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悯

 天地虚怀xia 2018-08-19

悲悯


有一种使人格升华的品德,它叫悲悯。看到他人受苦,悲悯能使善良人的心为之颤抖,从而解脱他人的痛苦。

 

悲悯的主要特性,就是希望拔除他人的苦难。悲悯之人的心肠,比鲜花还要悦人。

 

在没有解救他人痛苦之前,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心满意足。为了解除他人的痛苦,他们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虎本生故事》中,菩萨为了救活濒临死亡的母虎和它的幼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一个光辉榜样。悲悯促使人,以利他之心服务众生。一个真正悲悯之人,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他人。

 

他寻找利益他人的机会,不图报答,甚至不图感谢。谁需要悲悯?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应该得到我们的悲悯。

 

无论他们属于哪一宗教,何种种姓、贫穷者、需求者、病者、无助者、孤独者、贫乏者、

 

无知者、歹恶者、不净者、胆大妄为者,都需要思想高尚的善男信女的慈心悲悯。

 

有些国家物质方面富裕,但精神方面贫瘠,而有些国家精神文明丰富,但物质文明贫困。

 

这两种悲哀的局面,应该得到物质文明发展国家,和精神文明发展国家的高度重视。

 

富裕者最神圣的义务,就是解救缺乏日常所需的不幸贫苦者。

 

财富丰厚之人,肯定可以把剩余之物给予贫穷者和需要者。这样做,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不便。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学生,把家中的门帘取下送给一个穷人,并对他善良的妈妈说,门不会感觉到冷,但是贫穷之人一定感到很冷。

 

这些年轻男女的善良之心,应该得到高度的随喜赞叹。

 

很高兴地看到,一些富裕国家组织了许多慈善团体,在各个方面帮助不发达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

 

男女老少也在各国成立了慈善机构,给予贫穷者和需要者尽可能的资助。

在这个方面,宗教团体也各以其微薄之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众多不发达国家需要养老院、孤儿院,以及其它相似的机构。在一些乞讨成为职业的国家里,乞丐问题有待解决。

 

出于对不幸乞丐的悲悯,这一问题应得到各自政府的妥善处理,因为乞丐的存在,是对一个自尊民族的侮辱。

 

富有物质财富之人,应该悲悯物质贫困之人,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悲悯那些物质富有,但精神贫穷之人,使他们的品德升华,这是富有精神财富之人的义务。

 

财富不能独自享受,应当给予他人快乐。只有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可以给予人们心灵的安祥。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极需大宗难以得到的精神食粮。

 

因为在数量上,精神财富贫瘠者,远远超过物质财富贫困者。

 

在富人和穷人中间,都有这种现象。有甚于贫穷,精神疾病遍布整个世界。

 

许多人有身体的疾病,许多人有心灵上的疾病。科学给前者提供了有效的药物,但是没有给在精神病院倍受折磨的病者,带来任何福音。

 

这两种病都有原因,悲悯之人必须努力消除这种原因,如果他们希望给予有效的治疗。

 

许许多多的国家,采取了富有成效的措施,不但阻止和医治好了人的疾病,而且动物之病也得以治疗。

 

佛陀亲自照看病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意味深远地告诫他的弟子们:“侍病者侍我。”

 

为了解除他人的痛苦,一些无私的医生免费为人服务。有些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医治贫苦病人身上。

 

医院和义诊所,成为人类的恩惠。但是,穷人需要更多的利益。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穷人由于缺乏医疗设施而倍受痛苦。

 

为了治病,患者不得不被送到数里之外的医院或诊所,极为不便。有时,他们就死在路上。怀孕的母亲,受到的痛苦最深。

 

落后的乡村极需医院、诊所,以及母亲之家等。低下贫困之人,应该得到富男富女的悲悯。

 

有些时候,仆人和工人得不到满意的工资,吃不饱,穿不暖,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没有人为他们主持正义。他们分享不到公正,而受到忽视,软弱可欺。

 

在有些特别的案件中,一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家喻户晓,但更多这样的案件,都不被人所知。

 

那些不幸之人没有其它的选择,只好温顺地忍受,如同大地母亲默默地承受一切。当悲惨得忍无可忍时,他们彻底绝望而自杀。

 

邪恶不法之人,以及无知之辈,比那些肉体遭受折磨之人,更应得到悲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有病。

 

他们不应受到诅咒和蔑视,人们应同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虽然母亲,对她所有孩子们具有同样的悲悯之心,但是她可能更加同情生病的孩子。

 

同样的,人们应以无限大悲,对待精神上有病之人,因为他们的疾病,毁坏了他们的品性。

 

佛陀曾对妓女阿帕般利和杀手指蔓,示以悲悯和同情。他们二人后来都成为佛弟子,脱胎换骨,彻底改变了他们自己。

 

我们必须明白,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伟大之处,无论他有多大的罪恶,说不定在某一时机里,一句恰如其份的话语,会转变一个人的整个世界观。

 

阿育王做了许多恶事,因此,他被称为黑阿输陀。后来,一位小沙弥的一句话:“精进为不死之道。”使他番然省悟,从而成为正义阿输陀。

 

佛陀告诫我们,要远离与愚人为伍,这并不是说为了改造他们,善良之人不应接近他们。

 

人们避开传染病患者,但悲悯的医生为了医治他们,却精心照顾他们。不然,他们就会死去。

 

同样的,歹恶之人或许会在精神方面死去,善良之人应该忍受、同情和帮助他们。

 

作为一条惯例,佛陀前往寻找贫困者、无知者和邪恶之人,而善良和仁义之人,自己前往寻找佛陀。

 

同慈爱一样,悲悯也应该被施及一切痛苦和无助之人,包括不懂言语的动物,和能生长生命的精卵。

 

以种姓、肤色、种族为借口,否认人类的权利和利益,是不人道和残忍的。

 

自己杀或叫人杀害动物,并以享受动物之肉为乐,这不是人道的悲悯。

 

从天空如雨般地抛下炸弹,无情剥夺百万男人女人和孩子们的生命,这是愚昧无知之人,犯下的最为残忍的滔天罪行。

 

当今,这个毫无同情心,充满复仇的世界,在残酷武力的祭祀台上,抛弃了地球上最为珍贵的东西——生命。

 

悲悯之心哪里去了?当今世界需要富有悲悯之心的男男女女,在地球上全面禁止暴力和残酷。

 

应该注意的是,佛教的悲悯,不仅仅是流淌几滴眼泪而已,因为悲悯的间接敌人,就是情感的悲伤。

 

悲悯包容了一切痛苦煎熬的众生,而慈爱照遍所有快乐和苦难有情。
摘自那烂陀长老的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