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片里留下的历史细节

 陈氏藏书阁 2018-08-18

2018年08月11日 13:06:44
来源:古琴雅集

 

车马出行图。

辅首衔环。

楼阁拜谒图。 

拓片是指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后的成品,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除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记录。拓印技术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见到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北魏《张玄墓志》,东吴《天发神谶碑》以及唐柳公权《宋拓神策军碑》等皆为孤本。笔者专门在一位藏友处征得几件汉代画像砖精美拓片,与雅好藏家共赏之。

辅首衔环

西汉以降,辅首衔环在雕刻、土木、宫殿、墓室中较为常见,形制较多,又因主人身份、地位而有所差异。最上等者辅首衔环图案应为阴阳相对、乾坤相协的一对,即为两种图案同时出现,该藏友所藏即如此。辅首衔环原砖为弧面高浮雕和凹入平面雕两种技法雕刻而成,其中右辅首稍大,环内为一双人面兽,上方为一只雄性凤凰,左辅首稍小,环内为一单人面兽,上方为一只雌性凤凰。凤凰在汉代表示吉祥如意,同时也表示主人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所谓辅首衔环,最紧要之处当在辅首,凤凰是其一,还有一些图案上面是青龙,有时龙上还坐着一个羽人,由它驾驭着青龙,这当然是九五之尊所有,另外还有朱雀、玄武、白虎等。

楼阁拜谒图

汉代画像砖中楼阁燕居的题材大都是表现汉代人生活起居的画面,这些楼阁普遍为多层,楼上体现的都是女主人活动的场所,楼下为男主人活动的场所。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庖厨、建鼓、百戏、狩猎、六博、投壶等也是常见的画面,同样是表现汉代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场面。藏友所展示的此类拓片中有代表性的两张即为“楼阁拜谒图”和“乐奏拜谒图”。“拜谒”多用于拜访高级长官或德高望重的人物,这体现了汉代人的繁文缛节,从“楼阁拜谒图”中可以看出雕刻时采用立体透视技法,右稍大,左稍小,上方左右各有一阕,檐上各有一只瑞兽,下方为拜谒主人的场面。另一张拓片中所表现的则是较为繁冗复杂的“乐奏拜谒图”,因涉及场面宏大,人物众多,需刻画表现的细处一一罗列,拓片中乐奏、拜谒、会见等图案,反映了汉代人民生活安定,乐舞生平,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因这两张拓片是从原物上直接拓印下来,原物的大小长短、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自然逼真地表现出来,刻线简练,形象生动,艺术价值颇高。

车马出行图

车马出行是汉代人对于能表示自己身份、地位、炫耀权势的车骑特别青睐。当时的车骑出行有很严格的制度,不同等级的官吏,使用相应的车骑、服饰。这在《续汉书·舆服志》里有详细记载。从现存的资料研究推断,汉代的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轺车,车厢小而轻便,速度快,一马为驾,车厢四周敞露,是汉代常用之车;斧车,是公卿以下县令以上出行时的前导车,在车厢中立一对大斧,以表威严;轓车,是有一定身份的官吏用车,如二千石的官吏乘车两个车耳均涂红色,而六百石至一千石官吏乘车一个车耳涂红色;安车,四马为驾,在汉画像石刻车马出行图中都作为主车,是具有皇家身份和相当地位者乘座之车;辎车,车厢四周封闭,两侧有窗,后面有门,多为妇女用车,还有轩车、骈车等。用细匀的竖平行线条做衬底,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雕法,有粗有细,刚柔相济,表现出物件的质感。

拓片的制作及收藏

制作一幅拓片,也是一门艺术。先把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已蒸过的宣纸铺上,然后在湿纸上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之后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墨或朱砂,敷匀在扑子面上,向纸上轻轻扑打,才形成拓片。

拓片中不独汉代画像砖独领风骚,各品类中皆有不凡之处。按其材质拓片大致可分为:甲骨文拓片、秦汉瓦当拓片、历代砖拓、古币拓片、砚铭拓片、碑拓、汉画像拓片等,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老残)问那道士说:‘西廊下那块破石片是什么古碑?’道士回说:‘就是秦碣,俗名唤做泰山十字。此地有拓片卖,老爷们要不要?’”可见拓片收藏自古有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之间常以拓片馈赠、交换!现代很多人买拓片是为缅怀古人辉煌的艺术,因为它们能够吸引观众强烈的审美意趣和收藏欲望。其实扩大拓片的收藏,就是对珍贵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