幅画没有他以前画的好”。

生活里的诡辩,没有这么明显,往往在你来我往、数次交锋之后,议题不知不觉被偷换。

比如,一开始说你写文章代笔做假了,逼你自证清白;过阵子转而说你身高作假,带动大家再来一波质疑;再过阵子攻击你上学成绩做假;然后再爆料你有外遇……

大家被舆论带跑,早已经忘了一开始要做什么了。

一圈下来好几个月,网友们早就被拖得忘了一开始怎么回事、细节都有哪些,似乎对方一直有问题啊’代笔说不清楚、个子说不清楚、学校成绩说不清楚……整体印象大打折扣……于是,诡辩者大获全胜。

 


三、含糊其辞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给范伟出的题,就是含糊其辞的坑。

“树上qi个猴,地上一个猴,请问几个猴?”

范伟怎么回答,都是错。因为“qi”这个读音,可以对应不同的字。比如“骑个猴”、“七个猴”。当然,这有点太赤裸裸了。现实中藏得更深。

现实里,含糊其辞的特征,主要是不直接回应、不直接明说,故意误导大家的认知。

小明——你爱我吗?

小王——你长得这么漂亮,对我这么好,你的成绩也很棒,你还这么善良……

回答一堆,就是不直面问题。

一般这种情况,就该有鬼了。

 

合同、手机套餐等等地方,含糊其辞的做法最常见

 

四、虚假论据

在逻辑中,必须要有可靠的证据,来支撑观点。如果论据是假的,观点自然也要打个问号。

可是诡辩家在辩论的时候,为了获胜,不惜造一些虚假论据。这时候,我们就要追问一下这些论据的来源、论据的真实性。

有一个流行很广的说法:“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美国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我小时候就听过这个说法。不过版本不太一样,有说1988年的,有说上世纪初的;有说75位的,有说45位的,还有其他细节不同。

这时候,我们就要追问一下,这个论据可靠么?

知道我毕业后,还找了很久,最终才发现,这是一条杜撰出来的假信息。不过现实是,大多数朋友没有甄别文献、溯本求源、阅览国外网站的能力和时间。所以,这也是诡辩家们横行无忌的原因之一。

水知道答案,近些年最大的虚谎言之一。很多人用这个“假事实”,当做论据,来论证其他比如吃素等观点

 

 

五、机械类比

类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说明手法。但是类比要恰当,两者的性质要一样才可以。

比如狗和人,都是生物——那么在这个方面性质相同,是可以类比的:

比如:狗终究会死,类比得知,人也终究会死。

但有些东西,性质不同,拿来硬性对比,就会犯错。

比如:

小明——我个子高。

小王——能有多高,有喜马拉雅山高么?

就身高而言,人和山性质不同、压根不能类比。这种类比,就是杠精抬杠。

 

 

六、以偏概全

我们知道事物是多面的。所以,评价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但是诡辩家们最喜欢这样。他们如果讨厌一个人,会把其缺点放大,矢口否认对方还有闪光点,并用漫骂、羞辱等方式,调动网友情绪,形成舆论引导。

实际上,评价一个或者事物,最忌讳以偏概全。因为人不可能坏到透顶、也不可能完美为圣人。假如有人对你说,某某身上都是缺点、或者某某永远伟大光明正确,那就要小心了。说话这位,八成有诡辩的嫌疑。

比如我们知道,有个方舟子,“打假多年”,网上褒贬不一,评价他就不能以偏概全。他在科普方面有功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诚信。但是在和人争辩过程中,私心太重,有“以打假名义,进行私人报复”之嫌。在争论过程中,他娴熟地运用诡辩术、双重标准等,调动舆论力量,甚至罔顾事实、死缠烂打,把对方搞臭——这些,都是不合适的地方。

不能因为他科普有功,我们就盲目跟风,疯狂跟随他,他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也不能因为他人品有暇,就弃之唾之,他的一些科普文章还是可以看看的。

 

 

 

七、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经常和以偏概全联袂出现。

讲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曾经我给学生上课,那节课刚好讲到一些价值观的问题。

当时,我批判一种说法“人活着,不就是为了钱么!”——把这句话写黑板上,然后分析批判。

结果有个学生上课睡觉。醒来听我说了一句,又继续睡去。

很多年后,他请我吃饭,说“老师啊,当年你有句话对我影响太大了”。我问“什么话?”他说:“您当时说‘人活着,不就是为了钱么’?”!

