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棋石乐 2018-08-19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这里是故宫午门外广场,即使是在北京40年不遇的暴雨天,地上也没有明显的积水,设计者恐怕不会想到,600多年前的排水系统能够延用至今,并且还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雨中畅游的便利。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紫禁城排水系统的年头,比紫禁城本身还要久远,自元朝新建大都开始,到今天已经在地下埋藏了700多年,除了我们能看见的明渠,还有密布在地下,如蛛网纵横交错的暗渠。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雨水顺着宫殿光滑的屋顶迅速流下,形成一道水幕,这是一场不小的雨,然而瓦上不存水,地上不见积水。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在屋顶光滑的琉璃瓦下面,铺有一层金属锡,不仅防水,同时还能让殿堂内冬暖夏凉,这是最高级别的皇家建筑所独有的设置。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都留有坡度,雨水逐层向下流。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台基的每一层都有排水孔和排水龙头,这龙头的巧妙设计,让排水成为特别的景致。

为了最大程度延长建筑寿命,紫禁城第一大法宝是采用优质木材——金丝楠木,采用传统的“髹漆”方法,十几道工序保证木材寿命超越千年毫无问题。

每根柱子下面垫上石质的柱础,防止柱子的底部受潮。

工匠们还细致地想到,墙壁中的柱子,如果不加处理,会因砖墙吸潮受到腐蚀,因此特别安放了叫做“跑风”的砖雕构件,排出潮气。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紫禁城中的雨水,最终排入内金水河,然后向外,流入天安门前汉白玉桥下的外金水河。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10图揭秘故宫600年不漏水机关巧妙

筒子河是紫禁城的护城河,全长3.5公里,水面宽12米,700年前的河道沟渠,布局有序巧妙,仍旧默默守护紫禁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