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记者|精彩报道写作

 冬天惠铃 2018-08-18

 如果你已经在新闻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五年以上,写过一些新闻界所谓的“特稿”,对调查性报道有所了解并尝试过, 对美联社、华尔街日报之类的名词耳熟能详,希望得到所谓的特稿写作心法,那么,请你读写去,这就是为你准备的。


一  精彩报道写作要点:


□删除所有死板的引语、偏激的句子和空泛的说教;

□我们可以不用那些只有内幕人士和读报癖者才能理解的行话和语言;

□我们还要剔除一些陈词滥调;

□记者应当能够看到新鲜的东西;

□首先引入冲突,然后在结尾解决它;

□如果可能的话,让你的主题在整篇报道中显得见解深刻并有义自现的感觉;

□太多的报道冗长拖沓,包含着多重主题;观点太多,反而不知所云;

□要一篇报道使一个故事讲好、讲明白、讲出新意;

□调查报道不应该只关注坏人,而应该剖析体制的弊端;

□真正深度的报道是能够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故事的真实面貌;

□读者关心事实,但对抽象的东西缺乏耐心;

□读者想看到的是活生生的问题和冲突,读者总是会在阅读故事时,想建立一种个人的联想系,以设想这样的行为或者故事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会怎样;

□不要使自己的报道中充斥着满是事实和数字的句子,我们不得不将它们分成小节,以免混作一团,我们可以删掉死板的引语、偏激的句子和空泛的说教;我们可以不用只有内幕人士和读报癖者才能理解的行话和语言,我们还能剔除一切陈词滥调;

□图表的使用要求:每一个图表都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图表必须是独立的,就像补充报道一样,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展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可能在报道中已经提到,但是非常简短,亦或根本没有在报道中提到;图表的存在不是为了阐释我们已经用语言表达过的东西;

□读者总上变得越来越老练越来越成熟,这是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理由;

□对于调查性报道,我很难界定出特定的体裁,有的报道应该是叙事性的,有的则需要更加传统的、类似新闻式的结构。有的要求用分析的方法来阐述,而有的则仅仅有事实就足够了;不过,在这里我建议:在你完成报道的初稿后,可请六位非新闻界业内人士来阅读并收集他们的反映,你可以从报亭周围寻找这样的人,或者从圈外找那种值得信赖且保守秘密的人来阅读。

□一篇调查性报道应该不仅包括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什么和如何,也要回答出“那又怎么样”的问题。答案往往就在细节之中;

□记者在收集细节情况时,应该想到这不仅是为了报道的内容,也是为了这些细节阐释出报道的主题;

□只有那些推动事实前进的细节才能拯救写作和改写,这样的细节能成为一个事实的链条而不是事实的堆砌;                                                  

□语言的陈词滥调不过是小错,但视角的陈腐死板可就是大敌了。

□任何主题句都必须包括两部分:冲突和解决;

□报道不只是报道事实,好要求记者把乏味的报道写成扣人心弦的报道


   

     二  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导语:起首句。


报道的第一段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以下就列举对调查性报道最为有用的几个提问:“哪一件事情是读者比其他任何事件都想要知道的?”“当我报道这件事时,是什么令我吃惊?”“冲突在哪儿?”“这篇报道最恰当的语气是真么?”“这篇报道应讲述什么样的观点?”“报道的要素能否被浓缩在一件趣闻轶事中?一幅图画中?一个隐喻中?或者是一句引言中?”


  中间部分:流畅和力量。往往报道的中间是最不受人重视的。如何赋予中间部分以生气和活力?


⒈ 如果用文字技巧来精心创作报道的中间部分,那么一定要引入详细的论述;围绕主要人物的行动而展开。


⒉ 让报道的中间部分吸引读者的一个技巧是以场景的方式来写作,处理得当的场景描写比单纯的叙述更好,它将读者引入事实,仿佛他们就在现场一样;场景描写上建立在大量的作者反复收集资料、目击证人及相关人员的描述等基础上的。


⒊ 流畅的节奏是写好中间部分的关键因素;长短句的变化通常会使报道易读易懂,而且还会为描写的饿事件定下恰当的基调。(可大声朗读,借此来寻找报道是否流畅的问题。)


