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时间与空间之外

 问号110 2018-08-19

    关于德山、鼎城

    德山地处常德市城区江南,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历来是沅水流域的工贸重镇,先后兴建了常德纺机、常德棉纺、常德锦纶、德山酒业等一大批国有名牌企业。1992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德山开发区正式宣告成立,开发区工委、管委享受市级经济审批权限,行使县级行政管理职能,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区域人口近10万。2010年6月,德山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鼎城环抱常德市区,原名常德县,古称朗州,辖37个乡镇(场)。地据武陵、雪峰两山,汇沅、澧两水,有控山锁河之险,襟江带湖之势。据蔡家岗镇出土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证明,早在五万年前,先民们就已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秦统一中国后,在鼎城首置临沅县,此后二千多年鼎城一直是历朝州、郡、府、路治所之地。鼎城不仅自然风光相当优美,而且土地、林木、矿产等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粮、棉、油、鱼、猪等多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百强,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刘凌 整理)

   

 
善卷传承人邓声斌在鼎城区武陵镇报国村善卷墓遗址前讲述代代相传的善卷故事
潘敬林 摄
    常德晚报记者 高玲
 
 
    对一个名字的怀想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鼎城人,善卷的名字早就闯入了我少年的课堂。当时,稚气的孩童不知道他从4000多年前一路奔来,不知道在我近旁这座佛教与道教并存的圣山之上,有着历代人崇德尚德的足迹。

    一行人穿过粗可盈抱的古樟,与临睨亭擦身而过,便是枉水之上的楚望亭遗址。屈原大夫远眺楚国的亭子早已不复存在,屈原溯沅追寻善卷的遗踪,站在这里遥望故国,是否曾“长太息以掩涕兮”?转身上山,立于孤峰塔顶。孤峰塔不是它的原名,建于1607年的文峰塔已经在1969年的毁灭中殆尽,它叫孤峰塔时已是1988年。从塔顶望去,乾明寺黄色的外墙和翘角的屋檐从层叠的绿色中抢出来,由清朝德山书院延续重生的市二中平和静寂。而塔的另一侧,浑黄的沅水与淡青的枉水界线分明,一丛水草和几株没颈的杨树在交界处摇摆,几只简易的木船六神无主泊在水边,一艘运沙船正逆水艰难前行。这就是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的枉渚。

    在我们之前,曾有很多人络绎而来。那隐逸桃花源的晋陶渊明,那改枉山为善德山的隋刺史樊子盖,那游德山写下“善卷让天子,务光亦逃名”的唐诗人李白,那创作了《善卷坛下作》的朗州司马刘禹锡,那以“德山棒”名闻天下的禅师宣鉴,还有许浑、米芾、朱熹、周必大、查慎行、陶澍等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还有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帝王将相。宋真宗诏令封祀善卷墓与善卷祠,赐善卷为“遁世高蹈先生”;清湖广督学王孙蔚因尧帝拜善卷为师,而手书“帝者师”匾额;清乾隆帝亲笔题写了“真谛总涵华海露,慈光长仰德山云”楹联。文人墨客、凡夫俗子,前来拜望者更是不计其数,善与德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吹散在四面八方。随手打开一卷常德历史的卷轴,便听到善德精神在时间深处不断拔节的声响。

    今天的苏家渡虽然已萎缩成一条小巷,明朝时却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清康熙年间,一苏姓江西商人捐资修建豫章义渡和琴溪义渡,造船两艘,往来江面,免费渡人。苏家渡之名始于此时。善德之风继续绵延,清嘉庆年间有人捐造大船六艘,置茶楼旅馆,苏家渡迎来了它最为繁华的时期。

    时光把镜头推至善德观。微雨让有第五十三福地之誉的善德观平添了几分肃穆。始建于隋的善德观遗迹已无法寻获,这个在原常德火葬场旧址上生长出来的道观已颇具气象。站在地母殿前,看着一旁新栽的桃树、雪松,一旁铺着新鲜稻谷的长廊,我开始把这近十幢气派瑰丽的殿堂,以及殿堂四周栽种的棉花、树苗、黄豆,长廊下堆放的新做的砖瓦,与身材瘦小的李嘉志道长一一对应起来。但这位筹资上亿元修建道观的60多岁的老人说,她小时候家里很苦,但她从小就乐于帮助别人,那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断积累,成就了我们眼前的殿堂。

    从善德观出来时,一贯跳脱的《团结报》记者张谨沉默良久,深有感触:李道长就是善卷在当代的传承人!

