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退学博士的自白

 人老颠东 2018-08-21


本文转自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ID:DBWZHY20180722)


THE BEGIN

所以,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去回忆这件事。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算给我人生的前二十几年画上了一个有些悲壮色彩的句号吧,从小到大的好学生光环摘了,从此踏入纷扰嘈杂的社会,去和危言耸听的一些说法、追无止境的物质、以及可望不可即的自我实现感碰撞了。




我从小成绩不差,本科就读于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并顺利地获得了外推保研名额,拿到了X大学学术硕士(三年)和Y大学直博项目(五年,中间不可间断,没有硕士文凭)两份offer。于是,当毕业季班里同学都忙于参加校园招聘会,或者起早贪黑看书考研时,我还能不紧不慢地享受最后的大学时光。虽然我心里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做学术的料,但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已经触手可及,放弃总归有些可惜。一路顺风顺水的我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选择会给我后续的人生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1

博士是什么,迷茫


我最终选择了直博。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我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说“那就选Y大了啊”(因为妈妈一直希望我选它),然后鼓起勇气提交了确定书。在朋友眼中,专业第一毕业,回家乡附近名校读博,我的未来似乎前程似锦。可在我内心深处,却隐约有些担忧,博士这个头衔太遥远了,我只是一个会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的孩子,博士对我意味着什么呢?


直博入学前,我去了Y大所在城市的一家造价所实习,提前入住了新学校的宿舍,也与那位传说中的导师见了面。他是一位刚从加拿大回来,发表过20+篇SCI的大牛,也是Y大在工程管理方向的第一位博导。现在回想起来,任何带有“第一”的头衔都应该谨慎对待,学院没有成熟的培养模式,我也没有师兄师姐,被夹在了建筑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中间,没有同班同学,没有归属感,在管理学院上课,平时又待在建筑工程学院,孤独感油然而生。博士头衔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2

那你要不退学吧


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博士的课业不算轻松,全英文课程,一摞一摞的英文文献要读,每次课都需要完成小组报告,但我并不清楚课程的意义所在。导师的研究方向又不知所云,或许是自己畏难情绪在作祟吧,仅仅半个学期自己转硕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直博转硕,意味着时间代价:直接攻读硕士只需要两年半或者三年时间,但是直博转硕意味着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与家里商量许久,终于鼓起勇气去征求导师意见,没想到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在一番“不求上进,基础太差”的言辞羞辱之后,他最后补上了一句:“那你要不退学吧”。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整个人愣住了,我从未想过退学这件事,之后出现的情况,更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3

抑郁如潮水卷来


被导师劝退后的第一个下午,我懵了好一阵,渐渐清醒后就向妈妈和最亲密的好友发出了求救信号,然后一直躲在寝室哭。妈妈当天晚上就赶到学校,一直在安慰我,说退学不要紧,说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说最让人难过的不是退学而是自己的女儿在这过得如此不开心等等,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我如同往常一般骑车去建筑工程学院上运筹学的课,但是就锁车的那一瞬间,五味杂陈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整个人一瞬间就崩溃了。回到房间门口,听到妈妈哭着打电话,我才明白她不是不难过,只是不在我面前软弱而已。


渐渐地,我开始感受到了一些变化。睡眠开始变少,每天大约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左右吧,行动力开始丧失,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起床,连手都无法(或者不愿)抬起来。我以为上述症状一段时间后便会痊愈,也没有放在心上。我依然保持基本的社交,被朋友拉着去聚餐,合群的嬉笑吵闹。只是现在似乎存在另一个我,在背后看着所有人,羡慕,羡慕人世间的热闹。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抑郁。


对于抑郁,我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停了药,但人这个生物吧,一旦破碎过,再拼回去的那个总是不一样了。那些在心里狂风暴雨无法再过下去哪怕一秒的夜晚,会从你身体某个缝隙中渗透进来,有时候刺到的是肌肉,痛哭几晚就过去了,有时候刺到的是心脏,那种感觉就是,我知道活下去就一定会有好事发生,我知道我不会过得多么糟糕,我甚至知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我就是不想再往下探索了,人生的未知我不再好奇,以后生活给我的都不想要,这一刻我只想要抛弃世界,抛弃你们,彻彻底底。


4

即使中途“退场”,生活还在继续


退学后的我开始在网上疯狂投简历,错过应届招聘,四五线小城专业对口的工作少得可怜,只能先去了一家私企,边工作边继续留意招聘的信息。然后考到了现在的国企,今年刚好工作满三年,依旧对现状不满意,但比那时候的境遇好多了。有时候看着当时那些博士朋友们满世界去参加国际会议,挂着胸牌和学术界大佬合影,去剑桥、伯克利之类的名校做交流生,也会羡慕。心想,如果当年我没退学,是不是也能这样。


但人生确实没什么如果,以我那时候的身心状况,大概率上这个博士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哎,一声叹息送给没出息的自己。唯一后悔的是怎么就没选X大的学术硕士,硕士容易毕业,然后去一家碧桂园一类的中国房地产大公司,多好,不知道当时脑袋里在想什么。


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如果想读博士的,首先问问自己是否喜欢学术,因为兴趣真的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在去Y大之前,我一直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只把学习当任务,课学完了考试考到90+就功德圆满了。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是发自内心地喜欢钻研学术,想站在人类现有的知识范围边界,再往外去拓展一些,这才是读博士真正的意义吧。


世界上人有很多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往上跳一个阶层的人真的很棒,但毕竟是少数。我放弃了某种生活(咬牙读完博士,拿到教职,边科研边教书,工作体面跻身中产)的可能性,一开始是壮士断腕毫不后悔的,但有时也会觉得可惜,是,我是懦弱的,但我也打算放过自己。


可能承认自己的普通是一件十分漫长的事情吧,终究还是会过上家长里短、日复一日、房贷车贷的生活,可我想永远保持纯真,没有信心,只有愿景



末了,希望全天下的PhD们都能学业顺利,按时毕业,著作等身。

感谢每位阅读到这里的读者,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