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的失眠,有的要补,有的却要泻,辨清病因最重要

 明醫 2018-08-19

不寐就是失眠,中医学文献里也有称为“不得卧”或“不得眠”者,是以失眠或彻夜不眠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发病原因一般分为:思虑过度,心脾两虚;惊扰太过,心胆俱怯;肝肾阴虚,相火偏亢;湿痰壅遏,胃中不和等。总之,不寐由七情劳倦伤及心肝脾肾者多属虚证;因湿食痰阻,胃中不和者多为实证。

既然不寐的病因各不相同,那治疗方法自然各有不同。今天带来已故名医董建华老师的两则不寐病例,希望为大家带来启发——

案1:李某,女,42岁。


1977年8月17日初诊:失眠四个月,每夜约能睡三四小时,多梦容易惊醒,白天头昏神疲乏力,腰背酸痛,心悸,月经量多,颜面苍白,消瘦,产育过多。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

辨证:阴血虚损,血不养心,心肾不交,神不守舍。

立法:养血安神,交通心肾。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  阿胶10克(冲)  白芍10克  枸杞子10克  柏子仁10克  当归10克  夜交藤30克  茯神10克  远志10克  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先煎)   菊花10克(6剂)。

8月27日二诊:药后平平,仍失眠多梦,饥不欲食,神疲乏力,舌淡脉弱,原方去菊花、龙牡,加龙齿镇心安神,党参健脾益气以生血。

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  阿胶10克(冲)  白芍10克 枸杞子10克  柏子仁10克  当归10克  夜交藤30克   茯神10克  远志10克  龙齿30克(先煎)  党参10克(6剂)。

9月6日三诊:药后已能睡五六小时,但仍睡眠不实,精神已好转,头晕减轻,纳差,脉舌如前,继以养心安神定志为法。

炒枣仁10克  柏子仁10克  远志10克   茯神10克   丹参10克  枸杞子10克  五味子5克  石斛10克  麦冬10克   炙甘草5克   桔梗5克(6剂)。

9月16日四诊:夜寐渐安,其他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守方出入数剂而巩固之。

按语:本例患者,系因产育过多而伤阴耗血,以致心脾两虚。心阴虚则心阳亢而不能下通于肾,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故心肾不交、心神不宁,而导致不寐、心悸等症。治法以养心血安心神,滋肾阴益精血,药以二地、阿胶、当归滋补阴血;茯神、柏子仁、远志、夜交藤以宁心安神交通心肾;辅以枸杞子、白芍、菊花、龙牡以益肝肾,镇心安神。这样使阴阳暂复,心神得养,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后以此法出入,夜寐得安,他症亦随之消失。

案2:朱某,男,70岁。

1981年9月7日初诊:近日突然失眠,头晕急躁,大便干结,全身倦怠乏力,双目干涩,纳食减少。舌红,苔中黄,脉细弦。

辨证:心肝之火上炎,阴精亏损。

立法:养阴清热,泻火润肠。

方药:枸杞子10克  菊花10克  桑寄生10克  川续断10克  牛膝10克  夜交藤15克  麻仁10克  功劳叶10克  仙鹤草10克  沙参10克  麦冬10克  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先煎)(3剂)。

二诊:睡眠较安,头晕减轻,大便通畅,舌苔亦渐化,脉弦细。再以原方出入。

功劳叶10克  仙鹤草10克  桑叶6克  菊花10克  牛膝10克  夜交藤15克  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先煎)  枸杞子10克  黑芝麻10克  冬青子10克  旱莲草10克(3剂)。

按语:本案患者,年事已高,肝肾阴精亏耗,相火极易妄动。突然失眠,头晕即为阴亏相火妄动所致,年迈之体,不能直折,虽养阴柔肝益肾之缓剂,亦可获得速效。如予苦寒直折其火,必犯虚虚之戒,使虚火更甚。方以枸杞子、冬青子、旱莲草、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养阴;功劳叶、仙鹤草益气扶正;桑叶、菊花、生龙骨、生牡蛎清肝;麻仁润肠通便,以抽釜薪,共奏养阴清热,平肝安神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