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愫:《怎样成为人脉管理的高手》摘要

 WHC超级英雄 2018-08-19
为什么你需要人脉管理

什么是人脉力呢?
人脉力是你建立人际网络的能力,指的是你利用非正式关系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运气。

我想讲清楚这个概念里的三点。
第一点:人脉力是隐性的。
美国著名社交专家Judy Robinett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成功人士之间的连接,就像埋在地底下的电缆,大多数人看不见这些电缆线,但传输的电能让全世界运转。 
答案、交易、机会、信息、影响力、引荐,等等,都流通在这条电缆里,它隐秘地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并且,它的能量,还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你的下一代。
第二点:社会资本包括了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 
我的课程要教你的是如何建立非正式关系,这才是社会资本中的真正基石。
正式关系指上下级、商业伙伴、客户、同事等,它与阶层、等级、权势有关; 非正式关系指的是在正式关系之外自愿结成的关系,它和信任、偏爱、互相依赖有关。 
正式关系在等级中实现;非正式关系能让我们跨越阶层,打破制度,去成就一些你本以为成就不了的事。
第三点:人脉力能创造更多机会和运气。
因为连接创造价值。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喜欢把“命运的起落”和运气联系在一起,因为运气超出了我们的可控范围。如果一切的一切都牵涉到机缘巧合,那我们的主观努力起什么作用呢?
答案是:
我们除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之外,我们还可以努力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关键命运时刻,提高成功的几率。这些时刻包括:和他人的一次跨界的交谈,一次关键的引荐,在拐角处一个正确的指引,在快跌倒时一次给力的扶持。你可以为自己多创造一些类似的暗藏成功的决定性瞬间。

   在接下来的8节课里, 我会和你一起系统性地打造高质量战略型人脉网络,帮助你成为一个人脉管理的高手。
首先, 与人连接,找到那个可以帮你成事的人,定位他,靠近他,结交他,求助于他。
然后, 巩固你和他的交情,打造终生友谊。
接着, 加速拓展人脉,利用会议、社群,一个圈子一个圈子地铺开,最大化你的社交效率。并且,不断对人脉圈进行修剪、更新。
最后, 实现核爆,在圈子之间串联,让人脉价值呈指数增长,形成新的格局。
   另外,我还精心为你准备了 两个模板:初次接触的邮件模板和再次联络的邮件模板。 当然,这两个模板发短信也适用。
   我还为您提供了 一些工具,比如:联络人人脉归档表、联络人全息背景卡、5个找人的网络工具、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的行动清单。
   学完这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后,我相信你将懂得,怎么跟别人建立有意义的连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传达你的温度和关爱,不断展示你的能力和天赋。

一、可视化盘点自己的人脉
   在这第一讲中,我会带着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定义出自己的标签和价值;同时,盘点你已有的人脉,绘制一张人脉归档表,并划出155人黄金人脉圈。
四个问题明确人生目标
   一谈起社交,一定会说到六度人脉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最多只需要六步,你就能和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建立联系。
   要真正让六度人脉起作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你要明确知道你要到达的目标人物是谁;
     你的人脉圈要足够多元化。

   首先,你要明确知道你要到达哪个目标。所以, 你的第一个动作是,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这里有一个 四步追问法。
你想做什么?
你为谁而做?
他们需要什么?
因为你,他们有什么改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你自己,后三个问题是关于他人的。 
服务于外部世界的人生观,会让你更幸福。

绘制你的人脉归档表
为了减少这样的遗憾,我来带你做一次人脉大盘点,制作一张人脉归档表。归档以后,我们就能把命友、密友、好友,按照不同方法有规律地维护。
这可能是一份会改变你一生的清单。
参照不同社交专家给出的归档方式,包括美国的Judy Robinett和韩国的张慧敏,我制作出了一份模板,供你参考。
 
   这份人脉归档表包括以下几栏: 名字、角色、职业、地区、行业、影响力、和你的亲密度。 
   其中影响力指的是他在他那个领域内的影响力,分为弱、中、强;和你的亲密度也分为疏、中、密。

你做好这个表后,就要开始做这四项观察。
首先,观察“角色”一栏,你看看,自己的交友模式多集中在工作上,还是私下生活中。我的朋友中80%以上都是工作中的联系人。
其次,观察“地区”一栏,你看看地区是不是足够多元化。我的不够多元化,多集中在上海。
然后,观察“行业”一栏,你检查一下是不是六大生态圈的联系人都有。 
这六大生态圈是:
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联系人:在俱乐部里建立的友谊,比职场上建立的更真实。
与工作相关的联系人: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等。
政府:这个生态圈可以帮你更深入、更生动地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
金融:这个生态圈当然重要,钱都在他们那儿。
媒体:这个生态圈对你打品牌、应对公关危机有重要价值。
社区:这个生态圈让你接地气。

最后,你再观察一下,在这个人脉归档表里,你有没有找回几个温暖的名字?如果有,你要马上和他们重新取得联系。
这份表格可能还会改变你的沟通习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会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方向地去主动挖掘已有资源。

所以这份人脉归档表是你一生中需要不断打理的社交网络。它能让你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这些联系人能分别把我带到哪里?它会激发出你要建立人际网络的意识,展示你开始努力的决心。
做完这个表格之后,接下来我们来确定一下155人的黄金人脉圈。

确定155人的黄金人脉圈
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发现,由于受大脑所限,人类所能保持的朋友圈在150人左右。所以,不同的社交专家也是在这个著名的邓巴理论的基础上来做建议的。
我就选用Judy Robinett的5+50+100的数字来建议你吧。 
我把它叫做155人黄金人脉圈:命友5人,密友50人,好友100人。
刚刚做出来的人脉归档表,最后那两栏就能帮你圈定自己的155人黄金人脉。 
只要联络人的这两栏组合不是“弱”+“疏”,那他就应该进入你的黄金人脉圈。
也就是说,只要这个人在自己行业里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影响力,或者,他和你的亲密度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那就应该进入你的155人的黄金人脉圈里。
至于他应该进入命友、密友,还是好友,你可以先跟着我了解一下各自的定义,自行斟酌。
首先,命友5人。
根据美国著名的商业哲学家Jim Rohn的说法:“你是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我们和这五个人,彼此分享生命,我们是对方一辈子的铁杆拉拉队。这5个人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闺蜜或哥们儿。
我希望你可以立刻想出你的命友是哪五个人。
我们可以深夜里向他们电话求助,我们不怕在他们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我们因对方的优秀而骄傲。
命友是我们不可取代的财富。对于这5个人,你要有事没事都联系一下,内容不重要,而“联系他”的这个动作更重要。 
在他们身上的投入,我们不期待事业上的回报,而是情感回报,而且一定会有加倍的情感回报。
然后,密友50人。
密友,就是亲密的朋友。这50个人有强烈吸引你的地方,可能是: 
他喜欢你(这是排名第一的原因)、你们个性相似、他有智慧、他有专业能力。你想和这50个人走得更亲密。
对于他们,你要努力寻找机会为他们创造价值。 
问问自己,什么对他们重要?时刻关注他们,为他们收集有用的资源。 
你们的联系频率至少每周一次, 比如微信点赞,微博私信,喝喝咖啡,约着一起打羽毛球,等等。
最后,好友100人。
对于这100人,你不希望自己只是对方通讯录上的一个名字,你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他,也让他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你。
对于他们,你至少每个月要联络一次。节日、生日、与他相关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一定要和他联系。并随时考察,哪些人值得进入50人的那个名单。