 

    7月18日下午3时许,乌云翻滚,大雨稍停,“溯源沅水”8媒体采访团登上德山之巅。4000多年的时光只对山河的情状做了小小的修饰,我们在古木幽深的丛林间行走,追问哪一级土层下,埋藏着上古高士善卷赤足奔走的脚印。

    善卷何处不故乡

    19日下午,从德山下来,一径走进鼎城区善卷垸。

    大雨初晴,被雨水洗刷后的阳光照在身上痒痒的。一条清澈的水渠把我们带到善卷墓。墓顶长满杂草,残留着清明时祭拜的痕迹,碑是村民自发新修的,碑文描着金漆。在淳厚的村民心里,描金是最高的礼遇。这个村子,1958年前叫善卷村。68岁的村支书任大初老人说,传下来的家谱上,就是这个名字。墓旁的饮牛港是善卷先生放牛的地方。任老没有瞎说,善卷村在清嘉庆的《常德府志》中就有露面:山左江南村,又名善卷村,不知所自始,意其来远矣。至于这个垸子为何叫善卷垸,省级非遗善卷传说传承人邓声斌先生也无法解释清楚。

    而刚刚从江苏宜兴考察归来的鼎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斌说:善卷在宜兴也有很大的排场。

    宜兴,这个2009年经济竞争力全国第六的县级市,这个以“梁祝故里”闻名的城市,每年斥资3亿元建设宜兴善卷洞风景区。美轮美奂的善卷洞所在地以前就叫善卷镇,现仍有善卷山、善卷寺诸多以善卷命名的地方。无独有偶,在德山有善卷坛、善德观,消防大队院落里善德文化碑廊精巧别致,甚至一个新建的住宅小区都被命名为“尊德·天城”。在鼎城区有善卷垸、善卷路,已投入使用的善卷中学,在建的善卷大堤和善卷医院,规划之中的善卷文化主题公园。而在善卷中学,一本善德文化校本读物正在紧张编写之中。

    溯沅而上,在怀化境内的大酉山和二酉山,也有关于善卷墓和善卷隐处的记载与传说。向东而去,益阳《安化县志》中有善溪、善卷祠堂、善卷桥的记载。东北方向,山东有单县,《曹州府志》、《单县志》皆记录该名缘于善卷尝居于此。

    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寻到善卷踪影的今天,善卷先生到底是哪里人显得并不重要。宜兴研究善卷的胡顺金老先生,上世纪80年代曾来常德找寻善卷的资料。此次面对鼎城善卷文化考察团的成员,胡顺金老人仍然笑着坦言:常德善卷文化的遗存比宜兴丰富。而在2010年鼎城区举办的“善卷文化高峰论坛”上,全国各地的善卷研究专家云集。德山、鼎城两区同时研究善卷文化,常德精神为“德行天下,和谐奋进”,沅水流域沿岸善德精神俯首可拾。

    最为常德人津津乐道的,是鼎城区连续两届的“十佳善德公民评选活动”。“十佳”人物各有不凡事迹,而在两届“十佳”榜单之外,我们却发现了很多让人动容的人和事。

    山西诗人韩玉光怀想善卷,写下《枉山书简》。最后的几句,总在我唇边跳跃:善卷是一卷书/读书破万卷/总有一卷像是他的样子/总没有人为他画像/口口相传的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人,最后/活在名字中,就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