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安东老王 2018-08-19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大同·焦山寺

 



 

年代:明代;形制特点:六角三层楼阁式砖塔;现状:保存良好,文保级别未详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焦山寺塔,位于大同城西约六十里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坐落在十里河北岸山坡上在(北魏焦山寺石窟)顶上。

  塔建于明代,为焦山寺之佛塔。塔为三层六角砖塔,三层出檐,雕有补间铺作、额、檐椽、瓦陇。塔身每层各开南向拱形门,内砌梯道可逐层上升。塔顶以砖砌叠涩收口。成攒尖圆顶形。塔结构严谨,雕刻精细,从其形制上看,当为明代所建。


   相关资料:关于大同焦山寺

       焦山寺建筑呈阶梯式,是一座窟寺结合寺院。始建年代不详。从寺内现存石窟及其风格看,与云岗石窟晚期雕刻相似。现存寺院主要建筑建于嘉靖时期,其顶部砖塔亦为此间所置。另据石窟内留存明永乐五年(1407),正统二年、七年(1437、1442)游人题记,可证明当时正是焦山寺兴盛时期。 
       焦山寺寺院由上而下,层层升高,节节收缩。远望如一座锥状多层楼阁。传说北宋名将杨业,率大军在这一带抗击辽军,后战死疆场。大将焦赞为寻找杨业遗骨死于此。后人为纪念他修建寺庙,称“焦赞寺”。“焦山”与“焦赞”读音相近,可能是附会。
       焦山寺依山坡辟五层平地:一至三层是“凹”形,一、二层佛殿禅房均为石料砖砌窑洞。二层为该寺中心。正面九间窑洞分三组置殿,各塑泥象。东西两侧各有禅房四间。山门与东禅房并列,外有一条曲径小道可通至山下。第三、四层系北魏晚期窟龛,造像多已风化。有的敷以泥装,有的开凿不造像,只凿出神台,供置泥塑。第五层为寺制高点,上面建三层六角砖塔,为该寺标记。焦山寺石窟于2016年列入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资料:网络;dj2488


大同 焦山寺塔欣赏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代)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附:大同焦山寺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全景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门

山西大同焦山寺塔(明)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