   人生中最伟大、最有价值的奥秘之一,那就是你的黄金人脉圈关系,因为“人”让一切发生,而黄金人脉圈里的“人”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一个我们多年来用爱和无私奉献逐步构建起来的圈子,请慎重选择这155个人。就像每一个上市公司要按期出财务报告一样,你需要对你的5-50-100的人脉资源每年出一份新的报告,以供鉴定和调整。
   在更新的报告中,命友5人一般不会做调整,密友50人和好友100人,会根据你的短期目标和工作生活状态的变化,50人中的某几位可能会调整到100人里,100人中的某几位可能会升级到50人里。
   另外,非黄金圈里的那些联系人真的就没有可能进来吗?是否需要激活一下已经冬眠的关系,将他拉入到黄金圈来?
   这就是战略化地管理人脉资源。
   不要把每个关系都看作理所当然,关系需要培育,而战略化管理,就是优化自己的时间精力,让人脉网络更有活力、更健康。

本讲小结
在这一讲中, 我用四步追问法带你明确了人生目标: 你想做什么?你为谁而做?他们需要什么?因为你,他们有什么改变?明确了目标,我们更容易找到达到那个能帮助我们的目标人物,以及到达他的路径。
并且,我带着你绘制了一份人脉归档表,盘点了一下你现有的人脉。 命友5人,密友50人,好友100人,需要用不同的频率维系关系。并且,这155人也需要根据你的工作生活状态,不断地更新。

二、维护和升级长久的友谊
   这一讲中,我来教你制作联系人全息背景卡片,并告诉你6个方法来建立与他终生有效的关系。
制作联系人全息背景卡
   一旦你认识了一位你觉得值得结交的朋友,回家之后要立刻记得制作联系人全息背景卡。 
   稳固的人脉关系不是靠记忆力,而是靠战略化的管理和经营。
 
   我的这个卡片上, 记录对方的爱好、职业、家庭成员信息、重要日期、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他的目标,以及我们相处时他透露过的细节。
   注意,细节取胜。这张卡片需要持续地补充内容,补上那些你日后追踪他的时候,你找出的某些细节。
   卡片制作好了,下一步是怎样和对方建立终生有效的关系。
   做销售的朋友都知道,发现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比留住一名现有客户的成本昂贵11倍。所以说留住一个现有客户是最划算的事情。放在朋友身上也一样。与这个值得结交的朋友巩固关系,比你去忙着结交新朋友,意义更重大。
   建立关系,就是建立信任。用一句话总结,关系的巩固,取决于你能否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区间里,做更频繁更深入的互动。

用6个动作建立终生有效的关系
第一个动作,欣赏:
如何表达出你的欣赏呢? 用杀手锏赞美。
我接着强调两点:
第一:你赞美别人时的词汇不应该是“好”“棒”“颜值高”等,去看看同义词词典,那里有很多更细化的同义词。你的赞美要特别、要生动、要精准,比如“玉树临风”“IT界徐静蕾”“楚楚动人”等。
第二:将赞美埋伏在句子里,频繁使用,并脱口而出。
比如:
“像你这样谈吐优雅的人,在当时那种场合,肯定不会紧张。”
“那个门真的很重,不过像你这样身材健美的人,肯定可以轻易搞定的。”
这些句子听起来不像是有意恭维,更像是脱口而出。
你的持续欣赏和赞美,让他证实了自己长期以来的猜想:“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优秀的。为了感谢你发现这个事实,我决定要和你结交。”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人都需要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你就是他的安全港,他可以在你的友情中,躲避人生的暴风骤雨。
第二个动作,分享:
我们和好朋友会分享什么呢?分享秘密。 
这秘密既包括你的小秘密,也包括你们都知道的那个秘密。
首先,你透露的一个关于你的小秘密,仿佛是送给对方的一份亲密礼物。 
比如,你费了很大劲儿才改掉咬指甲的毛病;你是个路盲;你不大擅长婆媳关系,等等。这种自我披露式对话,可以营造亲密。你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向他袒露,你在他面前不端架子。
注意,只袒露小缺点。 如果刚刚接触,你就告诉对方,你曾被勒令退学,或婚内出轨,他会迅速失去对你的好感。
另外,这里的秘密还包括你们俩的一些私密的玩笑、用语等等。 
也就是那些全世界都不知道,只有你们彼此听得懂,并听完后相视一笑的语言。
找到这样的笑话,其实不难。每次他在说故事的时候,你要认真地找出他最喜欢的部分,然后为此设计一个能让他想起那个故事的短语,或笑话。在以后的交往中,你将这个短语或笑话重复地讲给他听。就这样,你们拥有了私密的笑话。 
注意,我们一般只挑选让他深感自豪的那件事,他在故事中是个英雄。
这就是分享的动作。分享秘密,包括你的小秘密,以及属于你们俩的共同的秘密。
第三个动作,陪伴
你对他的朋友圈点赞加评论,就是一种最轻柔体贴的陪伴。你生活中的变化,也要及时告知朋友:搬家、换手机号、换工作,让他觉得你重视他,你们一起在经历生活。
好,普通的陪伴我们都能做到,我想对你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 在不断更新的类别里持续陪伴。
什么意思呢?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指的是同类别的人彼此间的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每个人都有很多属性,很多标签,属于很多不同类别。比如,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比如,我们是同宿舍的室友。这里,血缘关系、同宿舍,就是类别。
类别还可以是籍贯、职业、生活趣味、世界观、人生难题等等。 你看,连人生难题都可以是一个类别,比如,同为孩子教育发愁的家长类别。
在你和他交往过程中,要跳出默认的初始类别,找到其他方面的类别,做到持续的高质量的陪伴。 
所谓初始类别,和你们俩初次相识的方式有关。比如,你和同事,是职业类别;你和同乡,是籍贯类别。
那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需要更新类别,为你们的交往赋予新的意义。 比如,你们都成了星球大战迷,或者你们都有了移民计划,等等。
举个例子,本来我和我的室友属于同学类别,后来都成为妈妈了。那么,我会在妈妈这个新类别里继续陪伴她。我去联合国大厦参观时,给她的小宝贝寄了一张明信片,写着:“将来你的舞台就在这里。”
在不断更新的类别里持续陪伴非常重要,所谓关系历久弥新,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个动作,推荐
比如推荐精彩的餐馆、电影。或者,当你发现他在某个地方游玩时,推荐一些你所知道的那个地方值得一游的信息。
好,我也来对推荐做出更高的要求。 你的推荐能不能带着他做新的尝试,给他意想不到的体验?
如果他有点宅,你约他去漂流。如果他爱体育,你约他去音乐会感受一下。
我是个生活比较简单的人,所以我永远记得带我去首次体验全身spa的那位闺蜜。不管我是否最终会喜欢做这些,他们带着我挑战人生边界,丰富了我的经验。这就是朋友的意义。
第五个动作,支持
一次给力的支持,会迅速提升你在朋友那里的价值。 
别人向你寻求支持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答案,请你至少在你的人脉圈里,挑出五个可能有答案的朋友,帮他问问。
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会经常有针对性地转发文章给不同的朋友,给他们提供策略支持、资讯支持和情感支持:
第一类:策略支持,这些文章能帮他们从新的认知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类:资讯支持,增加他新的谈资,尤其是那些反直觉,反预期的信息;
第三类:情感支持,这些文章能够精准地帮他喊出他心中的想法,让他有共鸣。
另外,英语语言是我的优势,所以,我经常提供一些国外的,与朋友那个行业相关的,有洞察力的文章,我翻译出核心信息,加上几句评论,发过去给他。
寻找高质量的文章,推荐给朋友。这个动作,我想我们的用户会经常做。我们得到平台上就有很多高质量的文章嘛。
第六个动作,保护
这个动作很厉害。 让对方感觉到:“一只温暖的手拍在了我的肩膀上”。
有一次,我收到过去学员的一条短信:
“戴老师,我在印度恒河,为你祈了个福。”
他还附了一张恒河边很欢乐的照片。我非常感动,因为那段时间,确实有些挫折。突然我就好受多了,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保护。

