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名臣左宗棠两次进入军机处 为何都遭到同僚排挤

 骄阳飞雪 2018-08-19

1880年底,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沈桂芬因病去世,享年64岁。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沈桂芬死后,谁来顶他的缺?

清朝沿用明制,不设宰相。宰相之权,分给大学士和军机处。大学士有职无权,军机处有权无职。只有像沈桂芬这样,一身兼大学士和军机大臣,才被视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因此,朝廷在用谁顶缺的问题上,大费周章。

放眼望去,左宗棠进入了慈禧太后的视线。

左宗棠早年就声名鹊起,又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神勇。其后,不论是平捻军还是平回乱,都居功至伟。特别是收复新疆一役,极大地给慈禧太后长脸,让她成为历朝历代垂帘听政的太后里,唯一“戡乱万里外者”,只有她可以“自负武功之盛”。同时,军机处有恭亲王奕訢主持,按照满汉兼顾的惯例,也需要左宗棠这样的汉人重臣辅助。

1881年初,慈禧太后召回左宗棠,一番勉励后,发布上谕:“大学士左宗棠着管理兵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着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左宗棠本来就是东阁大学士,这样一来,不但进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还兼兵部尚书,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身兼数职,且都是实权岗位,可见朝廷对左宗棠的重视和厚爱。

于是,左宗棠就回到朝廷,到军机处上班了。

应该说,最初军机处的同僚对左宗棠还是很欢迎的。同治时期就进入军机处的老臣宝鋆欣然赋诗送给左宗棠:“七十年华熊豹姿,侯封定远汉官仪。盈胄浩气吞云梦,盖代威名镇月氐;司马卧龙应合传,湘江衡岳共争奇。紫薇花省欣映袂,领取英谋绝妙姿。”

左宗棠年近七旬,身体又很肥胖,行走不便,没走几步便气踹嘘嘘。第一天到军机处上班时,较为年轻的军机大臣王文韶赶紧与人将他搀扶进去。

然而,在军机处上班,与做封疆大吏,是几乎完全不同的概念。军机处有好几个军机大臣,更有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主持,遇到事情应该多请示汇报。左宗棠在外面一直是首脑,遇事独断专行,哪里懂什么请示汇报?所以感觉处处受限。

晚清时代的中国,政治腐败,潜规则盛行,军机处也不例外。左宗棠素以清流自居,一心只想干点实事,还打算整顿朝纲,自然与军机处的小圈子格格不入,怎么都融入不进去。所以,时间一长,左宗棠就成为大家排挤的对象。

最初,年轻的军机大臣争相搀扶左宗棠,以之为荣。及至后来,军机大臣们将这当作取消他的机会。《清代之竹头木屑》记载称:“左体肥,每当治事之时,喘息殊甚。诸臣伪为恭谨,相共扶掖,其实以为弄资也。”是说左宗棠身体肥胖,工作时累得气喘吁吁。同僚们假装客气,前去搀扶他,实际上是左右架着胳膊用来取笑。

有一次,左宗棠觐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为表示关心,问:“汝在外久,今在京须早起想不便?”意思是,你在外很久,现在当京官,要早起上班,会不习惯吧?

左宗棠没有与慈禧太后应对的经验,又是一个耿直人,便用他的湖南话回答:“臣在军中,五更时便须弄起来。”“弄”是湖南方言,慈禧太后听得一头雾水。大臣们便将这作为段子流传。

更过分的是,左宗棠初来乍到,需要阅览大量资料,以便尽快熟悉工作。收集资料这种事情,本来应该下面的办事人员来做。可军机处没有人愿意帮左宗棠做事,于是左宗棠只好亲自到资料堆里翻检,搞得顾此失彼,茫无头绪。

左宗棠何尝不知道自己在军机处的尴尬地位?他倒也知趣,上疏称病告假,回乡养老。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慈禧太后哪里肯把左宗棠放回去?便对左宗棠好言安慰,外放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回到地方上的左宗棠,仿佛如鱼得水,兴办水利、改良盐务、发展洋务、重视海防……干得风生水起。

3年后的1884年,左宗棠再次被召进朝廷担任军机大臣,管理神机营事务,并特别开恩,允许他不用天天上班,碰到紧急事情再传召问话。可这次入值军机处,左宗棠还是因为在光绪皇帝大寿庆典上忘了磕头,遭到礼部尚书延煦弹劾,被罚俸一年。

当年8月,马尾海战爆发,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离开了军机处这个是非之地,此后再没回去。

下面,来一本《左宗棠传》,详细了解左宗棠的丰功伟绩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代之竹头木屑》《清宫外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