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影血路!挖个坑,刨点土(五)。…

 sarazyn 2018-08-18

本文作者:挖土


        人们总因未知而感到神秘,因神秘而感到恐惧和好奇,但不论任何神秘的事物,只要揭开了那层蒙着的面纱,你就会感到真相原来也不过是如此而已。其实这一行也是如此,你让我跟你忽悠来忽悠去我也能做到,但是那并没有什么意义,做人办事还是得务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上篇给大家聊了三纲,也就是门内修习三大类的知识,那么本篇就给大家讲一讲四目,即寻妙之法、开天之门、梭罗之技、保运之术,也就是开天门登冥殿的技艺。其实,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这四目技艺到底是干什么的,寻妙之法是指如何去寻找墓葬,开天之门是指怎样进入墓中,梭罗之技是指破解墓中机关,保运之术是指如何取运冥器以及安全撤回。


        先说寻妙之法,这个名字我始终认为是最适合这门技艺的称呼,为何呢?你看小说里把找墓给起的什么寻龙分金、天星点穴等一大堆高大上很吸睛的名字,可说到底不还是找个墓嘛,多大点事整的哗众取宠的。而且,你像“寻龙”这个说法,一般是那些古时候的风水术士给帝王家或者野心家服务时才用的词,你用到这一行,除非是去找真正的帝陵王冢还行,别的哪怕诸侯级的墓葬哪配得上“寻龙”这样的说法呢?寻就是找,妙就是好,寻妙就是找到了你就得好了,就有活干了,这不就齐了吗?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有啥用?但毕竟艺术是艺术,还是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不是在这较真,只是告诉大家没那么神奇而已。寻妙之法要学的东西很多,最基本的还是风水之学,这个风水之学可不是小说和影视作品里面你一法通万法通,因为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对风水的解读都不一样。举个例子,你学到唐朝时期的风水知识去找两汉的墓葬,那不是刻舟求剑么?虽然在大体上风水之学确实有一定的脉络可寻,但是如果想仅凭大体的脉络去找具体年代的墓葬,这就有点想的太多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寻妙之法第一要学的风水之学,就是把历朝历代不同时期的风水法门全部通晓之后再谈别的。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可不是一般的难,因为即使同一时期的风水著作,由于作者地区风俗各异,往往也会自相矛盾。譬如这本书告诉你眼前的这个形制是上风上水,但另一本书却说这个形制茅坑不如,这时候如何分辨孰是孰非,就要因地制宜以实际情况为主了。


        说白了,风水之学繁复浩杂,就算你完全精通也不过是寻妙之法的引子,因为从现实经历来看,很多墓葬并不是跟风水之学里面所记载的能搭上边。更何况几千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可能几百年前这地方风水爆棚埋了一个贵族的家族墓葬,到了几百年后就变成了一片泽国或是恶瘴之地。那么,这时候纯粹靠风水之学就没啥用了,那怎么办呢?寻妙之法第二要学的便是史志地志。当然,在入门的时候史志地志都已经学了不少,而寻妙之法中学的这个史志地志是要结合风水之学来学习的,或者说是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比如某个地方几百年前地震了或是发大水了,那么就可以通过史志地志的记载与风水之学对其地势形制的逆推,便可以大致确定墓葬之所在。于是,这便引出寻妙之法第三要学的内容,即复原山河风水的手艺。这个手艺就是把你要搜寻的地方划以大致的范围,而后通过史志地志以及历史记载,将这片区域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的模样于图中复原。一旦复原了当初此地山川河岳的风水形制,那么找墓葬还不容易么?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复盘建模,可要知道,在很多很多年以前,这一行的先辈们早已懂得通过史料记载和风水学问“复盘建模”某些地区的环境格局,而且还原程度惊人的高。很多时候,稍微有点脑子的盗墓贼也会在某些可能会存在墓葬附近的村庄四处打探民间典故,然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进行盗墓。只是,它们也就这点本事了,真要是到了人迹罕至遍无人烟的地方,它们绝对是没有半点招法的。所以很多时候不少人觉得盗墓贼多厉害多厉害,怎么找墓就这么准。废话,人家也不全是不学无术之人啊,但凡干这个的有几个蠢的呢?只不过它们能找到的那些墓葬,说实话我们不值一哂罢了。


        这里也有必要再多说几句,我所说的这三纲四目的内容,都是往这一行非常专业的程度上去讲的,当然你要说学点简单皮毛的东西,那也能出去当个盗墓贼发家致富,只是下场嘛…所以,这是境界的问题,倒不是说别的什么。寻妙之法是如何找墓,那么你找到之后又该如何进入呢?这就该说到开天之门了。所谓开天之门,也叫做开天门,行话里找到墓道进入墓室的意思。开天之门其实也是一门大学问,但这门学问可小可大,因地因时各异。何出此言呢?因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必须再次给大家申明一下,嗯,我记得在很早之前的文章里也有说过,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有墓道墓室的。在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里为了艺术需要,基本上只要是墓就有庞大的地下墓室和隐秘的墓道,可实际上呢?不同时期不同朝代都不一样,有的历史时期是直接覆土填埋,用巨大的棺椁充当了墓室,这个墓中空间实际上是十分狭窄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就是深埋于地下,只要碰到木头了,那就摸到地方了。从秦汉开始,也只有帝王陵墓才开始有了地宫,也就是巨大的地下墓室空间,但这种级别的墓葬不论是坚固程度还是防盗措施都是十分高明的,等闲之人也难以接近。至于说帝王以下,除非是皇帝特旨恩泽,否则很少有平民百姓说是建有地下墓室。不过后来到了辽金时期,那些特别有钱的大财主们倒是好这一口,可惜很多空有财货但是技术不到家,不少这一时期的富豪墓葬基本上都是坍塌殆尽,鲜有完整保留的。要知道,在过去经济、技术都不发达的时候,能在地下建墓室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而普通人也建不起。


        即便是帝王陵墓,其地下墓室的空间也远不像小说和影视作品里面描述的那样,一群人跟进了迷宫似的,东晃西荡感觉是到了地下城一样。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去看看明清时期帝王陵墓的地宫你就知道了,坐落在河南新乡的明潞简王陵是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即使以它的规格,地宫面积也不过185平方米左右,跟稍微大点的四居室差不多。而那座唯一被官方发掘的帝陵明定陵的地宫,可以说是集古今墓葬技艺之大成,地宫面积也就1195平方米,空间也就是一座四合院的面积。与此形成对比的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它的面积才372平方米,连定陵地宫面积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吧?即使以帝王之尊,他们的地下世界不过就这么大了,哪可能修的跟迷宫一样?形制放在哪不说,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也摆在那的。真正庞大的地宫空间也不是说没有,但绝不是我们能看到的这些公开的墓葬。说回开天之门,这里面的东西真要讲完不仅枯燥乏味,更是于普通人来说没什么用处。反正,记住几个原则就行了,习形制、行巧力、借外物、凭经验,如是行之,天门必开。至于更加具体的内容,也没有必须再说那么多,毕竟术业有专攻不是?就好比炸油条的去听造原子弹技术的课程,完全就不是一个门类,听的越多越糊涂,还不如充耳不闻。那么,今天就说到这吧,至于四目的后两目,下篇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