本讲小结
在这一讲中,我教你制作了联系人全息背景卡片,用这个卡片来展示“追踪”技巧。
接着,我们探讨了怎么样与对方建立终生有效的关系,也就是要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区间里,做更频繁更深入的互动。具体做这六个动作:
欣赏:让杀手锏赞美脱口而出。
分享:分享秘密。这秘密既包括你的小秘密,也包括你们都知道的那个秘密。
陪伴:在不断更新的类别里持续陪伴。
推荐:推荐他做新的尝试,给他意想不到的体验。
支持:包括策略支持、资讯支持、情感支持。
保护:这个动作最厉害。
三、找到并联系你的目标人物
   这一讲我会带着你有策略、有计划、分步骤地去结交新朋友。
   我会向你推荐几个网络工具,帮你联系上那个你要找的人,在线上为你们的初次见面造势。然后,你要制造至少三次和他在线下见面的机会,让你不再是他的陌生人。 
善用网络工具,建立初步联系
   首先,提供几个网络工具,帮你在线上与他们建立初步联系,为线下见面创造条件。
   第一个工具: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
   假设你要为年会找嘉宾,可能这位大咖就是微博大V,上微博上搜搜他的主页。如果是外国人,那就是twitter。然后在微博上直接私信他。
   不要以为大V就一定很多人私信,或者他们没时间看私信,其实不是这样的。粉丝一般用评论,有事儿才会私信。 私信是可以获取他注意力的。你找到他的微博主页后, 观察他的个性域名, 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也可能是你看不懂的字母加数字组合。
   注意,这些名字很可能就是他的微信号或者QQ名。很多时候,大咖会把自己,或经纪人,或助理的邮箱和电话直接亮在主页,因为他们也需要有社会合作的机会。你如果看到了他本人的邮箱地址,除了给他发邮件之外,不妨大胆地用邮箱@之前的那一段,假设是他的微信号,去试着加微信。
   第二个工具:从公司主页上寻找蛛丝马迹。
   如果你想找某家公司赫赫有名的CEO,怎样找呢?每家公司的主页都有“联系我们”的页面。不过,通常是个400开头的总客服电话,或整个集团的总号码。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地图软件,输入公司名,找到当地公司的地址和电话。 一旦联系到当地办公室,你找起人来会更得心应手。公司主页上的联系邮箱还会给你一个重要信息:他们公司的邮箱设置格式,至少是@之后的那一节。
   比如,小米官网上显示的邮箱地址是:shouquanhezuo@xiaomi.com。那不难推断,小米的员工们的邮箱地址都是以@xiaomi.com 结尾的。如果你想找出小米公司里某位大佬的邮箱,你可以百度一下这个邮箱后缀,结果会跳出小米公司别的同事的邮箱地址,根据这些邮箱地址,你很容易能找到规律。你发现,它们的前缀都是用拼音的全称构成,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中间没有符号。 这下,你要找的那位大咖的邮箱地址不是已经被你推导出来了吗?退一步讲,如果你用邮箱后缀,百度之后,找不到这家公司任何人的个人工作邮箱地址,那就猜测一下吧。
拿我的名字举例,公司的邮箱设置不外乎就这几种模式:
sudai
sdai
daisu
dai.su
dai_su
dai-su
   然后,用这三个网站验证一下你猜测的邮箱地址中哪些是正确的:
www.mailtester.com
www.verifyemailaddress.org
https://
   第三个工具:多角度尝试百度搜索。
   大多数人都习惯用百度的“网页”搜索功能, 其实你还可以开始多多使用百度的“图片”搜索和“文库”搜索。
   第四个工具:天眼查。
   天眼查App,这是我最近用得最多的 挖掘商业信息的重要工具。
   第五个工具:领英。
   领英过去是外企员工用得多,现在你在领英上找中国人,也容易多了,它和微信有战略合作。 很多人在领英上直接放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
   如果你要找外国人的信息,试试这个网站:
rocketreach.co 

为初次见面造势
找到他的联络方式之后,你需要开始为你们的初次见面造势。
比如,在微博私信他,或邮件他。
这其实就是利用先发影响力,在见面以前就开始对对方施加影响。
你的信息怎样能在一堆信息中跳出来,引起他的注意呢?我给你一个邮件模板,短信也适用。你的文字要依次包括这三个内容:
你是谁
你仰慕他
你能给他带来价值

其中的第二项内容“你仰慕他”,要写具体。 
比如,你可以咀嚼一下他说过的某句话,说说这句话给你带来的影响,还可以为这句话赋予新的含义。
第三项内容,“你能给他带来价值”,更要好好想想,这是你和他交往的前提。 
为他增加价值——这其实也是我们和所有人的连接方式。
如果对方是一位大人物,你也不用担心,你同样可以为他带来价值。 你有时间资源,你的情感支持,你所代表的那个人群的视角,你的独特观点,这些都是你重要的资源。

