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了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之后,丝路之旅仍未结束,继续西行,继续体验大漠戈壁,会有一种将荒凉进行到底的意境。
出敦煌向西25公里,阳关公路南侧大漠戈壁中,建有一座敦煌古城,真正的敦煌古城早已不存,这只是个仿古文物。1987年,中国和日本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由日方出资,已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古城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特点,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卞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寺庙、当铺、货栈、酒肆、宅邸等,形象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繁荣样貌。
登上东门城楼。
这是'敦煌古城'的西门,我们就是再从这里出发,继续向西。
据导游介绍,当年《敦煌》这部电影拍完上映后,日方制片人提出要炸毁这个外景地,不想把它完整的留给敦煌。敦煌的主政者针锋相对,向日方提出要求,你可以将这个'古城'炸毁,但是你必须把所有残骸运回日本,并要将此地恢复原貌。否则,要付巨额赔偿金,以补偿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中方人员义正辞严的回复,让日本人乖乖放弃炸毁'古城'的想法,于是这座'古城'得以保留,成为一个小小的景点。
汉长城遗址。甘肃境内的汉长城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止于太初四年(前101年)。西起敦煌西端的湾窑墩,沿疏勒河经后坑、玉门关、大月牙湖,由三个墩入安西,再穿玉门进金塔沿弱水北通今内蒙的居延海;另一条从金塔顺黑河经张掖、民勤、武威等地,过黄河入宁夏。在甘肃境内全长1000多公里。
近距离看看岁月打磨的斑驳的墙体,虽经风沙雨雪,仍坚固如磐。
汉代古长城的建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起沙土夯墙,并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物,以粘结固络,坚固异常。外侧取土处即称护壕,壕内平铺细沙,以检查过境者足迹,称作'天田'。内侧高峻处,燧、墩、堡、城连属相望,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形成一整套军事防御体系。
与我们见到的嘉峪关、八达岭等明长城不同,汉长城看起来更加原始和粗犷,更加沧桑。
爱旅游,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性别职业,都会有自己说走就走的旅行。羡慕和佩服这位打的奔驰在大漠上的游客,想去哪儿去哪儿。
'雅丹'是维吾尔语的音译,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后被泛指风蚀垄脊、土堆,风蚀沟槽及洼地等地貌组合形态。
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称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位于敦煌西近300公里。敦煌雅丹地貌于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雅丹地貌地质公园',2003年正式揭牌开园。
这些存在了千万年的风蚀地貌,被人赋予的象形的名字,这个叫'金狮迎宾'。
景区里设置若干个参观点,区间车停靠后,游客可以下车,近距离欣赏这些各自不同的风蚀地貌,大自然的杰作。
除了固定点位上的雅丹地貌外,其他的只能在车窗里欣赏了。
这又是一个游览点。我们抵达敦煌雅丹时,已经是中午前后,太阳被一层薄雾所笼罩,天地一片灰突突的,但是气温却是照常,仍然在30多度,干燥而闷热。脚踩在戈壁滩上,火辣辣的感觉,尘土飞扬,膝盖以下都沾着黑灰色的沙土。
雅丹地貌确实与前面见过的大漠迥然不同。其形成有两大因素,一是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如果夜里进入到雅丹,再遭遇狂风呼啸,鬼影森森,迷失方向,后果一定很可怕。因此,人们又称其为'魔鬼城'。我想,'魔鬼城'除了形容其恐怖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所在地恶劣生态环境,几十上百里连绵不断,没有任何生命存在,人从此处穿过,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如果食物和饮水不足,那就是在与'魔鬼'交手一般。由此想见出使西域的张骞,前往天竺取经的玄奘是何等的厉害。
正是隐藏在大漠之中千万年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奇观,被张艺谋发觉,在此作为他的影片《英雄》外景地之一,也让这片沉睡的地貌景观迅速为外界所知,成为近年来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孔雀'后面。为保护好这片雅丹地貌景观,景区在景区里设置了护栏,所有的雅丹都是不允许游客攀爬踩踏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崭新、宽敞、漂亮的景区大客车,空调全开,凉爽而舒适,每台车配有导游,一路讲解并回答游客的提问。
参观敦煌雅丹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西海舰队。这个天气的这个时段,是最不出片的,毫无层次感,再加上色彩单调,只能作为行程记录了。
很形象的名字,广阔的'海面'上,万'舰'齐发,壮观。
玉门关遗址。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在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一座是'阳关',另一座就是这个'玉门关'。
提起玉门关,人们都会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遗址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由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西、北各开一门。
再次回望屹立在茫茫戈壁上的关城遗址,再次默诵那首《凉州词》,雄浑,悲壮,苍凉,超越时空,流传千古。
至此,丝路之旅行程结束。谢谢朋友分享我在旅行中的收获和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