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启超称其为“黄帝后第一伟人”,却被活活饿死

 chamlyon 2018-08-17

梁启超称其为“黄帝后第一伟人”,却被活活饿死

1

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国老大赵肃侯(赵语)去世,魏、楚、秦、燕、齐等国,都派人来参加葬礼。

这没毛病,死者为大,无论之前矛盾多大,但看在死者份上,起码的礼节还是不能丢。

问题是,他们各自派来了一万人,而且都是精兵!

每个国家派一万精兵来参加葬礼,死者的面子得多大啊。

可惜,他们不是冲着死者的面子来的,很显然,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想趁参加赵肃侯葬礼之机,一举灭掉赵国。

赵国与这几个国家的梁子,是赵肃侯生前结下的。

那时候他领导赵国,与这几个国家连年恶战,而且经常占上风,俨然成了北方的新霸主,这几个国家恨死他了。

尤其是魏国,它被赵国收拾得最惨,魏惠王后期,赵肃侯采用连横之策连续打击魏国,使魏国的百年霸业成为泡影。

所以,赵肃侯一死,魏惠王就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图赵。

赵肃侯去世后,继任者是其子赵雍,也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

那时的赵雍年仅十五岁,还是个孩子。

虽然还是个孩子,但赵雍明白,父亲的葬礼,实在凶险之极,弄不好就会演变为整个赵国的“葬礼”——五国联军,五万精兵,真是神操作啊!

2

“大王别担心,有我呢,臣下有办法把他们的神操作化为白操作。”

说这话的,是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

君臣的想法高度一致:其他任何时候都可以认怂,但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当怂包,必须强硬应对。

在被逼得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必须要用决一死战的架势,来迎接那些不怀好意的吊唁使者,要让他们明白:

咱们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如果你们也想鱼死网破,那就尽管来吧。

在肥义的坚定支持下,年轻的赵武灵王立即命令全国戒严,尤其是代郡、太原郡、上党郡、首都邯郸以及军队,立即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人不卸甲,马不卸鞍,枕戈待敌,随时准备战斗。

外交方面,也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联合韩国与宋国,与它们结盟。

韩国和宋国位于秦、魏、楚、齐之间。

赵、韩、宋一结盟,就形成了“品”字形结构,把那四个国家“夹”了起来,使它们处于两面受敌,或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然后重金收买越王无疆,让他们进攻楚国,转移楚国的注意力。

反正他们是老对手了,那就继续对着吧。

接着又重金收买楼烦王,让他们进攻燕国和中山国。

魏、楚、秦、燕、齐五国中,燕国的实力较弱,楼烦国一打,它就紧张得不得了。

肯定首先想的是如何自保,更担心赵国与楼烦夹击,就没有余力联合图赵了。

中山国虽然此次未加入哪一伙,但这个版图楔入赵国的小国,一直与赵国为敌。

之前就经常在齐国的唆使和支持下,袭击赵国首都邯郸,此次魏、楚、秦、燕、齐联合发难,它一定会趁火打劫。

赵国收买楼烦搞它,目的就是让它自顾不暇,死了趁火打劫的心。

3

去掉燕、楚两个强敌之后,之前的五对一(魏、楚、秦、燕、齐对赵),变成了三对三(魏、秦、齐对赵、韩、宋)。

形势瞬间变得有利于赵国。至少,两大集团在数量上均等了。

五国联盟的优势,一下子被化解。

紧接着,赵武灵王发布第二道命令:前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一律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否则视同入侵,坚决予以消灭。

允许入境的,只限于五国使者,和他们携带的各自国君的吊唁之物,使者们则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直接送到邯郸。

赵、韩、宋三国联盟的快速形成,燕、楚等国的自顾不暇,顿时让魏、秦、齐三国傻了眼。

这便宜,无论如何是占不得了,散伙吧。

何况趁人家国丧期间趁火打劫,实在有点无耻。

再说五国使者,当他们进入赵国,看到赵国精锐部队云集邯郸,空气紧张得仿佛一点火星就会爆炸,不敢有任何出格举动。

生怕一不小心被赵国砍了脑袋,参加完赵肃侯的葬礼后,立马迅速滚蛋。

化解了这场泰山压顶般的重大危机,赵雍才顾得上举行登基大典。

戴上王冠的那一刻,赵武灵王那双稚嫩的小手,与肥义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君臣热泪盈眶。

赵武灵王的耳边,再次响起肥义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大王别担心,有我呢。

4

肥义,今河北邯郸肥乡人,本为赵肃侯贵臣,赵武灵王继位后成为主要的辅政大臣。

思想开明的肥义,被誉为“战国三杰”之一,另外两位是商鞅和屈原。

赵武灵王和肥义,可谓一对模范君臣。肥义思想开明,赵武灵王同样如此,这就使得很多事情,他们都能尿到一个壶里。

比如实行“胡服骑射”,这是赵武灵王上台后,为使国家强盛而进行的重大改革。

“胡服”,类似于西北戎狄衣短袖窄服装,不同于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长袖;“骑射”则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骑在马上射箭),不同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徒步射箭)。

所谓“胡服骑射”,简单点说就是将军装从宽袖长衣改为衣短袖窄,把“步射”改为“骑射”,顺应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战争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5

然而,毕竟是皇亲国戚,这个阻力不是一般的大。何况还有国人的非议。赵武灵王犹豫了。

他最大的担心是人民不理解,人民不理解,人心就会离他而去,对于一个国君来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苦恼的赵武灵王,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一边想心事。

那是公元前307年的一天,赵武灵王已经继位十九年了。

肥义来到他身边坐下。

“想什么呢大王?是不是在想胡服骑射的事?”