⒋ 精心打造的对话会令中间部分完美无缺。(我们应尽可能少地使用或“他说”。比如,在访谈中他说,在他16岁时,曾搭乘便车从康涅狄州到加利福尼亚,而且这一事实已经得到证实,那报道中就绝没有必要使用“他说她搭便车”,而应该说“他搭乘便车”。对于事实性材料,情况也应如此。我们不要这样写——“他说那座充公的大厦的玻璃破了”,除非调查者不能证实大厦是否已被没收,或者无法看到玻璃真的碎了。


⒌ 任何一个作者都应考虑到使用内心独白来创造有力的中间部分,这是一种展示人物的思想的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内心独白是不需要加引号的。


⒍ 预言、倒叙和其他时间性的手法都应该巧妙地使用。预言上一种文学手法,它给读者一种将要发生的感觉,有个好的预示能打破作者与读者之间那模糊不清的联系;倒叙和预示不同,它很少充满如此刺激的情节,但他也有自己的好处。例如:“作者可能会讲述一名黑人虽然能力很强,但因工作单位的偏见而失去工作。整篇报道中,作者闪回了如下情景:这个男人在尝试洗刷他那象征性的麻烦时,坐在浴缸里冥想。


⒎ 有些时候,并不需要预示和倒叙这样的文学手法,直接的编年体就是写好一篇调查性报道的最好方法;有很多读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的。



□找到恰当的观点和语气。观点是有双重含义的,它表明了论者在收集材料得到的结论,他也表明报道是从谁的观点出发类叙述全文的。


□刻画人物应该像自己了解自己,文章最好使用第三人称;


□ 报道的语气可以包括:正式的、谈话式的、戏剧性的、怀疑性的、不客气的、启示性的和悲痛的。



    结尾:如果可能的话,结尾部分应该在读者心中留下深深的思索和浓浓的感情,而不应该出现高谈阔论或说教布道;


□出色的调查性报道应该从采访笔记中挑选出简洁有力的引言,让别人的话来达到所有的意图。


□当报道中的结尾需要与开头呼应时,作者应让这种呼应显得自然,不能有明显的人为制造的痕迹。


□报道的结构就是方便读者,更好的传达故事;


□也有人说 ,对调查性报道而言,金字塔结构是最合适的报道方式,其中包括导语、发展趋势预测、按时间顺序的叙事方式以及高潮。


      三 五种常用报道结构:


⒈ 倒金字塔结构:材料的组织结构是从最重要的信息开始,以最不重要的信息结束,这种结构有助于读者迅速获得重要信息,但读者几乎没有什么激情读完全篇;

      

⒉ 五要素法则:是倒金字塔的一种变异;五要素:新闻(发生了什么或什么正在发生)、前因后果(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未来趋势)、范围(是当地新闻抑或是某个国家的新闻及发展趋势)、引题(新闻报道是从哪开始的)、影响(为什么每人都应关注)。


⒊ 从具体到一般的报道结构:通常报道中会有一个软导语、一个总结性的段落、对以上两个要素的辅助、支持的观点、解释以及一个与开头相呼应的结尾。


⒋ 沙漏型的报道模式:通常把重要的新闻放在首位,然后按照事件的发展的时间顺序逐渐推进。


⒌ 金字塔式:对于调查性报道而言,金字塔结构上最适合的报道方式,其中包括导语、发展趋势预测、按时间顺序的叙事方式以及高潮。


⒍ 分节报道结构:就像脉络清晰的书的章节,包括导语、主题和引题。在每一部分的结尾,读者会忍不住想要继续阅读下一部分。列清单式的方法会介绍和总结关键内容。


⒎ 弗兰克林说:具有戏剧性的故事通常由三个重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首先集中报道一个单一焦点,而中间部分一般会涉及到三个焦点,而第一部分首先出现的焦点是‘复杂的难题”,中间部分的三个关注点描述故事中主要人物在努力解决问题时行动,而结尾焦点,既第三部分,就是结果。


        四 一般不要写系列报道:


下列情况除外:


一是你有一个能用一句话表达的高度集中的问题,但该问题太复杂而无法在一篇报道中给予回答。


二是你有一个古老的连续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读者极渴望看到它的发展。


三是年派遣记者去冒险,他在行进的过程中一段段地写出报道。


□调查性记者在写一篇稿子前,应首先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