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门诗社】李白、王维无交集考

 文冠厚朴 2018-08-19



李白、王维无交集考

 

李白和王维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一为诗仙,一为诗佛。两人都出生于同一年——701年,而去世的时间只相差一年。王维终于761年,李白终于762年。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三十一岁的夏天,以及四十三岁那年,都在长安。但是,不论是李白的981首诗词中,还是王维的407首诗作中,都没有只字涉及对方,留下了谜团,也留下了遗憾。

李白和王维都有共同的朋友。比如孟浩然,他比李、王大十二岁。孟浩然是王维的密友。有《留别王侍御维》诗为证:“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王维也有《哭孟浩然》一首:“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当然,二人的酬赠远不止这两首。李白和孟浩然也数次交游,曾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还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浩然与李白的交往自然有多次记载,但有没有诗酬赠呢?我以为有。孟浩然曾经在离黄鹤楼赴广陵时作过一首诗:“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我以为,这就是赠给李白的诗!和李白的作品《送孟浩然之广陵》相呼应。



还有比他们小十一岁的杜甫。杜甫是李白的粉丝,且和李白有过较多的交游。而杜甫在长安时也和王维过从甚密。还有一位日本人晁衡,王维曾经赠别,留有《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李白听到误传晁衡被溺死的消息,马上写了一首诗,《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关于李、王二位为何没有交往,历史上有多种解释。其中最富于传奇色彩的是,因为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这两人成了情敌,所以老死不相往来。桃色,花边是无处不在的,文人无聊之际,找点噱头开心一下可以理解。其实这应该是子虚乌有。为节省篇幅,此处不赘述。还有一种解释是,李白奉行道家,王维恪守佛家,因为宗教观不同,所以两人格格不入。必须注意,唐王朝时,佛、道是相安无事的。李唐顶着老子李耳的牌子招摇,同时也礼待佛教,斯时,寺庙的香火很盛。而李白同时与僧人交往,王维则同时与道家交往。



所以,要考据李白和王维为什么没有交集,只能从他们二人的经历入手,看他们有没有可能在同一个地点相逢。依据我所列出的“李白、王维成年后生平对照表”,他们可能相逢的时间只有两段:就是三十一岁的夏天,以及四十三岁那年同在长安的时候。三十一岁的夏天,李白在长安停留时间非常短暂,且时刻想要谋求官职,而王维此时恰好经历青年丧妻之痛。所以这一次,注定二人不会进行交往。四十三岁那年,王维在长安任左补阙,李白则“诏翰林院”。这年,李白在繁忙的“待诏”之余,还去过终南山、杜陵、太白山以及华山等地,所以和王维很少有可能见面的机会。更必须注意的是,唐玄宗选擅长文词朝臣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一个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专门建了翰林学士院,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因此,李白是被困住在这个“翰林学士院”的,难得出去溜达过几回。四十四岁年初,李白就“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了”。他们俩没有手机,没有随时连通的网络,也没有高铁和跑车快速访问,所以,终未互通音讯非常正常。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有生之年,李白和王维二位,是没有见过面的!只能给诗界留下永远的遗憾。

其实,从二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是好动的,在哪里都待不长久,游历,是太白的常态!而王维则好静,建辋川别墅,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清净。如果说李白是一个超然世外的浪子,而王维就是一个墨守蜗居的宅男。在开元盛世向天宝之乱的转换中,二人虽然分别把精神托付给了道、佛两家,但也在期冀能得到皇上的赏识,以求建功立业。在安禄山挑起的那场大浩劫中,王维被动地做了安禄山的幕僚,而李白则站错了队,去扶持一个被认为是叛逆的永王。安史之乱逐步落幕,李白和王维也相继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们多么希望诗仙和诗佛产生碰撞,也为这两颗诗的巨星未能相遇而深深遗憾。但最终证实的,还是历史的无情。






附:李白、王维成年后生平对照表

 


李白

王维

十五岁

(716年)

