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复发胃痛口苦恶心巧用槐花方

 悠悠药草香 2018-08-18

  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业人士表示:胃病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胃痛”、“嘈杂”等证的范畴。秋季复发后,症状易迁延不愈。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指出: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之功。临床用槐花微火炒黄,在辨证方中加入15~30克,治疗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举例如下:赵桂云,女,39岁。2010年4月30日初诊。

  病史:胃脘灼痛,口苦1年余。经多家医院胃镜均示:胃体、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多医诊治,稍缓未愈。

  古方诊见:胃脘灼痛,肋胁隐痛,口干,口苦,恶心,纳差,消瘦。胃镜示:胃体和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查:上腹拒按,无反跳痛,莫菲氏征(-),舌红苔黄厚,脉弦数。

  古方诊断:胃痛,肝胃郁热证(糜烂性胃炎)。

  古方处方:炒槐花20克,黄连10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2010年5月7日二诊:疼痛稍减,余症如前,述药液苦,服后口淡无味,加大枣10克,服用30剂。

  2010年6月7日二诊:诸证消除。胃镜示:胃体、胃窦黏膜无水肿,无糜烂,停用汤剂,用炒槐花10克泡水代茶饮2月,临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提醒: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槐花具有收缩局部血管,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抗炎,解痉,降血脂等作用。《日华子本草》载:“杀腹脏虫及热。”《珍珠囊》云“凉大肠”。糜烂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由胃或/和十二指肠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和溃疡,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槐花药理功效中其病理,取其炭止血,缓其苦寒伤阴之弊。采用上方治疗时,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自行服用,以求满意疗效。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