制造至少三次见面机会
   只见一次面,聊9分钟,不如分开三次见面,每次聊3分钟。反复曝光,会增加你的积极形象,人们更喜欢他们熟悉的东西。他记住你了,就等于他选择了你。
   重要人物经常出现在这么几个重要场合:开业典礼或周年庆典活动;行业峰会;产品说明会、发布会;TED演讲;艺术沙龙;热销作家见面会,等等。
   并且,你的目标人物所处的生态圈也会受到地理要素的影响。 比如,北京的政治圈,深圳的科技圈,上海的外企圈。
   另外,高尔夫球场、五星宾馆、高级俱乐部、银行的VIP客户部,都可能是大咖常出现的地方。 你如果有在这些地方工作的联系人,这是很宝贵的资源,请他们给你提供信息,让你适时地出现在这些地方。
   如果你了解到自己的某一类目标人物可能会出席某些活动, 你还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做志愿者。当你在这些活动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时,他自然会注意到你。
   另外, 你还可以利用你的工作平台,去创造与大咖接触的机会。 比如代表公司参加各种活动,获得接触他们的机会。
   或者,联系主办方,表示有兴趣做此类活动的赞助方,利用这次机会去现场了解一下情况。
  主动创造和目标人物见面的机会,这是一次高级的考验,考验你的勇气和智慧。

本讲小结
在这一讲中,我鼓励你大胆走近目标人物,主动结识他。
我推荐了几个网络工具,让你找到那个你想联系的人,这些工具包括: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从公司主页上寻找蛛丝马迹,并猜测其邮箱地址;多角度尝试百度搜索、天眼查、领英等等。
找到他的线上联络方式后,要在线上给他发信息为你们的见面造势。 信息模板当中有这么三个内容:你是谁,你仰慕他,你能给他带来价值。
最后,你要用勇气和智慧,去主动制造至少三次和他见面的机会。

四、让新朋友喜欢你,愿意帮你

三个方法给对方留下积极印象
第一个方法:找到他的需求点,贡献你的价值。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上一讲里也提到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而且每个人,包括大咖,也都有需要别人帮忙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方法:把你或你的目标放在更宏大的背景当中,吸引他的支持。
首先,你要有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
比如,你手头的这件工作,是为了职场女性,或者为了边缘儿童,或者为了癌症患者,或者为了留守老人。你的努力和某个目标相连,并且这个目标在社会价值观上是可取的、令人瞩目的。他忽略了你,就相当于忽略了边缘儿童,忽略了癌症患者。
换句话说, 往高大上的方向聊。 这种聊法会让你忽略掉眼下的尴尬,还会让对方原谅你可能犯的错误。这是很厉害的一招呢。
  另外,同时还使用一个小技巧: 不做反馈,做前馈。反馈,是对过去做法的对错给出建议。而前馈,强调的是做好什么准备来应对下一阶段的挑战,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反馈,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弱者。而做前馈,不会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这就是让目标人物对你有积极印象的前两个方法。
第三个方法,聊些长远的发展,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有长期交往价值的人。
比如,我经常这样结束聊天:
“我知道贵公司的视野早已经没有局限在国内了。我是研究跨文化的,在未来的海外扩展方面,我们一定有很多可以交流的。”
记得我在美国的时候,仰慕一位作家,去听他的讲座。结束后,我和他交谈了几句,我提及了几个和他同一个领域的中国作家,告诉他我在中国也出了两本书,建议他可以考虑翻译版在中国销售。
就只聊了两分钟。在短短两分钟里,我展示了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什么对他重要,那就是作品的全球认可,并且还有和同行的交流,我还预示了我可能可以为他增加的价值。当晚,他主动给我发了邮件。
聊天结束,就像在喜剧的最高潮,你展示了你的所有风采,留下了回味无穷的观众。
这种长远发展的聊法,还包括你来 提出一个挑战, 一个在你和他的专业领域都很有意义的挑战。
这通常是一个跨界的、超越你们自身的挑战,让它成为你们共同的长远的挑战,然后带动他和你一起解决。
这样,你不仅仅留下了印象,还引起了他的兴趣,为下一次见面做铺垫。

24小时内再次互动
初次见面以后,你需要在24小时内再次互动,也就是,当你们的聊天还有余温的时候。 邮件、微信、领英的邀请,都行。
我来给你提供一个再次联络的邮件模板。
首先,感谢他和你交谈,邀请他和你保持联系;
其次,提供一些对他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某条链接,某个他可以联系的人,或某条信息。
接着,再次给出自己完整的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号、微信号等等。最后,发出再次见面的邀请。

比如,你可以发出这样一封邮件:
很高兴在昨天的活动中认识了您,您关于各地文化活动开幕式的专业点评,让我印象深刻。
我记得您提到贵公司马上要承办本市文化节的开幕式,主题是让文化和科技互动。我今天正好看到一则新闻,西安1374架无人机在国际文化节做的光影盛宴,用这个代替焰火,很壮观,也很环保。这里是链接:******。
我有朋友在大疆。如果您有兴趣找赞助商,我可以帮忙连线。
南京路上有一家星巴克,离您和我上班的地方都不远,我经常在那里会朋友。请您抽空喝杯咖啡吧。我下周三四五都有时间,您看是否方便?
我的电话是******。
期待和您有更多的交流。

在这封邮件里,我表示了对他的浓厚兴趣,我提供了别人提供不了的信息,我乐意贡献我的价值,我表示期待和他见面。
如果你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和他马上见面,发一条简短的信息也挺好的。
比如:
“今天和您聊得真开心,这是我提到的《哈佛商业评论》上的那篇文章,里面有你们行业的案例呢。”
或者,你可以这么发:
“很荣幸今天认识你,你对于中美贸易危机反而带来很多新机会的见解,让我大受启发。预祝你成功。我们后会有期。”
或者,你还可以写成:
“我对您二十年前只身来深圳闯荡的故事记忆深刻,真是年轻人的楷模。下次您来北京,请一定给我电话啊。”

本讲小结
在这一讲中,我和你分享了三个方法,给对方留下积极印象:
第一个方法,找到他的需求点,贡献你的价值;
第二个方法,把你或你的目标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中,吸引他的支持;
第三个方法,聊些长远的发展,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有长期交往价值的人。
并且,我提醒你,在第一次见面之后的24小时内要再次联络他。

