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蜀汉代画像砖

 凌云九成 2020-12-22

巴蜀地区的画像砖与同时代的画像石、画像石棺、墓阙等一样,是汉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它们同源异流、斗彩争艳,因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雕刻精良而驰名中外。在中国考古史、美术史上璀璨夺目,对研究民俗、建筑、农业、宗教、军事、科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画像砖构图完整,结构谨严。无论是其表现方法还是艺术形色,融雕塑和绘画于一体,独具艺术审美韵味。

     画像砖的收集、研究、著录工作开始于清代,至近现代研究者逐渐兴盛或增多,包括鲁迅、郭沫若等,他们都收藏有画像砖和画像砖拓片。拓片作为收藏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就开始运用拓片技术,特别是一些朱砂拓所展现的黑红世界还别具金石韵味,能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纵观一些早年流传下来的拓片,如在加上名人收藏的题跋,就更显珍贵了。画像原砖个体沉重,而其拓片携带、展示、收藏都很方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和藏家之间又常以之馈赠、交流。故有助于扩大画像砖的欣赏和研究范围。

本文选录部分画像砖拓片并加以文字说明,以飨感兴趣的读者和文化收藏爱好者。

声明:相关照片及藏品来源于四川原道文化博物馆

巴蜀汉代画像砖实物资料

      1.驼舞画像砖    东汉 

图中之骆驼,昂首张口,身上着鞍,尾上有验,全身垂毛,举步缓行。背上有一建鼓,鼓饰的流苏垂至骆驼的尾部和颈部。驼上跪一人着长袖翩翩起舞,似为出行仪仗队的一部分。

2.寺门击鼓画像砖     东汉 

宫寺门前置一建鼓,左边一女子身穿长服,持桴正要下击。当时郡府衙门一般称府,县衙一般称寺。宫寺桴鼓不但可以集众,也是权威的象征。

   3.宴乐画像砖     东汉 

画像反映了一场宴乐场景。右下方,一人着长袖起舞,长袍拂地,衣袖翻折,左下方一人正击鼓为之伴奏。左上方二人,右边之人在鼓瑟,大概为“乐正”之类。右上方一男一女,男着宽袖长袍,女头着双髻,二人为观赏者。中间有两几、一奁、一盂。

       4.导从斧车画像砖    东汉  

一辆奔驰的马车,车辆无盖,中心树一大斧。车上乘坐二人,右前者手持辔头,为御者。车厢后斜插两根长矛,矛上的飘饰随风摆动。这是千石以上至二千石俸禄的官吏出行时,为显示威严而加的导从斧车。

  5.载甕大车画像砖     东汉  

一有棚的直辕大车,车前一马,车棚口坐二人。右一人手持辔头,左一人半身露于棚外。车后载着四个大甕。车下一人扶辕从行。车左端上下各一人,夹毂从行。右端上下各有一树,大车正从两树之间奔驰而过。

6.西王母画像砖    东汉

画面正中刻一瓶形龛,象征传说中西王母的“石室”。西王母坐于龙虎座上,西王母前一蟾蜍做直立而舞状。右上为九尾狐,下为玉兔,玉兔直立而持灵芝。蟾蜍右边为三足鸟。三足鸟后一人张口怒目蓬发双手捧棨而立,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大行伯”。右下端坐二人,女左男右。前置一案,案前一人峨冠博带,双手持板,俯伏于地,似在拜祭。

7.庖厨画像砖   东汉

一房屋内,左侧上方挂三块火腿,二人正忙着切菜。右有炉灶,灶上有斧、锅等,一人站立斧前正蒸煮食物。

8.市集画像砖   东汉

左上角有北市门三字。此图反映了市场交易繁忙兴旺之情景。右上端一卖主正捧一物给买主;上端中部一几上坐一人,正欲交物品给几下之人;中部一人坐于伞下卖物品给买者;下部三组人正做互言、互换、互答之状。

9.沽酒画像砖   东汉 

一屋内垒土为垆,垆内有二酒甕。墙壁上挂二酒壶,屋内坐一人,为门前人做盛酒状。左一人推輦,上盛一装酒物,正回头看沽酒人,上部有穿短裤者肩荷酒壶前来沽酒,前一顽童在奔跑逗乐。

10.宴饮画像砖   东汉  

简练的线条勾画出帷幔和席前的案、樽,表示室内宴集场景。 帷幔之下,四人分两组,左边一男一女举手,好像在做一种赌酒的游戏,中一人和右站立者相呼应;席右端有一鼓,站立者做击鼓状以“促饮”。

11.弋射、收獲      东汉  

     此砖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图弋射:右为莲池,莲花垂露,莲叶赋予水面。睡下有大鱼数尾,水面野鸭游泳,空中群雁疾飞。左端树藤下,隐蔽着两个弋人正张弓射空中飞雁。弋者所用的短矢就是矰,矰后系着缴,缴的另一端系着可以滑动的磻。磻被装在半圆形的机械里,这大概就是《淮南子·俶真训》说得缴械和《楚辞·惜诵》所说的弋械了。下图收获:在田里,右端二人,弋刈钩割禾,后面三人正收拾割下的禾。最左一人好像送完了饭,正担着禾担,手提食具欲回去的样儿。此图设计巧妙精美,不论人物和动物的动态有同有异,起伏分明,画面具有韵律感。


  


12.苗圃     东汉  

     此方画像砖出土较早,数十年来有称之《桑园》、《採桐》、《桐树》或《桐林》者。称桑者是基于图上那些主干粗矮而分支较多,经人工培植出的“地桑”形象。称桐者则看那些“基本无节直生”,“叶三角而圆”,以及树端那些呈簇状圆卵形果实的桐树形象。