我愣了半天没反应过来:我怎么会有这样的话?

后来明白。感情他课堂睡觉,醒来听到的那句,恰好是我要批判的。



八、其他种种诡辩术

诡辩的手段很多。亚里士多德的《辨谬篇》里,分成“语辞诡辩”和“非语辞诡辩”两大类进行批判。

前者包括歧义、双关、错放重音等等;后者包括以偏概全、错认反驳、误认后果等等。这里不再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

要之,这些诡辩,都是用貌似逻辑的手段,在反逻辑。识别诡辩术,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冷静、保持怀疑。然后运用逻辑知识,加以分析。

诡辩的尾巴,就露了出来。

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九、新诡辩策略(1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现实中的诡辩家们,远比想象中的厉害得多。他们在辩论过程中,不会止用一两种诡辩方法,往往打组合拳、各种手段一起用,让人目不暇接,然后被带入大坑。

尤其今天,很多问题是在网上公开辩论。网络的特征,是海量的信息和大量群情激昂的网友。于是,与时俱进的,又出现了几种新的诡辩术——或者,叫做诡辩策略,更为恰当。

第一,就是用用海量的信息炸晕你。

现代的诡辩家们,首先会用海量信息轰炸你。并运用韦小宝诡辩的手段——“九句真话+一句假话”。网友们感觉看到的都是真消息啊,偶尔一两个假的也无所谓嘛!于是产生信任。

要知道在关键环节,一个小小的假证据,也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可是网友们被大量信息轰炸后,缺乏关注整体的能力。在筋疲力尽的状态下,只能记住一个个有趣的细节,最终就被带偏。

好比最近的周立波事件。我们只记住了周立波、枪支弹药、涛涛、断背山这些有趣的细节,真相到底如何?有几个网友能把所有海量的信息,一一调查、分析对比,得出最终结论呢?

诡辩家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最终赢得对手。

第二,是用貌似学术的言辞、乃至引用外文文献等严谨的手段,来蒙蔽你的双眼。

这种做法,也很厉害,看起来貌似有理、有逻辑、很学术、很严谨,实际上,大家没有一条一条核对文献、引文的精力和闲暇。假如对方在引文中,稍微做点手脚,结果就完全相反了。

 


十、新诡辩策略(2

第三,对待专业问题,把裁判权交给大众

专业问题,必须经由专业机构判断。大众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训练,无法判断专业是非。比如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事件。

肖氏反射弧到底有没有道理,大众没有接受专业训练,根本无从判断。围绕其真假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应该交由法院或者专业机构审评。

但是当这件事被推到大众面前、让大众来当裁判的时候,肖传国就已经输了。因为无论胜败,对于大众和质疑者而言,是毫无影响的;而对被质疑者肖传国来说,受不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们必须有个清醒的认知:如果有人要把专业问题诉至大众,把专业是非的裁判权交给大众——这如果不是糊涂,就已经琢磨坏心思了。

但是要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把专业问题,交给大众审判”和“把专业问题曝光,引起大众关注”,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是诡辩家的手段;后者,是媒体和舆论应有的责任。把专业问题曝光、引起大众舆论的目的,是通过舆论,让专业机构出面调查。

好比疫苗事件。理想的是:发现疫苗有问题,引起舆论,然后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介入调查论证,最后辨别是非,既保证大众的利益和安全,也能搞清楚疫苗厂商的是非。

所以,千万区分这两者,不可混淆。


“把专业问题曝光,引起大众关注”是公义,舆论的作用正在于此;

“把专业问题,交给大众审判”则是私欲诡辩,从一开始就只想“我要怎么赢”。

 

 


最后在现实层面,为了活命,也打个广告,推销一下自己的几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