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大多数人随着年纪增长,筋都会变短。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出生时,我们可以轻松啃到自己的脚趾头;年纪大了,弯腰拉住脚都非常困难,尤其是老人家弯个腰都怕闪了。 ![]() 筋的老化,也是衰老的重要标志。 筋为什么重要? “筋”一词早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出现,“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 筋与脉、肉、皮、骨共为五体,为肝脏所主,气血所养。人体的筋可随人的意志屈伸并产生力量,并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因此可以说“筋”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等软组织。 《易筋经》中说:“筋弱则懈,筋壮则强,筋和则康”,这与“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道理是一样的。 筋缩的15个表现 不少人有这样的现象,在运动过度或受寒后会抽筋,这是筋缩的表现之一。筋缩是健康警示信号。 俗话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以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是年轻时积累诸病,耗伤阳气的显现与人体功能自然退化的综合结果。现代人习惯久坐,运动不够,以致气血瘀堵,此外在夏季人们穿衣最少的时候,空调像个无形杀手,将寒湿不断灌入人体,堵塞气血的运行,经络不通,阳气不足,不能通达全身,以致中青年人甚至学生人群都开始出现筋缩现象。 ![]() 你有没有筋缩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主任医师陈晓锋列出了筋缩的15个症状,大家不妨自查一下: 1、颈紧痛; 2、腰强直痛; 3、不能弯腰; 4、背紧痛; 5、腿痛及麻痹; 6、不能蹲下; 7、长短腿; 8、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牵引痛; 9、步伐开展不大,密步行走; 10、髋关节的韧带有拉紧的感觉; 11、大腿既不能抬举,亦不能横展; 12、身体不灵活; 13、肌肉收缩/萎缩; 14、手不能伸屈(手筋缩短); 15、手、脚、肘、膝活动不顺等。 经常拉筋的5大好处 1 防止肌肉僵化及摔倒骨折 拉筋可锻炼身体的柔软性,防止肌肉僵化、软组织粘连,身体柔软的人灵活度和协调性都会较强,不易摔倒骨折。而且经常做拉筋动作的人柔韧性好又灵活,锻炼时也会更高效,事半功倍。 2 疏通经络 中医认为,“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拉筋能够使体内气血通畅,疏通筋缩处经络,缓解肌肉紧张,预防及缓解腰痛、背痛、颈肩痛。 3 预防慢性病 研究证实,柔韧度较差的人,体内容易囤积大量脂肪,导致超重和肥胖,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显著增加。拉筋可缓解筋缩症状,间接预防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 4 排毒 因为拉筋能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 5 美容瘦身 排毒系统通畅,体内积攒的毒素就能随时排出,有效缓解肥胖、便秘等症状,粉刺、痤疮、色斑也会减缓。 4个实用的拉筋动作 拉筋不分年龄,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保护骨骼肌肉,有效预防伤病。 向您推荐的这几个拉筋动作,对场地没有多高的要求,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忙里偷闲的时候来练练吧。 1、“天王托塔” ![]() ▲动作录制 / 生命时报 坐在地板上,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沉肩曲肘;舌舐上腭,鼻息调匀;吸气时,两手用力尽量上托,直至有紧绷感;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将手掌在腰部收拳,拳心向上,反复做8~20次。 2、“开门见喜” ![]() ▲动作录制 / 生命时报 利用自家或办公室的门框,双手扶住两边门框,身体与门框平行,头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用力伸展双臂,直至有紧绷感,以此姿势站立3分钟,然后再换一条腿站弓步3分钟。 3、“金鸡独立” ![]() ▲动作录制 / 生命时报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微闭。抬起一只脚,单腿站立30秒到1分钟,然后换腿进行,重复3次。 ![]() ▲动作录制 / 生命时报 没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还可以循序渐进地练习升级版动作,即单腿站立,右手抓住右脚脚尖,然后尽量慢慢往后拉,同时身体要保持直立,骨盆不要倾斜,保持15~20秒,然后换另外一条腿做。 4、“爬墙摸耳” ![]() ▲动作录制 / 生命时报 面对墙壁站立,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摸,尽量拉伸整个身体后再缓缓退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 ![]() ▲动作录制 / 生命时报 或者以一侧手指越过头顶摸对侧耳朵,两手交替进行,每天反复20次以上。 拉筋拉到什么程度比较好? 简单地说,就是拉到感觉肌肉在舒张而且有点酸,但没到痛的程度。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活动,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不要太勉强,也不要让别人强按。 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长期体弱者、大病初愈者等,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做此类锻炼,以免适得其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