     此砖树种并不单一,称桑桐均不能概括,皆失于偏。此图除大片山林外,尚有一身着敞衣之人与他居住的小屋。此人执长杆,杆端似缚有一镰状物,是为剔除枯枝残叶的工具(至今园林工人还习用此种工具)。从图上林木的规模看,此处应为豪族所有之山林,此人为豪族专司管理林木的僮仆。笔者认为此画像砖可命名为《苗圃》,从此画像砖亦可看出东汉富室庄园经济之一斑。


  


13.庭院   东汉  

      图为一田字形四合院的俯视图,由长廊形的五脊平房接连组成。右下端有屋门,进门后为前院,院内有两只雄鸡正昂首相斗;再上为后院,院中有两双展翅的鹤,佇立相对。两侧有东西厢房,上面是一座有台阶的五脊房屋,可能就叫享堂。其檐下有二柱,方形柱礎。堂上二人,若宾主相对而坐,席间有盂、耳杯,想必正在饮酒作乐。右边一高楼,下有楼梯,尚有斗拱、椽等,楼侧一人持篲拂地,并有一只小狗。右边下方有井园,其左为一方形井架,右边好似一张方形莲池。池中有莲花一丛,大鱼三尾。

      这种规模庞大的居住环境,表明了汉代建筑的技术进步。这种高楼在汉代陶制横型里常有出现,可见这种双层以上的楼房建筑,在汉代就已经是较为普遍的了。

14.灵星舞   东汉  

      陇亩整齐的土地上边,有树三颗,六人做农业劳作状。前四人持刈钩收获,后二人持钵撒种。学界一般认为此是汉代农业的真实场面,故称此砖为《农作》、《播种》、《收获》等。

      以上说法似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可解处。姑不谈种与收是不是同时进行,仅“农作”者整齐划一而夸张造作的对一片无任何稼穡的空地劳作似不可解。故另有专家认定此图为

      《后汉书·祭祀》:“于是高帝令天下立灵星祠,立祠后稷而谓之灵星者······,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锄,次耕种,芸耨,驱爵及获刈,舂簸,象其功也。”

      虽称“灵星舞”,也有与以上记载不合处。(如舞者人数记载为十六人,而本图只刻绘了六人。具体舞蹈的农事次序与画面也不尽相合。)然而因此图“舞”的形式以及舞的娱土榖只神的成分太重。在未有更确切证明的情况下,仍称它《灵星舞》为好。


  


15.舞乐   东汉  

      图上四人:左为舞蹈着,均长袖,其中一人右手持巾。汉代舞蹈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舞者多为“长袖”、“持巾”,韩非子云:“长袖善舞”,可见这也是我国古代误导的一大特点。右二人为伴奏者,一人鼓瑟,另一人所持乐器尚待辨识。

16.四骑吏   东汉  

图上马疾驰飞奔,马上各一人,头戴帻,短衣束带,手执棨戟这是两千石以上官吏的导从仪仗。

17.车马过桥   东汉  

      一辆华丽的轺车从桥上飞驰而过,车前驾二马,车盖上有四帷。车后右旁有一骑吏跟随。水桥上桥板横竖交铺,桥边有栏。桥梁四排,每排四根柱子。说明远在汉代就有这种比较科学的木构桥梁建筑了。

18.车马过天桥   东汉  

      图上画着一座券拱木桥,一骖车驾三马,车上坐二人,正从桥上飞驰而过,车上有盖,马前有一仙人开道。桥板下部,右青龙,左白虎,龙虎之间有星座联结。或许为先民想象中的银河。桥右侧有一房屋,门口站一人,似为守桥者。

  19.车马过桥   东汉  

      图上画着一座有栏杆券拱木桥,桥板横竖交铺。下有桥住两排,每排四根柱。车正从桥上疾驰而过。车上有交络,车骑外加车耳,车前驾一马。车上乘坐二人。左前一人手执辔头,为御者。其右一人为车主。车后右侧有一人持铤从行。

20.羽人(日)   东汉  

      图上画一人首鸟身像;头戴冠,有羽,腹部有一圆轮,轮中有金鸟。这种腹部为圆形的阳鸟形象神话源自《山海经·大荒东经》:“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此图是为日神形象。

21.羽人()   东汉  

      图上画着一人首鸟身,头梳髻,戴冠的羽人,腹部有一圆轮,论中有桂树。蟾蜍为“月”的象征,此羽人为月神。

22.庖厨   东汉  

      图的左端上方悬挂这三块生肉,其下二庖者互相交谈,于俎上切肉。图右架支一釜,一庖者跪于釜前添火。图中上为四层几厨,盛放若干碗、杯。

23.考绩   东汉  

      图的左侧为一身着官服,肃穆威严、席地而坐的官吏。他面前陈放着简册,显然是下级官吏呈报的计簿。下面四人伏板正跪拜于地,这是反映地方官吏上计、考绩的场面。考绩又称考课,一般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24.轺车卫从   东汉  

      一马驾一车,车上二人,前为御者,后为官吏。车前一人执棨戟,跑步随车卫从。车下方有一犬。

25..骖驾旋车   东汉  

      砖上浮雕三马驾一车,一杆撑盖,另有四条弁带约束车盖。装饰华丽,两壁饰方格纹,车后悬挂菱形格帆。古代称有帆的车为轩车,供大夫以上官吏乘坐。三马皆断鬃结尾。车上三人,前一人为御者,最后一人头戴冠较胖,似为车主人。

26.戏鹿   东汉  

      图上刻一头戴冠、后结发、着宽袖长袍之人,骑在一双鹿上,鹿之体型高大,张口奋蹄。鹿前,一女子头绾三髻,左手执灵芝,右手执玲,跨步上前与鹿嬉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