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喜欢孩子具体说来应该是工作之后的最近两年。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是小白一枚。听朋友讲起和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我是欣喜的,因为里面包含了做父母的幸福瞬间。 我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写和我父母相处的事情。因为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无论处于什么年代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比如斗智斗勇,就比如父母总爱呵斥孩子,就比如父母总爱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和朋友聊天,他们总是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被父母打骂过。我想我可能有一对假爸妈。也主要是因为我就是那个熊孩子,但是谁小的时候不是熊孩子呢?主要还是取决于父母对待犯错孩子的处理方法和态度。我想说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和孩子好好说话远比打骂要好太多。 上小学之后迷恋跳皮筋,每天都去同学家的院子里玩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知道回家之后免不了挨骂,因为前些天没有按时回家也挨骂了。心里会很忐忑,七上八下的,害怕回家害怕见爸妈,害怕挨骂。但是第二天还是会忘记前一天的骂继续回家很晚。然后妈妈大骂不听话,就是欠揍。这就是恶性循环。回想起来,也许妈妈换种方式对待我的晚归行为我应该就会听话很多。 在中学的时候处于叛逆期不爱学习迷恋上网,但是学校每个月都会有月考,而爸爸对我的学习抓的太严厉了,特别注重学习成绩。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只看成绩的家长。我是知道原因的,因为爸爸以前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太多家里条件不好耽误了学习的大好时机,就希望我不要走他的老路,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用功。我小时候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你自己没把握住学习的大好时机就非要在我身上实现。你自己都学习不好凭什么要求我成绩一定要好。当时好多里话不敢说,害怕戳痛爸爸,换来一顿臭骂。
每次月考完毕,特别是成绩公布的那天,我不敢回家,一是觉得没考好对不起爸爸,二是害怕被骂。 初中时期可以说是我的噩梦,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害怕被吵被骂。但是即使被骂都远过去学习,我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有了辍学的想法。也不愿意亲近爸爸。因为他简直就是一个暴君。好多心里话都不敢和他说,好多心事也不愿意和他分享。 其实我心里知道父母对我的好,只是当时无法体会,完全被恐惧所占据。如果爸爸换个方式也许会不一样的。如果在我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爸爸可以把我叫到身边给我细心讲解错题,如果成绩很差的时候爸爸可以耐心的鼓励我,如果我犯错误的时候爸爸可以教会我正确的做法,和我好好说话。我想当时叛逆期的我应该也会很幸福的度过,可是我们家里的处理方法是一言不合就打骂。 我很羡慕那些从没被父母打骂过的孩子,他们应该是自信的,是阳光的,是骄傲的。 我不同意棍棒底下出孝子,打骂孩子有很严重的危害:
一: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其实一度我是不爱和爸爸讲话的,心里甚至是厌烦,是恐惧。不过还好在高中之后爸爸逐渐明白了之前错误的教育方式,也开始释怀不再强加给我很大的压力。现在长大之后也开始理解做父母的不易。 二:会让孩子失去信心,遇事悲观消极。 现在的我就是这样做事没自信,总害怕出错,畏首畏尾。遇到事情总会往坏处想,这些都是成长中遇到的不利因素,还需要我努力去克服。 三:使得孩子使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 不可否认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经常使用暴力的方式,那么孩子在今后处理问题过程中也会使用暴力方式。都说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下一代。这是最形象的解释。我本人还好,深知使用打骂方式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我在无论什么情境下,能好好说话,绝不使用粗暴的方式。 家长们总爱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物,殊不知孩子也是独立存在,有自己的思想。确实,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每个家长也是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也好,望子成龙心切也好,都不要忘记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教育。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用纪伯伦经典的小诗结束今天的话题,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蔽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失。 那射者瞄准无垠之旅上的目标,用力将你弯曲,以使他的箭迅捷远飞。 让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既爱飞驰的箭,也爱稳健的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