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员核心素养NO. 1丨温州市第三届教科研学术节暨溯初大讲堂举行

 heitudi 2018-08-21

■  温州日报   潘舒畅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  芳/文   雷子东   王桂馨/图


孩子辛苦,为成绩;家长焦虑,为升学;老师忙碌,为上课。那教研员呢?在很多人看来,这该是个“挺轻松”的岗位,因为他们不必奔波于教学一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研,都离不开一支特殊的教研员队伍。3月30日,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温州市第三届教科研学术节暨溯初大讲堂在温大举行,300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研员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新时代,教研员需要怎样的核心素养”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当天专场还特邀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惠闵莅临指导,温州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长郑信军,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TED演讲,聚焦教研员核心素养


在当天上午的TED演讲环节,来自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小学语文品德教研员董晓群,从解读“教研员”三字的内涵出发,引出《创新:教研转型不可或缺的DNA》的主题演讲。她说:“教研员要有儿童立场;教研员要拥有跨界策划力;教研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智慧。”而最为核心的是,教研员要有教研不止,创新不止的热情和激情。从中国好声音到“教研好声音”的联结思考,再从语文跨界品德的学科融合,她着重论证了创新对于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问题何以变成主题?寻找何以就能寻见?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科学教研员翁庆双作了题为《匠心,让教研员的步履更坚实》的演讲。他用生动的教研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匠心”二字。他认为,教研员的学术水平必须能够对区域内广大教师形成“专业领导力”,教研工作需要踏实苦干、认真钻研的“匠心”——要突出“研究”,强化“服务”;深度“参与”,显性“指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作为资深数学教师、专业数学教研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叶事一以《尚和合  求不同  御宇内》为题,通过高屋建瓴的思维从高向下看,用数学的方式“求解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他把“教研员”定义划分为两个层次,认为教研员是区域教研首席执行官,既有教研员的担当、策划、引领的品质,又应具备CEO的视野、思维、决策的素养。


美国经典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曾经感动了许许多多的教师同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员钱瑞华从自身的职业生涯出发,以一位音乐人到音乐教育者的转型为切入点,动情讲述了《复调向主调的回归——一名音乐教研员的职业咏叹》。她认为,“学习力”是永恒的职业主题,“生长力”是专业保鲜的秘诀。






学术报告,分享教研亮点和成果


下午分两个会场举行学术论坛。“问道·教研之事:分享教研亮点”环节,来自鹿城区曾秀真等12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研员,分成两个分会场,展示自己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收获,与在座的同行、专家分享各自的教研亮点。它们分别是:鹿城区曾秀真的《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乐清市吴立建的《“一题一课”教学教研一体化的实践研究》、苍南县梁亦锦的《史学阅读与教学改进——苍南县域社会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索》、龙湾区曾荣的《开展质量监测,提高教学效果——龙湾区常态化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测活动》、瑞安市陈荣的《区域中小学“P2P”教科研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市教研院林月周的《基于移动APP技术的全市高中学与教诊断及反馈》。


问道·教研之学:鹿城区张璐的《研究基于问题,成果源于行动——小学英语单元统整学习的设计及应用推广研究》、瓯海区周慧静的《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策略研究》、平阳县雷鸣的《与数据同行,优化教学改进行动——课题的实践及研究》、苍南县林甲针的《从“教育”到“辅导”——心育教师员十年研究成果分享》、市教研院阙银杏的《重建作业观,赋予作业新内涵》、市教研院单淮峰的《中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仅从上述他们演讲的题目,其精彩程度可窥一斑。


互动点评,寄语新时代教研员


当天设置的互动点评环节,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胡玫主持。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孙芙蓉认为,要基于新时代、基于自身主体、基于学科理解“核心素养”。她追问,新时代最核心的“新”在哪里?教研员如何把握“新”的脉搏?她通过对上午四位教研员演讲的点评,进一步深入浅出地加以阐述,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有针对性。


而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惠闵看来,教研员是特殊专业的群体,首先所有的教研员都要是个好老师;其次是教师的教师;再次是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从温州基础教育的三大变化,对全市教研团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这次学术活动主题聚焦新时代背景,针对性、指向性强,形式多样,学术氛围浓郁,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场智慧的碰撞。针对活动的主题,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新时代的教研员需要更强的责任感;二是新时代的教研员需要进一步倡导学术匠心;三是新时代的教研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底蕴。


大会还为温州市“教研工作亮点”(2016-2017)、2017年浙江省优秀教研员、2017年浙江省先进教研集体(乐清、平阳)等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奖。



《温州教育》2018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