五、如何优雅的求助

   求助有六个技巧:
第一,寻找成熟的时机。
   套用肯尼迪的那句话:“不要问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要先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全球最大的商界人脉组织BNI的指导原则是 “付出者收获”。 所以,不同的社交专家给出的指导很类似,有的是3:2原则,你要帮助他至少三次,才可以求助两次,有的是6:4原则,你要帮助他六次,才可以求助四次。
第二,求助时,用巧妙的提问,唤起他那种“对小弟”的情怀。
有的人一上来就和大咖说:“您做我的人生导师好不好?” 这样,会把他吓跑。你只要把他当做自己的导师就行。
你提出巧妙的问题,自然会得到巧妙的答案。
比如,你可以说:“我也是同济大学毕业的,我觉得自己和三十年前的您很像。非常羡慕您现在的经验和才华,请问,您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是怎样展望自己事业的?”
这样的问题能唤起他那种对小弟的情怀。
成功人士在给普通人建议的时候,就像是在和过去的自己谈话。 
谁不爱过去那个青涩的、有些野心的,甚至莽撞的自己呢?用你巧妙的提问,让他们和过去的自己相遇。
你还可以这么问:
“说起来,您当年好像也有一段类似的经历,请教一下,当时的您是怎样应对的呢?”
如果你有心吸纳他的意见,他将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第三个技巧,求助时,告而不求。
如果是面对面的求助,你可以“告之而不请求”,这是一种足够委婉的请求方法, 让对方零压力。
我向人求助的时候,不会一上去就问“你能赞助我吗?” 而是说:
“我有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专提供跨文化沟通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我们在上海和深圳都有办公室,我们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将业务扩展到美国。”
就算对方当时没有能力帮助我,日后只要我们有联络,他会想办法为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或给予我下一次机会。
第四个技巧,不求一步到位,而是分步实现。
当我向对方请求推荐客户的时候,不会直接问:“您知不知道哪家公司需要跨文化沟通的培训?” 如果这样问,他可能直接就回答“不知道耶”。这种问法似乎让对方当场就做承诺,他极容易给一个no的回答。
我们要做的是,与对方聊,聊开了,对方可能在聊的过程中会想起自己的某些资源,发掘出某些机会。我应该问:
“您能否给我些建议?我正在寻找您这个行业的客户,您觉得用什么方式靠近他们比较合适?”

让对方帮忙也是从帮小忙开始。 
影响力专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把这个叫做 持续法则——当对方回应了你的一个小小请求后,他会倾向于持续地兑现帮助你的承诺,你也持续地向他做进展汇报。帮忙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可以是这样的:从一个微信名片的推送,或对你的一句话建议开始,然后,是10分钟的电话,然后,是20分钟的见面,等等。一个有实力的人,可以把一个又一个的小机会,撬开成一个又一个的大机会。小机会如果利用得好,会形成神奇的马太效应。
第五点,轻松一些,给他退路。
求助的同时,请表达出: 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感兴趣,我完全理解。 让他有主动选择权,而不是把他放在一个不得不作出回应的境地。
要知道,一旦你发出了求助的信号,不管你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你们俩都会有焦虑感。你需要用这种方式主动消除这种焦虑感。
另外,求助的时候,如果你用一些有意思的表达法,也可以帮助消除焦虑感。比如:
“我现在前面的陷阱是……如果不找一个业内高手点拨一下,我恐怕就要栽倒在这个关卡上了。请教您通关诀窍有吗?”
第六点,让对方用最方便的方式帮到你。
比如:
我请对方给我的新书写评价,我应该自己先写出范本。
如果你想让对方做个引荐,你要写好自我介绍和诉求,让他直接转过去即可。
如果你要和对方当面求教,你要充分帮他节约时间,利用他上下楼乘电梯的时间,来去机场在车上的时间,午餐时间,等等。
所以,优雅地求助不是低人一等,不是自尊缺失,不是地位缺失或独立性缺失。你要成就大事,必须有求助的动作。
优雅求助,不仅不会损耗你们的关系,还会加深关系。 
人们不仅在观察别人,也在观察自己。当我们发现自己为某人做了一件事情,并且不求当即的回报,那么自我对话会告诉我们,这意味着我们喜欢他。

被拒绝后怎么办
当然,哪怕你掌握了优雅求助的所有诀窍,也会有求助不成功的时候。
如果没有成功,你不需要有负面情绪, 原因是:
第一,他可能真的没有能力帮到你。
第二,如果你的眼里装着更大的世界,你自然不会给自己戴上负面情绪的枷锁。
所以, 你的求助失败后,我建议你还是要非常真诚地感谢他,感谢他花时间给你回复,让他不用担心,你会想别的办法。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你虽然没有帮上我的忙,但你还是收获了我的心。
接着,你直接喊“Next!下一个!” 

本讲小结
好,总结一下,在这一讲中,我给了你6个求助的技巧:
寻找成熟的时机;
用巧妙的提问,唤起他那种“对小弟”的情怀;
告而不求;
分步实现你的求助,从帮小忙开始;
轻松一些,给他退路;
让对方用最方便的方式帮到你。
如果对方没有帮到你,不用沮丧,直接喊“下一个”!

六、通过会议和社群,加速社交效率

   这一讲的关键词是“效率”,我要告诉你如何利用会议、社群,最大化你的社交效率。你会获得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的三个行动清单,你还将学到如何在线上寻找和创立社群,在线下缔结真实的交情。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建立人脉和建立账户不一样。不要理解为:在人脉账户里,你存入你的时间精力,取出他人等量的时间精力。不对,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无价的。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自己的信息、价值、影响力,在和别人的连接中呈指数级增长。参加会议或社群,就是一种在极短的时间里,与大量的人建立连接的社交体验。

参加会议的十一条行动清单
我们应该怎样去参加一次会议呢?我来给你三个行动清单。
会议前的行动清单:
1.选定正确的、高手云集的会议。
想一想,哪一类人有能力有兴趣真正推动你在做的事情。并且,找到那种能挑战你的舒适区的会议,也就是说,会议上都是水平很高、价值很高的人。如果这个会议在城市、在全国、在全世界都有网络,那就参加尽可能高级别的。
2.想办法获得邀请。
你可以联系主办方,询问参加会议的条件,需要买入场券就买。门票如果不外售,你问问你的朋友圈里,看谁有办法获得会议邀请。或者,你可以用我们第三讲介绍的方法,作为潜在的赞助方的身份,表达对会议的兴趣,或者表达自己做志愿者的兴趣。
3.拿到演讲者名单和参与者名单,做好调研。
我的习惯是,参加任何活动之前,我都会设定一个10人目标。我要至少和10个人交谈,并提前重点研究是哪10个人。我调研的内容包括: 
他们是做什么的?此时他们的事业或生活遇到了什么挑战。有了这些调研结果,我就知道,自己大概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
我还会把在领英、微博上搜到的照片存在手机里,这样在现场可以很快找到他们。