隐居于大匡山脚下的大明寺,开始两年左右的学习。

離家赴長安。(开元四年)

二十岁

春出游成都,游峨眉山,抵渝州,冬,返回匡山。

在長安。春,就試吏部,落第。

二十一岁

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春,擢進士第,為太樂丞。

二十二岁

匡山。

在济州。

二十三岁

匡山。

济州。

二十四岁

春,去蜀远游。游成都、峨眉山,秋抵渝州,秋冬游巴南、巴中等地。

济州。

二十五岁

春,自三峡入巴东。孟春,到达荆门山,五月,经过荆州到达江陵。夏抵洞庭湖。秋由岳州返荆门,后抵达浔阳游庐山。再东行,经过天门山,秋抵金陵。

济州。

二十六岁

春,别金陵往扬州,夏赴姑苏,后经镇江去杭州。游越中,继而由剡中赴天台山,秋返扬州。冬离开扬州,沿运河北上,到淮河复向西进,取道陈州(今河南周口地区),经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再折头向南,赴南阳(今河南南阳市),继南下襄州。

夏,離濟州司倉參軍任。

二十七岁

春,抵襄州,折抵安陆。入赘许门,定居安陆寿山。

任官淇上。

二十八岁

早春,出游江夏。夏、秋、冬,在安陆。

隐淇上。

二十九岁

安陆。

在长安。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

三十岁

春在安陆。初夏,取道南阳,西入长安。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而未见公主。暮秋游邠州(今陕西彬县)。冬游坊州(今陕西黄陵县北)。

长安。

三十一岁

春,回长安。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游览古迹梁园。秋到嵩山(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暮秋,滞留洛阳。

闲居长安。妻亡。

三十二岁

自春历夏在洛阳,秋自洛阳到南阳,冬返安陆。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长安。

三十三岁

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

长安。

三十四岁

春游襄阳,暮春,至江夏(今武汉市),滞留,漫游至秋。到嵩山,冬返安陆。

长安。

三十五岁

应友人元演之邀游赴太原。五月到达洛阳。夏,到达太原。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登长城。

长安。

三十六岁

春在太原与元演别。南下,途经洛阳与元丹丘相逢。元丹丘邀请李白去嵩山。五月,李白移家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到齐州(山东济南)。早秋,在任城。秋至嵩山元丹丘处,抵达襄阳,与孟浩然再会。

在洛阳,为右拾遗。冬十月,随玄宗还长安。

三十七岁

春在任城。初夏,取道济南东游崂山。秋游宋州睢阳郡,冬归任城。

春、夏,在洛阳任右拾遗。秋,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

三十八岁

春夏,任城。游鲁郡。秋去金乡。游历南阳,复去颍阳山(河南登封,元丹丘的居所)。游汝州(河南临汝县)、陈州(河南周口地区),宋州(河南商丘)。复南折至淮阴,后抵徐州(江苏徐州市)、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五月,自河西还长安,任监察御史。

三十九岁

春至初夏,扬州。夏,漫游于吴地(今江苏省苏杭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去荆州(湖北江陵)。至岳州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暮秋,回安陆,复去襄阳。

长安。

四十岁

春,到扬州。夏,经下邳到兰陵(山东枣庄)。返任城。秋,游东鲁(今山东省兖州市)各地。冬,隐于祖徕山(在今山东省泰安)。

迁殿中侍御史。是冬,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四十一岁

在任城。

春,自岭南北归,过瓦官寺谒璇禅师。归长安后隐居终南山。

四十二岁

四月,游泰山。初秋,到徂徕山。秋,归任城。经元丹丘和玉真公主推荐,玄宗征召李白入京,秋,赴长安。冬,在长安。

在长安。是年转左补阙。

四十三岁

诏翰林院。其间,曾去终南山,去杜陵,登太白山,游华山。

长安。

四十四岁

正月,友人元丹丘离京,李白送至华山。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经灞陵、蓝田达商州。初夏,抵洛阳。秋,返家任城。与杜甫会于洛阳。从洛水至黄河,过广武山。复经汴水达汴州。继赴宋州,晚秋,到单父。去安陵,达齐州。冬,还归任城。

