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黄疸

 樱桃天天快乐 2018-08-20
​【定义】指新生儿皮肤、双目、小便颜色黄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病位】肝胆、脾肾
【病势】蒸迫,当降不降
【病性】实证、热毒
【病因】胎禀。
【基本病机】胎毒内蕴,胆汁浸淫肌肤。
【理论依据】
一、中医
1.胎黄来自胎中
胎黄又称黄疸,以面黄、目黄、小便黄为特征。黄色鲜明为热重于湿,黄色晦暗为湿重于热。总属湿热为患。
刚出生婴儿,近半数黄疸。湿热从何而来?
外感湿热?但婴儿于襁褓之中,未见雾露,未居潮湿。内生湿热?但除了母乳,尚未进食,脾胃负担不重,运化可好。所以,湿热外侵和内生均不能在胎黄婴儿身上立足。
经过长期观察,古人注意到胎黄的发病与父母身体素质和生活方式有关。
来自父母的东西产生于胚胎成型的过程中,于是,“胎毒”应运而生。
最早提出“胎毒”的是朱丹溪。他在《格致余论》总结了两例难于治疗的疮疡最终因邪气内陷而发为哮喘和疟疾。他说“东阳进士次子二岁,满头有疮,一日疮忽自平,遂患痰喘,予视之曰:此胎毒也”。“予之次女,形瘦性急,体本有热,怀孕三月,时当夏暑,口渴思水,时发小热。(生子)此子二岁,疮痍遍身,忽一日其疮顿愈,数日遂成痎疟。予曰:此胎毒也。” 后一病例提示孩子胎毒为母亲摄身不慎所致。
明·万全《幼科指南心法》指出“胎毒者,精血中之火毒,即命门相火之毒”,“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此胎毒之源也”。明确了“胎毒”之“胎”来自父母,于授孕成胎之时产生。“毒”指热毒。
既然胎毒与生俱来,以热毒为特征。热性蒸迫,毒能浸淫。因而孩子出生后的很多疾病都与胎毒有关。明·龚云林甚至认为新生儿疾病“大抵半胎毒,半食伤也”《幼幼集成》列举胎毒致病有“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是也。”《诸病源候论》说“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
可见,胎毒薰蒸是胎黄的根本原因。
2.胎黄为胆汁浸淫
小儿身黄、目黄和小便黄皆为胆汁所染,皆为湿热邪毒所致。
生理情况下,肝主疏泄气机,调节情志;胆主贮藏并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如湿热停留肝胆,热性蒸迫,湿阻气机,胆汁不循常道,侵淫血脉,随血脉弥散全身则皮肤发黄。肝开窍于目,肝胆湿热,循经上蒸,则双目发黄。湿热下趋,胆汁染黄尿液,则小便黄。
3.胎黄与先天肾、后天脾
胎黄来自胎中,由父母所遗,为命门相火中的火毒。先天属于肾,火毒当清之。但传统中医肾无实证,肾病全虚,肾病只用补法。这是一个误区,这种思维只考虑到来自父母的先天之精,认为它就一定优良,才一味补而不泻。但如果来自父母的精血,即遗传物质有瑕玼,有缺陷,甚至就是导致诸如胎黄的热毒,还能补吗?这时候理所当然应该清!纵观明清时期小儿推拿著作,清肾经居然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说明古人并不像今天盲目补肾。
胎黄病在肝胆,但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位居中焦,为升降枢纽,脾喜燥恶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之运化失调是湿浊产生的根源。胃又为六腑之首,胃主降,胃之降带动胆气下行,使胆汁进入肠道排出。因此,胎黄与大便不畅通,与脾胃也存在关系。
二、西医
1.新生儿胆红素的生理与病理
胎儿期,血液循环已经建立,但小儿并无呼吸,即红细胞不承载氧气。出生断脐瞬间,小儿开始肺呼吸,大量氧气进入人体,红细胞开始工作,数天后首批红细胞批量凋亡,释放出大量胆红素。而这个时候新生儿肝脏功能尚不健全,解毒排泻能力有限,胆红素超标,瘀积体内,染黄了人体,导致新生儿黄疸。
2.肠肝循环
正常胆红素主要通过二便排出。胎黄的尿黄就是排毒。其实,胎粪中排出胆红素也多。但新生儿肠蠕动差,大便少。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相对较高,肠肝循环增加,使肠道内血胆红素重吸收较多。不利于胆红素排出,这也是黄疸的重要原因。
3.血胆红素增高为该病的诊断指标
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
小儿黄疸指数正常值(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15mg/dL。
如果超过,或长期较高,或进行性增加太快就属于病理性黄疸。
【治疗】
一、原理:
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为本病的基本治则。
重点在肝胆,也考虑脾胃和肾。多用清法、利小便法,通腑泻下法。促进胎红素尽快排出或分解。
二、治法
1.中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柴胡(疏肝利胆)、栀子、大黄(清热泻火,通腑退黄)、车前草、淡竹叶、金钱草(利水通淋退黄)、黄连、甘草(古代去胎毒方)。
2.小儿推拿:清肝经、清大肠、清小肠(疏肝利肝,利水泻浊,通腑排毒)、清补脾经(清利湿热、助运化水湿)、清肾经(泻胎毒)、摩腹、轻抹胁下、搓摩胁肋(疏肝利胆,调畅气机)。
【支撑材料】
1.病因病机
《内经·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证治准绳幼科胎黄》“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如金色……此胎黄,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
《诸病源候论》“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遍体皆黄,谓之胎疸也”
《金贵要略之黄疸病脉证并治》“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金匾要略》中谷疽“大饥入浴,以致水湿之气乘虚入袭,蓄热而成”
《金匮要略》“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肤,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肤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恼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又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
《临证指南医案之疸》“阴黄之作……,淸于脾,侵淫肌肉,溢于皮肤”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之黄疸门》“阴黄多缘转属成脾湿肾寒两亏生”
《温疫论原病》“(邪气)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
《张氏医通之黄疸》“诸黄虽多湿热,……不无瘀血阻滞。”
《小儿药证直诀》“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古书云: 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胃不和也。”
《幼幼集成》“胎黄者,儿生下面目浑身皆黄如金色,或目闭、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皮肤生疮,不思乳食,啼哭不止,此胎中受湿热也,宜茵陈地黄汤,母子同服,以退为度。”
《类证治裁》“阳黄多胃腑湿热熏蒸,黄色明如橘子,阴黄多脾脏寒不运,其色晦如烟薰。”
《医门法律》“今人但无阳疸色明,阴疸色晦,此不过气血之分,辨之不清,转足误人。”
2.治疗方法
《活幼心书·卷上》“身黄暑湿蒸脾得,内外因分治最良;更有胎传生便见,母宜多服地黄汤。”
《明医杂著》“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治宜内泻湿热。”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黄疸门》阴黄者,乃脾湿、肾寒,两虚而成,此最为危候。温脾去黄,以理中汤加茵陈主之;温肾去黄,以茵陈四逆汤主之。”
《婴童百问之黄疸》“又有初生而面身黄者,胎疸也。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通治黄疸,茵陈五苓散尤为稳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症状,中医称之为胎黄,主要由于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循环不循常道而外溢于肌肤。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
我院产科通过辨证采取中医外治法帮助新生儿安全度过黄疸期,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减少蓝光治疗机会。
(一)中药药浴

