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邑大经

 天地虚怀xia 2018-08-19

马邑大经


《中部.马邑大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鸯伽国名阿沙普罗一聚落。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诺:「世尊!」

 

世尊乃曰:「诸比丘!世人称汝等为沙门、沙门。当汝等亦被问:汝等为何耶?汝等自认,我等是沙门。

 

诸比丘!汝等如是名、如是自认时,应作如斯观:我等当行受沙门之作法、及婆罗门之作法,如是此实我等之具名,自认是实,

 

如此,我等若受用衣、食、床座、医药资具,此等之行为,于我等应有大果报、大功德,且我等之此出家,非无功,应有果、有报。

 

如是,诸比丘!汝等实应学:云何沙门?谓息止诸恶不善之法、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谓沙门。

 

云何梵志?谓远离诸恶不善之法,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谓梵志。

 

云何为圣?谓远离诸恶不善之法、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谓为圣。

 

云何净浴?谓净浴诸恶不善之法、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谓净浴,是谓沙门,是谓梵志,是谓为圣。
       
诸比丘!云何是沙门之作法及婆罗门之作法?曰:「我等具足惭愧者也。」如是,汝等实应学之。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如是作者,如是已足够矣。我等已达沙门之目的,我等于此以上应无需更作。」如是,汝等以达满足。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沙门者,有此以上,有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身行清净、分明而应发露,防护使无瑕瑾。而且不应以其清净身行,自赞毁他。」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若如是作者,如是即足够,我等已达沙门之目的,我等于此以上,应无更作者。」如是汝等达成满足。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口行清净、公明而应发露,防护使无瑕瑾。而且不应以其清净口行,自赞毁他。」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若如是作者,如是即够矣,我等已达沙门之目的,我等于此以上,应无更作者。」如是汝等以达满足。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意行清净、分明而应发露,防护使无瑕瑾。而且不应以其清净意行,自赞毁他。」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如是作者,如是已足够矣…于此以上应无更作者。」如是汝等达成满足。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命行清净、公明而应发露,防护使无瑕瑾。而且不以其清净生活,自赞毁他。」

 

诸比丘!汝等或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生活清净也。若如是作者,如是即足够矣…于此以上,我等应无更作者。」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守护诸根,以眼见色,不执相、不执随相,若不防护于眼根而住者,贪欲、忧惧、恶不善法入来者,为从事其防护,守护眼根,于眼根成就防护。

 

以耳闻声…乃至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所触者…以意识法,不执相、不执随相、不防护于意根而住者,贪欲、忧惧、恶不善法入来者,为从事其防护,守护意根,于意根成就防护。」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生活清净、守护于根门,如是作者…于此以上应无更作。」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食知适度,正思量而摄食,非为嬉戏、非为骄荣、非为装饰、唯为此身之久住,

 

为保养,又去伤害,为助成梵行。即:如是我断故痛、不便生新痛,而且于予成就延命、无瑕、安稳。」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防护根门、食如适度。如是作者…于此以上我等应无更作。」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以受持警寤。于日间经行、坐,由障碍法净化心。于夜之初更经行。坐,由障碍法净化心。

 

于夜之中更,以足载足,以念正智,起想作意,以右胁下而师子卧。于夜之后更而起,经行、坐,由障碍法净化心。」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防护根门、于食如适度、以受持警寤,如是作者…于此以上我等应无更作。」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具足正念智。出入于正智,观前、观后于正智,屈伸于正智,大衣、衣钵之执持于正智,

 

噉饮嚼味于正智,粪尿之行于正智,行、住、坐、眠、寤及语、默于正智者。」如是汝等实应学之。

 

诸比丘!或汝等作是念:「我等具足惭愧,我等之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防护根门,食如适度,以受持警寤。具足念正智。如是作者…于此以上,我等应无更作。」

 

诸比丘!予告汝等,诸比丘!予对汝等说:「汝等为沙门者,有此以上应更作之时,勿舍沙门之目的。」
       
诸比丘!于此以上应更作者何耶?曰:我等当独住远离,至森林、树下、山巖、石室、山峡、冢间、林丛、露天及积蘗之处,彼食后,从行乞归来。

 