会议中的行动清单:
1.早到十分钟,获得现场掌控感。
不要每次去参加会议都把时间掐得那么准。你早十分钟到,干什么呢?找感觉,找“我是主人”的感觉,并且,你可以和组织者聊一聊。
2.以圈内人的衣着、气质融入会场。
不要随意穿着,除非你有巨大的价值把别人吸引过来。而此刻,你是被这个圈子吸引,你想进入这个圈子,你应该用圈内人的着装表达对这个圈子的认同。
3.开启你的观察力,找出谁是核心人物。
通过观察小细节来锻炼高超的观察判断能力。在会场上,那位男士的打开、放松的站姿,他手腕上不经意露出一只价值不菲的表,那位女士精致的发型,得体的微笑,都在传递出他们的威望度和调性。
你还可以观察,当谁到场的时候,很多人都迎上去,那没准儿就是个重要人物。
你也可以直接问会议的组织者或志愿者:“这里谁你觉得我应该去结识一下?” 如果一个名字被很多人提起,那么他应该就是核心人物。
4. 让自己被看到,被听到。
你要记住,我们是带着目的来参加会议的,不要单独坐在那里,你要主动去和别人搭话。
茶歇的时候,去热闹的地方,比如站在咖啡机和食物旁,或者签到处,或门廊人们等待的地方,我的另一门课《有效提升与陌生人的社交能力》,那里有和人聊天的方法。
不管你是不是个内向的人,这几十分钟请一定释放出你外向的那一面,秀出你最胆大狂野的一面。
5. 不要现场兜售你的业务,而是切换成,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姿态。
你只需要让别人了解你的特长,你能解决何种问题就行了,千万不要做现场销售。
你的专注永远在为他人增加价值上。你的目标就是告诉面前这个人,你的价值何在。
你们的交谈不要漏过这四个关键点:
我可以怎样帮你;
你对我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你还可以和站在那边的某某谈一谈;
你觉得我还可以和谁谈谈。
6. 用“播种”的方式来结束谈话。
你结束谈话的模式,千万不要是“请问您有名片吗?”或者,“可以加你微信吗”,接着就拜拜了。所谓播种,就是为再次联络留下线索,或再次联络时让他记住你。
你可以根据你们聊天的内容,在快结束时提醒自己:“如果说出一点,只说一点,为什么对方要和我保持联系,用这句话来结束”。
比如,你可以说:
“迪拜是个学习金融的好地方。你儿子从那儿毕业后,如果想再待在金融行业,我很乐意帮忙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机会,我有好几个客户就是金融行业内的。”
哪怕是给名片,也有方法。在给出名片的时候,可以多说一句:
“稍等,我给你我的私人手机号码。”
在拿到名片的时候,你也可以多问一句:“什么方式联系您最好?” 或者:“您助理的名字是?”然后在他的名片上做记录,当然是征得他的同意之后。

会议后的行动清单:
1.制作联系人背景全息卡片。
2.24小时内再次联络。

线上寻找和创立社群
   你要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社群组织,这种社群组织,是在工作之外的组织,你愿意长期花时间参加的组织。比如海归协会、toastmaster、羽毛球协会,等等。
   如果你打算组建社群,我的第一条建议是, 这个群的主题越小众,黏性越大。也就是说,当你发现自己和对方都有一个很感兴趣的点,而且这个点别人越无法分享,你们俩越来劲。洪荒之力,也就是社交能量,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社群人数可大可小。成员加入后是否留下来,取决于其他成员的质量和参与程度。所以,我的第二条建议是, 不要盲目追求规模,要把控好加入的标准和规则。
  千万不要把网上社交当做社交的全部。
  如果你是社群的组织者,定期来一次线下聚会吧。找那种每个人可以自己单点的餐馆,采用分开付账的方式,并提前告诉参与者预算范围。每次聚会最好不要超过15人。同时,我建议找那种西式的长桌,或者几个小桌子。我这样建议人数和桌子的形状,是为了创造大家一对一交流的空间。

本讲小结
   在这一讲里,我建议你通过会议、社群,最大化自己的社交效率。
   我给了你三份参加会议的行动清单。
会议前:选定正确的、高手云集的会议;想办法获得邀请;拿到演讲者名单和参与者名单,做好调研。
会议中:早到十分钟,获得现场掌控感;以圈内人的衣着、气质融入会场;开启你的观察力,找出谁是核心人物;让自己被看到、被听到;将“兜售业务”的思维,切换成“为他人解决问题”的思维;用“播种”的方式来结束谈话。
会议后:制作联系人背景全息卡片,24小时内再次联络。
   另外,我鼓励你参加或组建工作之外的社群。利用线上社群认识更多的人,利用线下聚会培育真实的交情。

七、更新人脉的三个原则

   这一讲我们的关键词是“修剪人脉”。
   我要告诉你怎样让你的人脉圈除旧迎新,以保持健康活力。我会给你三个原则:体面地离开老朋友;遇到损友三步走;两个标准甄选新朋友。
体面地离开老朋友
   哪些老朋友需要离开呢? 健康的黄金人脉圈是赋能型的。 
   也就是说,这155人能给你带来活力和能量,他们不断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和体验。也许你刚刚还在为某个问题烦恼、紧张,他一出现,说了某句关键的话,你深受启发,或者如释重负。与之相反,如果你发现这155人中,有人总是过多地叹息、吐槽。你每次都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一起,关注到生活的灰暗面,于是你也不停地叹息,就像气体从气球中漏出来。这样的朋友不仅没有给你赋能,反而在耗尽你的能量。那么,请把他们放在155人黄金圈之外。
   当你从一个人脉圈中退出,加入新人脉圈的时候,该怎样给这个背影呢?
   我的建议是, 要给一个体面而华丽的背影。
   我第一次换工作时,当时很年轻,只顾着奔赴更好的前程,忽略了老领导,至今追悔莫及。那个时候,我应该向他表达最高程度的感激。 哪怕你觉得老领导待你不公,但是,你也在他这里获得了难得的成长。表达感激之后,这样的话要记得说:
“刘总,我会一直在这个行业的,相信咱们未来还会有交集,我很期待啊!如果我能在任何方面为您尽些微薄之力,不管是职业上,还是生活上,请一定让我第一时间知道。” 
   人和人的缘分很奇妙。有时,你比普通人多做一个小举动,就那么一个小举动,可能会让对方记忆深刻,那你和他的缘分就没有尽。
   不断流动的人脉圈才是健康的。所谓战略性管理人脉,不是积累联系名单,而是不断更新那个最适合你当下的状态的155人。

遇到损友分三步走
   损友比“耗能”型朋友更糟糕,他们做出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情,比如诽谤你、取乐你。面对这样的损友,你该怎么办呢?
   我给出三个步骤的建议:
   第一步, 你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对他们表达了你的友善,如果你之前一直忽略了他们,那么,在他们的世界里,你就不是朋友,他们做些不道德的事情,也更容易被宽恕。
   第二步, 如果你之前确实从未对他们表达过友善,我建议你补上这个动作,因为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他人。你后补上的这个友善,给了双方一个机会不去树敌,而是交朋友。人生不易,能少一个敌人就尽量少一个。那话说回来,如果你之前已经对他们表达过友善了,他们却没领情,对你不友善,那么,直接忽略他,如果他们实实在在伤害到了你的利益,你就反击。
   第三步, 如果一段时间之后,他转变了态度,想过来和你交朋友,那就尽释前嫌。所谓不打不相识,面对未来永远比纠结于过去更有格局。