1.新生儿皮嫰薄,皮下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大、药物易吸收发挥其功效。
2.中药能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药浴可促进肠蠕动,泄热通便,有效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二)小儿穴位按摩

1.刺激穴位,疏通经络。
2.健脾利湿,疏肝利胆。
3.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尽早排胎便,加速退黄。

(三)小儿捏脊

1.刺激督脉、两侧膀胱经俞穴。
2.调理阴阳平衡,疏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
3.增强机体抵抗力,在健脾胃方面效果尤其突出。



新生儿黄疸(阳黄)按摩手法
1
大开天门
位置:眉心至前发际边缘
操作:用拇指自小儿眉心自下而上交替推至前发际边缘。

2
补脾经
位置:拇指外侧缘
操作:拇指弯曲,往向心方向推。

3
泄肝经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4
推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线。操作:由食指端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


5
摩腹
可以宽胸理气,让孩子神安气宁

中药药浴治疗黄
田基黄20克,金银花20克,茵陈(又名白蒿)20克,栀子20克。一天一付。
用法:
1.先把药用纱布包好,放进我家蒸馒头的大锅,水加了满满一锅,水开后转小火20分钟关火。
2.把药提溜出来扔了,药水倒入澡盆晾凉。
3.水温合适后开始给孩子洗澡,先擦擦脸,洗头,再把孩子放进盆里泡泡十分钟。
功效因为里面有金银花,还能去湿疹,宝贝的湿疹都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