置身端正,结跏趺坐,端正其身,于面前安置念。彼于世间舍贪欲、离贪欲,以心而住,由贪欲净化心。舍瞋恚,无瞋恚心而住,怜愍一切众生,由瞋恚净化心。

 

舍惛沈睡眠、离惛沈睡眠而住,有观想、有念正智,由惛沈睡眠净化心。舍调悔、不调悔而住,内有寂静心,由调悔净化心。舍疑、离疑而住,无犹豫于善法,由疑净化心。
       
诸比丘!譬如依借财以创事业,对彼成功彼事业,彼除去彼一切之旧借财,再之,彼有余财即蓄妻。

 

彼作是念:「予以前依借财而创事业,彼使予成功其事业,彼使予除去彼一切旧借财,再之于予,有余财即蓄妻。」彼于是缘以得欢喜、得安喜。

 

又,诸比丘!譬如人为病所冒,苦闷,有重态。彼不进食,彼身无力量。彼后解放其病,进食,至彼身有力量。

 

彼作是念:「予尝为病所冒,苦闷,有重态,予不进食,且予身无力量。彼使予今日解放其病,予进食,而且予身有力量。」彼于是缘得欢喜、得安喜。

 

又,诸比丘!譬如人投于狱,彼他日由其狱平安被释放以免危险,而且彼财物无何等之损失。彼作是念:

 

「予于前被投狱,彼予今日由其狱平安被释放以免危险,而且予之财物无何等之损失。」彼于是缘得欢喜、得安喜。

 

又,诸比丘!譬如有人为仆,不自立,如是隶属其他,不能如所欲而行。彼后以脱其仆,自立,不隶属于他人,自由身以至得如所欲行。


彼作是念:「予于前为仆,不自立,隶属于他人,不得如所欲行。彼予今日以脱其仆,自立,不隶属于他人,自由身,得如所欲行。」

 

彼于其缘,得欢喜、得安喜。又,诸比丘!譬如人携带钱财,于荒野之旅路上。彼后从其荒野安全免于危险而出,而且彼财物无何等之损失,彼作是念:

 

「予于前携带钱财于荒野之旅路上。彼予今日从其荒野安全以免危险而出,而且予之财物无何等之损失。」彼于是缘得欢喜、得安喜。

 

诸比丘!如是比丘如负债、如病、如狱舍、如仆、如于荒野之旅路,自见未舍此等五盖。诸比丘!犹如无负债、如无病、如由狱释放、如自由人、如乐园、如是比丘已于自见舍此等五盖。
       
彼舍此等令心秽、慧羸之五盖方能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彼此身由离以生喜乐,遍满充溢,彼身之何处亦由离以生喜乐,无不遍满。

 

诸比丘!犹如精巧之助浴师或其弟子于铜盘入粉末洗剂,善散布以混合水,彼洗剂团块含于液、润于液,以内外液遍满之,而且不为滴流,如是比丘使此身由离以生喜乐,遍满充溢。彼身之何处亦由离以生喜乐,无不遍满。
       
诸比丘!复次,比丘寻伺已息,于内清净、心成一向,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彼此身由定以生喜乐,遍满充溢。彼身之何处亦由定以生喜乐,无不遍满。

 

诸比丘!譬如有湖泉,于是东方无水之入口、西方亦无水之入口、北方亦无水之入口、南方亦无水之入口,且天不持来时时适度之雨,而从其湖涌出冷水,以冷水使其湖遍满充溢,

 

彼湖之何处亦以冷水无不使之遍满。如是比丘此身由定以生喜乐,使遍满充溢,彼身之何处亦由定以生喜乐,无不使之遍满。
       
诸比丘!复次比丘离脱喜,住于舍,正念、正智而以身正受乐,圣者之所谓:「舍、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彼此之身以无喜之乐使遍满充溢。彼身之何处亦以无喜之乐使无不遍满。

 