两个标准甄选新朋友
   先来看第一点,有温度。 有温度的人,能让周围的人很自在,很开心。我的第一标准之所以是这样,因为这能帮我厘清交朋友时某种功利的想法。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和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如果仅仅追逐那些所谓的地位、权力和金钱,我就已经被生活愚弄了,我将错过真正的人生财富,例如内心的和睦,与朋友互动的幸福。再说了,按照心理学的 相悦定律: 想让你喜欢我,我得先喜欢上你。 那些值得一生一起走的朋友,一定是我喜欢的人。
   甄选出新朋友的第二个条件:有见识。我的经验是, 有“跨越”经历的人,往往有见识。 比如跨学科做过研究,跨地域生活过,跨行业工作过,或者跨越不同时代的人。有见识的人,他的认知在不断更新。这种更新,你能从和他的聊天中感知。 尤其是咱们得到上的用户,你的成长速度会快过周围的朋友。随着你的认知更新,你自然会更新朋友圈。
   如果一个人既有温度,又有见识,我会立刻把他纳入我的人脉归档表里,并且紧紧抓住他不放,不求回报地帮助他。

   人际关系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它需要的是系统规划和重心切换。 
   我们当前的时代正在进行重要的社会变革和企业变革,其中的一个大趋势是,责任从组织层面向个人层面转移。这个趋势在告诉你,你必须为自己的职场生涯、人生规划负起责任。 
   不断更新你的黄金人脉圈,就是在有效地管理自己职业和生活。

八、在圈子之间,串联起新格局

   在前几讲里,我们完成了与人一对一的连接。接着,我们为了最大化社交效率,学会了怎样融入某个圈子,以圈子为单位,来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那你意识到了没有, 在圈子和圈子之间,有空隙,这就是社会学中所说的“结构洞”。串联者就是在圈子之间做连接,填补结构洞的那个人。

串联者的四个特征
   第一,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可估量。大家都喜欢自己的圈子。圈子内部的沟通很高效。但是,圈子的弊端是,它封闭了信息和机会,可能还会扼杀新观点,相同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加强,新的好的观点可能会被淹没。
     一个人为什么很难突破自己的圈子?因为成本太高!
   比如,我想进入金融人士的圈子,我关注了微博上的某几位金融界的知名人士,这样做,确实能让我比朋友多一些金融方面的见识和谈资,但是我同时还要浏览大量和我的工作生活没有太多交集的内容。
   第二,串联者是“资源盈余”思维,他的身份是“问题的终极解决者”。
串联者相信资源盈余,相信资源会在串联之后越变越多。串联者的人脉网络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他是联盟互惠的心态,而不是争夺心态。如果你是做销售、做顾问行业的,尤其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这样的串联者。
   第三,串联者的终生习惯是,持续有规律地帮助缩短物理距离或社交距离。地理距离, 指的是双方本质很相似,因为地理位置不在一起而产生的距离。
比如,外企的管理层,就是帮国外总部和国内当地的运营部门缩短地理距离;或者北京总部的人,为成都和长沙分部的人缩短距离。社交距离, 指的是双方地理位置很靠近,但各自属于本质完全不相同的社交圈而产生的距离。比如,大学里创业比赛的冠军组和商业领域的投资圈。哪怕这些冠军学生和投资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出现在同一个会场,彼此也都难以融入对方:投资人大多年长、成熟、富有,大学生闹哄哄,身上没有商业标签。这时候,如果校长,或者投资圈的校友可以帮忙串联一下,就会很不一样。
   第四,串联者认识新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更多的串联。
   
   当你了解了串联者的四个特点之后,我再来带你看串联者使用的方法,他们的串联方式就是引荐。
   引荐的本质,是打造铁三角关系。
 
   例子中,我在引荐和被引荐过程中,做了三个铁三角:我-B-C,我-A-C,我-C-D,我不仅加深了和老朋友的关系,我还收获了两个新朋友C和D。

   在为他人引荐新朋友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为双方提供可担保的可靠人品。真正起作用的引荐,是有信用担保的引荐。每次引荐之前,你自己要想清楚,这一次做的是介绍认识,还是强烈推荐。如果只是做一次拓展性的介绍认识,请让第三方知道。
   2.有搜寻和甄选的能力。知道哪两个人应该认识,并且你的引荐对他们双方都有利。这样,他们双方才会都积极跟进。如果这两个人一经你介绍后,就一拍即合,那就是对你搜寻甄选能力的直接肯定。
   3.记得先问问他们是不是已经相互认识了。 以免让人家觉得你多此一举; 并问问他们是不是愿意互相认识, 这样才能确保双方在被引荐之后全力以赴。
   4.你需要跟踪你的每一次推荐。不要把自己完全挡在对话之外。你应该了解他们关系的进展,这样你知道还可以怎样帮忙,并且,这才算得上是铁三角关系。
   5.口头推荐完以后,别忘了书面也表达一下。
   以上就是你引荐他人时,需要做到的5点。那么,如果你被引荐,需要注意什么呢?请你复习一下第五讲的内容,如何优雅地求助。

另外,我补充两点:
1.被推荐后请立即采取行动,这是基本礼节。
假设,你想帮朋友一把,建议他可以联系某某,还把微信名片和电话号码都给了他,并且和那个某某也打过招呼了。结果发现,你朋友根本没有联系,你是不是感觉自己白忙活了?你以后大概再也不会为他做任何引荐了吧。
2.被引荐后,和对方搭上了线,不能把推荐人忘得一干二净,一定要表示感谢,并向他更新进展。

课程总结

   在第一讲中: 你用四步追问法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定义出自己的标签和价值,同时,你盘点了已有的人脉,绘制出了一张人脉归档表,并划出需要重点培育的155人黄金人脉圈。
   在第二讲中: 你学会了制作联系人全息背景卡片,并开始用6个方法来建立与对方终生有效的关系。
欣赏:让杀手锏赞美脱口而出。
分享:分享秘密。这秘密既包括你的小秘密,也包括你们都知道的那个秘密。
陪伴:在不断更新的类别里持续陪伴。
推荐:推荐他做新的尝试,给他意想不到的体验。
支持:包括策略支持、资讯支持、情感支持。
以及最后一个很厉害的方法:保护。
   在第三讲中: 你学会了怎样利用几个网络工具,联系上那个你要找的人,并在线上为你们的初次见面造势。然后,制造出至少和他见面的三次机会,让你不再是他的陌生人。
   在第四讲中: 你学会了给对方留下积极印象的三个方法,找到他的需求点,贡献你的价值;把你或你的目标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中,吸引他的支持;说些长远的发展,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有长期交往价值的人。并且,我提醒你,在初次见面之后的24小时内要再次联络他。
   在第五讲中:你学会了向人求助的六个技巧,以及,在求助失败后正确调整心态。
   在第六讲中: 你学会了通过会议、社群,来最大化自己的社交效率。我给出了三份参加会议的行动清单。我鼓励你参加或组建工作之外的社群,利用线上社群认识更多的人,利用线下聚会培育真实的交情。
   在第七讲中: 你学习了更新人脉的三个原则。你认识到遇到“耗能”型朋友要及时离开,并且离开的背影要体面。你学会了怎样用三个步骤对待损友,以及如何用两个标准甄选出值得一生一起走的朋友。
   在第八讲中: 你了解了串联者的四个特征,并学习了引荐他人和被引荐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我希望这个课程已经为你将人际网络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形象:人际网络不是让你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你不应当得到的东西。
   我很赞同之前提到的那位美国社交专家Judy的观点,她将“人脉高手”更名为“给予者”。 真正的社交,是你的不断给予,并在你的人脉圈里形成一股向上的螺旋力量,这是能量巨大的暴风眼。 
   因为你,“给予者”,会成为你身边人的共同身份;“不断给予”,会成为大家的行事标准。最终,每个人都被暴风眼提升上空。世界因此而更美好。
   所以,最终你的头衔是什么不重要,挣了多少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给予过程中,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我相信,生机蓬勃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快乐的情绪,提升你的人脉力。
   我们的终极目标,不只是成为一个人脉管理的高手,还要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成就一个更丰盛的人生。