肥义的问话,一下子勾起了赵武灵王的“委屈”,说着说着,差点流下泪来。

对于肥义,赵武灵王早就有了一股亲人般的感情,所以在他面前,他什么都不必掩饰。

肥义开始劝谏:“做事犹豫不决,是无法成功的,既然下定了决心,就不能顾虑重重,大王既然决心背弃世俗偏见,就不要顾虑任何非议,否则一辈子纠缠在患得患失之中,终将一事无成。

既然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那就应该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至于那些反对的皇亲国戚,大王别担心,有我呢,我去说服他们。至于人民,当他们体验到易服的好处后,自然会理解。”

在肥义的坚定支持下,赵武灵王正式进行“胡服骑射”改革,果断发布易服命令,最初表示反对的那些人,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也终于想通了。

改革顺利推进后,赵国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在后来的战争中,立马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来。

第二年就向经常侵略赵国的中山国发动进攻,迫使中山国割地求和,决心永远消除这个祸害的赵武灵王,后来又两次攻打中山国,终于将其灭掉。

中山国,成了第一个尝到“胡服骑射”厉害的倒霉蛋。接着尝到厉害的,是北方的匈奴。

打痛了匈奴,赵武灵王又对西边的林胡、楼烦用兵,一直打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6

谁也没想到,这对“模范君臣”的人生,双双以悲剧的方式结束。可以说,又是女人惹的祸。

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来自韩国,其父是韩国国王,太子赵章就是她生的,无奈天不假年,生下太子不久就去世了。

第一位夫人去世后,一个名叫吴娃的美女,成了赵武灵王的第二个女人,也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赵何。

又是天不假年,生下儿子几年后,相貌端庄、性格温柔的吴娃也病死了,赵武灵王十分悲痛。

为了报答吴娃对自己的爱,他竟然废掉太子赵章,立吴娃的儿子赵何为王,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对于赵武灵王这个草率的决定,不知贤相肥义是否反对过,有关史料未予记载。

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位之前尽心尽力辅佐赵武灵王的国相,从此成了赵何的老师,天资聪颖的赵何,在肥义的尽心教导下进步神速,很快学会了治国本领。

见赵何的势力日益坐大,不知为何,赵武灵王心里却不是滋味了,见被废掉的大儿子赵章没有一点怨言,一如既往地孝敬自己,又觉得他太“亏”,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既废了太子又让了王位。

他很内疚,想弥补大儿子赵章的“损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提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方案:把代郡分封给赵章,让他做代郡王,赵王何和代郡王“两王并行”,他自己则做父王,统治二王。

这个方案,名义上是对赵章进行弥补,实际上是他自己想东山再起,重新执掌赵国朝政。

说到底,他是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直到那时,肥义才明白了赵武灵王的真实意图,明确表示反对。

上一次折腾,没有反对你就不错了,谁知你变本加厉,把国家大事当儿戏,你就不怕引起动乱吗?

7

此时此刻的赵武灵王,在肥义眼里不再贤明,而是糊涂透顶,他不可能再支持他,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动乱,百姓就会遭殃。

他把赵武灵王的想法告诉了赵何,要他把军队控制好,随时准备应变。

重新掌权的想法一旦产生,就会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此时此刻的赵武灵王,一心只想夺回权力。

见肥义不同意他的方案,就把这事告诉了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采取行动。

在他眼里,赵何已经不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最大的对手,是他夺权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赵武灵王的糊涂,不但把天下难找的贤相肥义害了,还把他自己害了。

公元前295年,自称“主父”的赵武灵王以在沙丘宫(位于今河北平乡县)选看墓地为名,要两个儿子都去。

这实际上是借机刺杀赵何的一场阴谋。

虽然赵武灵王没想把事情做这么绝。

但他们来到沙丘后,公子章的心腹田不礼力主先杀掉赵何,然后控制赵武灵王,以奉赵武灵王之命的名义称王。

田不礼的想法,何尝不是公子章的想法?他把父亲的令符弄到手,到赵何下榻的宫殿请他到父亲下榻的主父宫里议事。

赵何正要出发,被肥义拦住了:“事情有点不对,让臣下先去,你在这里加强防卫,如果臣下没有回来,就说明发生了事变。”

出发之前,肥义又命令把使者准备好,一旦发生变乱,立刻让使者通知公子成和朝臣李兑等人勤王。

8

果然不出所料,来到主父宫,肥义见到的不是赵武灵王,而是公子章和田不礼。

见来的不是赵何,而是肥义,公子章和田不礼知道赵何看破了他们的阴谋。

当即命令刀斧手杀了肥义,立即率兵攻打赵何,被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击退。

赵章直接逃往主父宫——老爸救命,赵何那小子要杀我!

随后赶到的公子成和李兑包围了主父宫,并要赵武灵王交出赵章,遭到拒绝后派人强闯宫殿,“得赵章而杀之”。

杀了赵章,接下来应该解决的,就是赵武灵王了,但赵何、公子成和李兑,谁也不想、也不敢身背弑父弑君恶名。

他们只好想了一个招,虽然是一条毒计,当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命令宫中侍从全部撤出后,他们把大门一关,把赵武灵王关在了高大巍峨的宫墙里面。

三个月后,公子成和李兑来到沙丘宫,赵武灵王早已饿死在里面,其状惨不忍睹。

谁能想到,这位执政三十一年,政绩卓著的君王,梁启超眼里的“黄帝以后第一伟人”,最终会落得如此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