诸比丘!譬如于青莲池,或红莲池,或白莲池之中,彼或青莲、或红莲、或白莲,生于水中,成长于水中,不出于水,沈潜于水中而育。

 

其等由根到头,以冷水使遍满充溢。如是比丘此身以无喜之乐使遍满充溢。彼身之何处亦以无喜之乐无不使之遍满。
       
诸比丘!复次比丘舍乐、舍苦,先已以灭喜忧,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成就第四禅而住,彼此之身以清净皎洁之心使遍满而坐,彼身之何处亦以清净皎洁之心,无不使遍满。

 

诸比丘!譬如人以白衣,以盖覆至头而生。彼身之何处亦以白衣无不使之遍满。如是比丘此身以清净皎洁之心,使遍满而生,彼身之何处亦以清净皎洁之心,无不使遍满。
       
诸比丘!如是心等持、清净、皎洁、无秽、无垢、柔软、堪任而得确立不动时,彼心向忆宿命智。

 

彼种种忆念宿命,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无量成劫、无量坏劫、无量成坏劫。

 

其处予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以命终。彼予于彼处死,于其处生,于其处亦如是名、如是姓…如是以命终。彼予于其处死,于此处生,忆念如是其一一之相与其俱详细状况之种种宿命。

 

诸比丘!譬如人由自村往他村,由其村又往他村,彼由其村而还自村。彼作是念:「予由自村往彼村,于其处,予如是位,如是坐、如是语、如是默,

 

由彼村往某村,于其处又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语、如是默、彼予由其村而还自村。」如是比丘以忆念种种宿命,即一生、二生、三生…如是忆念其一一之相与俱详细状况之种种宿命。
       
如是心等持、清净、皎洁、无秽、无垢、柔软、堪任而得确立不动,彼心向有情生死智。彼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福,各各随其业:

 

「实此等有情于身为恶行,于口为恶行、于意为恶业,以诽谤圣者,抱邪见,持邪见业。彼等身坏命终,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又实此等有情于身为善行、于口为善行、于意为善行,不诽谤圣者,抱正见、持正见业。彼等身坏命终而生善趣、天界。」

 

如是彼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福,各各随其业。诸比丘!犹如二屋各具备有门,于其处具眼者立于其中央,见人人于家出入、徘徊、逍遥。

 

诸比丘!如是,比丘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生死,知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福,各各随其业。
       
如是心等持、清净、皎洁、无秽、无垢、柔软、堪任而得确立不动,彼心向漏尽智。

 

彼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苦灭之道。」

 

如实知「此等是漏,」如实知「此是漏之集,」如实知「此是漏之灭,」如实知「此是漏灭之道。」

 

如是知、如是见,于彼由爱欲之漏心解脱、由存在之漏心解脱、由无明之漏心解脱,于解脱有知「解脱。」

 

知「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作,更无到此存在之状态。」

 

诸比丘!犹如清澄幽静之山顶有湖,于某处具眼者立于岸,见诸贝壳、砂砾、鱼群或静或动。彼作是之念:「此湖清澄、幽静、于此等见诸壳、砂砾、鱼群之游或静或动。」

 

诸比丘!如是比丘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漏灭之道。」彼如是知、如是见,从爱欲漏心解脱,从存在之漏心解脱,从无明漏心解脱,于解脱知「解脱。」

 

知「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作,更无到此存在之状态。」
       
诸比丘!此比丘言:「沙门也,」亦言:「婆罗门也。」又,是洗浴者、明者、通圣典者、是圣者、是应供。

 

诸比丘!云何比丘是沙门?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以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使息止矣。

 

诸比丘!云何比丘为婆罗门?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使远离矣。
   
诸比丘!云何比丘是洗浴者也,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使洗净矣。

 

诸比丘!云何比丘是明者?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知之矣。

 

诸比丘!云何比丘是通圣典者?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消失矣。

 

诸比丘!云何比丘是圣者?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隔离矣。

 

诸比丘!云何比丘是应供?曰:彼于恶不善法、秽污而后起存在,持苦痛,有苦报、于未来有生老死者,皆隔离矣。诸比丘!如是者比丘是应供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