附注:人脉管理工具包
   我为你准备了很多工具、模板和行动清单。为了方便你使用,我把它们整理成了一个人脉管理工具包,集中放在文稿区。它们分别是:
人脉归档表和155人黄金人脉圈样表,帮你清晰地盘点已有人脉;
联系人全息背景卡,帮你维护和升级长久的友谊;
5个网络工具,帮你联系上你想找的那个人;
初次见面前的邮件/信息模板,为你们的初次见面造势,给对方施加影响;
24小时内再次联络的邮件/信息模板,帮你沉淀和加深双方关系;
参加会议的十一条行动清单,让你的社交效率最大化。
   欢迎你随时查看,随时取用。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了问题希望交流,可以写在留言区,我会不定期查看和回复。
工具1:人脉归档表
用途:盘点已有人脉、找出155人黄金人脉圈
盘点已有人脉-样表: 
        它包括以下几栏:名字、角色、职业、地区、行业、影响力、和你的亲密度。其中影响力指的是他在他那个领域内的影响力,分为弱、中、强;和你的亲密度也分为疏、中、密。
   你做好这个表后,就要开始做这四项观察。
   首先,观察“角色”一栏, 你看看,自己的交友模式多集中在工作上,还是私下生活中。
   其次,观察“地区”一栏, 你看看地区是不是足够多元化。
   然后,观察“行业”一栏, 你检查一下是不是六大生态圈的联系人都有。
   这六大生态圈是:
1、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联系人:在俱乐部里建立的友谊,比职场上建立的更真实。
2、与工作相关的联系人: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等。
3、政府:这个生态圈可以帮你更深入、更生动地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
4、金融:这个生态圈当然重要,钱都在他们那儿。
5、媒体:这个生态圈对你打品牌、应对公关危机有重要价值。
6、社区:这个生态圈让你接地气。
    最后,你再观察一下,在这个人脉归档表里,你有没有找回几个温暖的名字?如果有,你要马上和他们重新取得联系。
   这份表格可能还会改变你的沟通习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会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方向地去主动挖掘已有资源。
   155人黄金人脉圈-样表
    针对作出来的人脉归档表, 最后那两栏就能帮你圈定自己的155人黄金人脉。包括命友5人、密友50人,好友100人。
    只要联络人的这两栏组合不是“弱”+“疏”,那他就应该进入你的黄金人脉圈。也就是说,只要这个人在自己行业里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影响力,或者,他和你的亲密度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那就应该进入你的155人的黄金人脉圈里。

工具2:联系人全息背景卡
用途:维护和升级长久的友谊
联系人全息背景卡-样本:
 
 
   在卡片上,记录对方的爱好、职业、家庭成员信息、重要日期、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他的目标,以及我们相处时他透露过的细节。
注意,细节取胜。比如他孩子的年龄,他最爱的早餐搭配,他找到的好用的App,等等。
   这张卡片需要持续地补充内容,补上那些你日后追踪他的时候,你找出的某些细节: 比如,他朋友圈记录的他上一次的担忧,他最近一次开心的体验。卡片上哪怕只记下了几个关键词,这样的信息对你的帮助也很大,能提高后续联系的质量。

工具3:5个网络工具
用途:帮你联系上你想找到的那个人
第一个工具: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
你可以 直接给大V发私信。你找到他的微博主页后, 观察他的个性域名, 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也可能是你看不懂的字母加数字组合。注意,这些名字很可能就是他的微信号或者QQ名。
第二个工具:公司主页。
我们可以 通过地图软件,输入公司名,找到当地公司的地址和电话。 一旦联系到当地办公室,你找起人来会更得心应手。
公司主页上的联系邮箱还会给你一个重要信息:他们公司的邮箱设置格式。 你可以通过格式推测你要找的联系人的邮箱。
拿戴愫的名字举例,公司的邮箱设置不外乎就这几种模式:
sudai
sdai
daisu
dai.su
dai_su
dai-su
测试邮箱是否有效的校验网址:
www.mailtester.com
www.verifyemailaddress.org
https://
第三个工具:多角度尝试百度搜索。
大多数人都习惯用百度的“网页”搜索功能,其实你还可以开始多多使用百度的 “图片”搜索和“文库”搜索。
第四个工具:天眼查。
天眼查App,是挖掘商业信息的重要工具。输入公司名,你能看到高管的姓名、职位、简介。有的公司页面里,联系方式还会直接公布出来。
第五个工具:领英。
领英和微信有战略合作。很多人在领英上直接放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
另外,还给你推荐一个网站,如果你想找外国人的信息,可以试试:
rocketreach.co

工具4:初次见面前的邮件/信息模板
用途:为你们的初次见面造势,给对方施加影响。
模板:
文字要依次包括这三个内容——
你是谁;
你仰慕他;
你能给他带来价值。
第二项内容“你仰慕他”,要写具体。 比如,你可以咀嚼一下他说过的某句话,说说这句话给你带来的影响,还可以为这句话赋予新的含义。
第三项内容,“你能给他带来价值”,更要好好想想,这是你和他交往的前提。 为他增加价值——这其实也是我们和所有人的连接方式。

工具5:24小时内再次联络的邮件/信息模板
用途:沉淀和加深关系
模板:
首先,感谢他和你交谈,邀请他和你保持联系。
其次,提供一些对他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某条链接,某个他可以联系的人,或某条信息。
接着,再次给出自己完整的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号、微信号等等。
最后,发出再次见面的邀请。

工具6:参加会议的十一条行动清单
用途:通过会议,最大化社交效率
十一条行动清单包含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三个部分。会议前的行动清单:
选定正确的、高手云集的会议。
想办法获得邀请。
拿到演讲者名单和参与者名单,做好调研。
会议中的行动清单:
早到十分钟,获得现场掌控感。
以圈内人的衣着、气质融入会场。
开启你的观察力,找出谁是核心人物。
让自己被看到,被听到。
不要现场兜售你的业务,而是切换成,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姿态。
用“播种”的方式来结束谈话。
会议后的行动清单:
制作联系人背景全息卡片。
24小时内再次联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