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用3个月近视恢复300度的——原理说明篇

 小小智3257 2018-08-18

综述:上篇我详细描述了我当时是怎么进行视力训练3个月内降低300度的,很多人都会怀疑,觉得近视是不可能恢复的,所以这篇文章则着重陈述我的3个月降低300度是怎么回事,是否视力真的不能恢复;背后的原理阐述以及近视不能恢复这一说法是怎样误导大家的;

 

在进行讨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概念:

裸眼视力:不戴镜测得的视力,眼睛本身实际能看清物体的能力;

 

裸眼视力度数:裸眼通过视力表测得的度数,由眼睛的晶状体的屈光程度,透明度和眼轴长度决定的;

 

真性近视:又称轴性近视,简单说就是眼轴变长导致的近视,检测方法可以用睫状肌麻痹药放松调节,使睫状肌松弛,使眼处于静态屈光状态,再查视力及验光确定若散瞳后视力不变(眼轴长度不变)假性近视,视力增加(眼轴变长)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度数:散瞳放松睫状肌排除睫状肌调节测得的度数(基本等同于屈光度),或直接测眼轴长度得到(该度数多少跟眼轴增加的长度有关);

 

由以上几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认识:

 

1. 眼睛自身看清物体的能力由裸眼视力决定(裸眼视力就是眼睛本身不借助眼镜看清物体的能力);所以,如果你想摆脱眼镜,不借助眼镜就能看清楚东西就需要提高你的裸眼视力;

 

2. 真性近视度数和裸眼视力度数的区别是,真性近视度数排除了睫状肌调节的作用(麻痹睫状肌或直接测眼轴长度),而裸眼视力度数则包含了睫状肌调节的作用;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真性度数很高裸眼视力却很好,而有些人真性近视度数很低裸眼视力却很差,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睫状肌调节能力不一样的结果;

 

3. 真性近视度数(眼轴长度)与你眼睛自身能否看清楚物体没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间接的关系;真正决定你眼睛自身是否能看清楚物体的是你的裸眼视力;裸眼视力除了与眼轴长度(真性近视度数)有关,还与睫状肌的调节能力有关(睫状肌调节晶状体厚度);

 

4. 恢复眼睛自身看物体的能力(裸眼视力)除了缩短眼轴这一种方法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增强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也可以提高裸眼视力;

 

到了这里,我们就能明白:真性近视度数多少,眼轴长度变长,并不能最终决定眼睛能不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你的裸眼视力才是决定你眼睛自身能否看清楚的物体的最终原因;而你的裸眼视力除了受眼轴影响外,还由另一个因素决定:睫状肌的调节能力;

 

到了这里,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

睫状肌:是眼睛里面的一组肌肉群,作用是调节晶状体厚度,通过舒张和收缩使得晶状体变薄和变厚,从而改变眼轴长度(睫状肌收缩,眼轴变长;睫状肌舒张,眼轴变短);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300度,即睫状肌舒张使得眼轴变短1mm,可以使近视度数下降300度;而理论上,睫状肌可以通过锻炼放松晶状体降低上千度;

 

由上面我们可以得出,如果真性近视度数太高(眼轴变长),通过睫状肌持续舒张,可以将眼轴变短,提高裸眼视力,将物体看清楚;最终我们会发现,裸眼视力与真性近视度数的关系是:裸眼视力 = 真性近视度数 + 睫状肌调节能力;

注:近年有学者又提出了可以提升裸眼视力的另一个因素,大脑视觉神经中枢对影像的解析能力,实验证明大脑视觉神经中枢对模糊影像的解析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又称“模糊适应”,详见我写的另一篇文章《视觉神经中枢对视力的影响:模糊适应》

 

由上面的等式可知,想要提高我们的裸眼视力:(1)要控制真性近视度数增加(控制眼轴长度变长);(2)要持续锻炼睫状肌,提高睫状肌的调节能力(是提高,不是维持!);

 

所以去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一个概念:真性近视(轴性近视)是不可恢复的,但裸眼视力(看清楚物体的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改善的;真性近视度数高,裸眼视力未必就差;真性近视度数低,裸眼视力未必就好;所以很多地方都会讲到裸眼视力跟近视度数并没有必然关系,是不可以换算的就是这个原因;这样,我即使600度近视,但我通过视力锻炼也能不戴眼镜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时我近视完全恢复了吗??可以说完全恢复了,因为我去检查裸眼视力测得是1.2甚至1.5,不戴眼镜看东西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也可以说我近视没有恢复,因为测眼轴长度的话还是那么长,一点没变;但我既然不戴眼镜也能把物体看得很清楚,我还管它眼轴多长近视多少度干嘛,因为你的目的(不戴镜看清东西)已经达到了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