营造蓝田辋川别墅。

四十五岁

春在任城。夏末,与杜甫复会于兖州。继赴齐州,游峄山。秋与杜甫会于任城,又同去曲阜、兖州、东蒙等地。秋,在鲁郡别杜甫。赴沙丘,游金乡、单父。

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

四十六岁

春,在单父。游鲁郡。在瑕丘县置居室,并置田十余亩。秋,病愈后复游鲁郡。秋末启程南下。冬,至宋城,又游梁园。旋到广陵,途经下邳。

长安,转库部员外郎。

四十七岁

春在扬州,春末赴金陵。夏初在金陵,后南下经丹阳、吴郡、湖州,秋到越中同元丹丘会和。往会稽吊贺知章。经宁海登天台山。冬经吴中返金陵。

长安。

四十八岁

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冬到庐江。

长安,迁库部郎中。

四十九岁

春还金陵。至冬。

长安。

五十岁

春在金陵。五月。元丹丘邀,离金陵,去嵩山。途经秋浦。秋,至寻阳,登庐山。旋北还经憔郡访元演。经金乡,冬,归任城。

春,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

五十一岁

在任城。到平阴沙丘、济南,秋赴颍阳寻元丹丘。至邺中。至石门山会元丹丘。秋末,自开封北上幽州。

守母丧,仍居辋川。

五十二岁

北游塞垣。经博平,越黄河,到邯郸。经洺州、饶阳,十月抵达范阳郡。闻夫人宗氏病重,返回河南睢阳宗家庄。

三月初,服阙,拜吏部郎中。是年吏部改文部,仍此职。

五十三岁

早春,自睢阳北上。走魏郡,到介休,经西河郡,春入潼关。夏,游曹南,回梁园,至历阳横江浦渡长江。秋,南下宣城,游敬亭山、陵阳山、秋浦、清溪、玉溪潭、鱼段湖等地。

长安。

五十四岁

春游金陵。五月至杨州。秋,游宣城。游南陵、池州、泾县,再游秋浦、清溪。继游青阳,登黄山、九华山。冬,到达常德府。

长安。

五十五岁

春,在茅山,别元丹丘。夏,经横江去当涂。秋,到池州,再游秋浦、泾县,留诗《赠汪伦》。游沿高溪、陵阳溪等地。冬返宣城,旋至金陵,往宋城接妻宗氏。

在长安。转给事中。

五十六岁

岁初,与妻子宗氏南奔避难。春在当涂,返宣城,至溧阳,经杭州。夏,达越中,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辞金陵沿长江西上,达岳州。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九月后,被迫为禄山给事中。

五十七岁

正月,在永王军营,二月,永王兵败丹阳,被诛。李白自丹阳南逃。至安庆。旋被搏入寻阳狱中,后获释。九月,病卧宿松。被判罪长流夜郎。

九月,唐军收西京。十月,收东京。维在西京,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

五十八岁

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春,达乌江。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岳州、江陵。冬入三峡。

春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五十九岁

三月,至白帝遇赦。归途经南平,返江陵。初夏,至江夏,羁留到冬。继游洞庭,达零陵,游潇湘。

仍官给事中。是年沙门惠干进所注《仁王经》,维代为作表。

六十岁

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送宗氏修道于庐山。冬在建昌,岁末至豫章。

夏,转尚书右丞。

六十一岁

沿长江东下去金陵。五月,在泾县。秋,在金陵。冬,到历阳,赴宣城,去南陵,宿五松山。至当涂。寄宿于族叔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

春,为弟缙事为上表,乞尽削己官,放归田里。七月,卒,葬于辋川。

六十二岁

早春,卧病当涂。三月,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十一月,卒于当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