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到了青春期,讲大道理没用,做好这4点才是真本事

 新用户9732KoEW 2023-08-25 发布于河南

两年多未见外甥,再见时,连身边的宝爸都跟我说,咋感觉这孩子变化好大啊。

我问,变成啥样了?

他说,以前这娃,嘴巴叽叽喳喳就不停,如今变得沉默不爱说话了。

问他问题,他也只简单地回答“嗯”、“对”,就没有下文了。

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会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甚至对于父母来说,他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孩子到底咋想的?他们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孩子的转变

1. 心理闭锁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不爱跟父母说话,因为他们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会出现一种“心理闭锁”的现象——封闭内心,不轻易坦言。

进入青春期,他们会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并且走向成熟,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再像个小孩子那样没羞没臊了。

再加上他们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大人的理解,所以,他们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少表达自己。

他们又渴望被理解和接纳,所以,跟同伴们,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而面对父母,他们却不愿多说。

2.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青春期的孩子,会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

他们出门,必须打扮得整洁、漂亮,如果哪天出了糗(尤其是在同学面前),他们可能会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另外,他们还很在意自己的风度。待人接物,他们经常表现得得体大方、彬彬有礼。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自己的形象,这就导致,他们可能比较“臭美”又“自恋”。

3. 有很强的自尊心

为什么说,青春期的孩子,最好不要去打骂他了?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你的否定和指责,可能会让他觉得,自己这个人是有问题的,是没有价值的。

尤其是在同学、熟人面前,你若不管不顾地教育他、指责他,他的自尊心若受到强烈打击,可能就会做出过激的事来。

为什么会更倾向于讨厌妈妈?

后台收到过很多家长的私信,说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喜欢跟爸爸“吐槽”自己,跟自己说的最多的就是“不想跟你说话;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你能不能别烦我......”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更倾向于“讨厌”妈妈?

约束多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应该有自己的审美和隐私。

而在父母眼里,不管他长多大,都只是孩子。

尤其是妈妈,相对爸爸来说,平时管孩子生活、学习方面比较多,即便到了青春期,妈妈对孩子的约束也不会减少。

该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什么时候才能玩手机等等,这一系列的约束,会让孩子觉得这是张无形的网,压得他透不过气。

为了挣脱这种束缚,孩子就会不断反抗,导致与妈妈矛盾增多。

保护多

保护孩子,是妈妈的本能。相对于爸爸的冒险和探索,我们带娃会更倾向于安全和保守。

妈妈平时的口头禅可能就是:

这个不行,那个不能,我说了不可以,你听到了没有啊,下次记得了吗……

由于会出现“心理闭塞”现象,面对这些唠叨和过度保护,孩子只会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真啰嗦。

甚至有时候一听见妈妈开口就赶紧溜,剩你一人在原地叹气。

主张多

孩子在青春期时,乐于接受各种外在的、新鲜的观念和思想,而当这些新潮的思想与父母观念一碰撞,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对于育儿这块,妈妈可能比爸爸更执着,会用自己的理念去要求孩子。

由于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强,更注重同龄人和外界的评价。为了摆脱“孩子”这一标签,他会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更像大人,便会不自觉反抗妈妈。

父母做好4件事,平稳度过青春期

1

改变行为方式,多做饭少说话

清华附中前任校长王殿军曾在演讲中指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少说话,意味着少唠叨、少说教。指责少了,冲突就少了;空间多了,爱就多了。

多做饭,做些孩子喜欢吃的食物,照顾好他的身体。

即使他短时间内依然叛逆,但他可以每天从温馨的饭菜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让他明白无论如何,父母都是他最坚定的靠山。

2

改变教育心态,学会尊重孩子

《正面管教》一书里说: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教育孩子尊重他的隐私,给他空间:进卧室前先敲门,不翻看他的日记或聊天记录,不过多干涉他与朋友的交往;

尊重他的话语权,平等对待:把孩子真正当做家庭决策的一份子,遇到事情一起商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尊重他的选择,支持帮助:认可他的兴趣爱好,培养一致的话题,才能更好的交流。

3

改变教育模式,多用鼓励教育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用正面的话语激发孩子内心向上的力量。

多说“我爱你”,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支撑;

多说“你能行”,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信任;

多说“我为你骄傲”,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

4

改变关注重点,少看成绩多看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未来人生的走向。

家长一定要明白,对孩子来说,分数固然重要,但性格教育亦不可或缺。

让孩子参与家务、做内务整理,培养他的自律;

和孩子一起运动,锻炼身体,培养他的坚韧;

在孩子犯错时正确引导,培养他的抗挫力;

得到别人帮助时表达谢意,教会孩子感恩……

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成绩不代表全部,也并非界定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要让眼前的“唯成绩论”影响了孩子之后的长远发展。

曾经读过一段非常感人的话:

“我想过很多遍什么是最好的爱?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执意要去。

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拼命拉住你说不要去不能去,而是给你准备最耐穿的鞋子,备好雨伞,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第五条街道上有小偷,告诉你,去吧,回来家里有饭。

我想最好的爱,应该是:我爱你,而你是自由的。”

青春期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更是对父母的一次大考,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方式,才能书写最满意的答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