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概述TalkingData与华人大数据协会联合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分析洞察报告》,旨在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大湾区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本报告,我们发现,广州、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人口联系较为紧密,且广州、深圳对于大湾区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就业吸附力;香港、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人口联系强度较快增长;东莞不再向广州输出净劳动力,且对深圳的劳动力净输出程度也有所减弱,其就业吸附力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粤9市组成的城市群,其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900万,2017年GDP突破10万亿,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广州、深圳是交通枢纽城市港澳是对外开放渠道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来看,广州、深圳和珠海是交通枢纽城市,多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东莞、佛山和中山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是制造业创新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是旅游休闲中心、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香港和澳门作为大湾区的对方开发渠道,从金融、商贸、旅游等多方面推动湾区城市的对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常住人口稳健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广州的常住人口数量最多,其次是深圳,2017年,两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均超过千万;从人口增长速度来看,珠海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最快,其次是深圳和广州,此外,其他各市的常住人口均呈现正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人口吸附力较强。 珠海用户跨市出行活跃度最高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用户的跨市出行指数来看,珠海市最高,即珠海用户的跨市出行活跃度最高,此外,澳门、中山和佛山用户的跨市出行活跃度也较高。 广州、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最为紧密从跨市流入度和跨市流出度的对比来看,广州、深圳的跨市流出度较高,即广州、深圳为大湾区其他城市贡献较多的净出行人口;从与湾区整体人口联系强度看,广州、深圳的人口联系强度最高,广州、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最为紧密,此外,东莞、佛山与大湾区城市的人口联系强度也较高。 澳门、香港、肇庆、佛山与大湾区城市的人口联系强度增长较快2016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均呈现出增强趋势,其中,澳门、香港、肇庆、佛山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人口联系强度增长较快。 粤港澳大湾区GDP突破10万亿且增速较快,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达到10.2万亿,同比7.0%,略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大湾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分城市来看,香港GDP排在大湾区首位,为2.3万亿,深圳、广州分别为2.24万亿和2.15万亿,且深圳和广州的同比增速分别为8.8%、7.0%,高于香港的GDP同比,经济表现非常亮眼,深圳、广州与香港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广州、深圳对大湾区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就业吸附力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的工作用户流动占比较高,即上述4个城市具有较多跨市通勤用户;从工作用户流入和流出量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广州、深圳拥有较多的工作用户净输入,广州、深圳对大湾区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就业吸附力,而佛山提供了较多的工作用户净输出,佛山是大湾区重要的劳动力净输出城市。 广州和深圳的劳动力输出方向发生变换广州向深圳输出净劳动力2018年4月,除深圳外,其他城市均对广州产生劳动力净输入,其中,佛山是广州的主要劳动力净输入源,且佛山对广州的劳动力净输入呈增长趋势;大湾区城市均对深圳产生劳动力净输入,其中,惠州是深圳的主要劳动力净输入源,且惠州对深圳的劳动力净输入呈增长趋势。 2018年4月,广州和深圳的劳动力输出方向发生变换,广州由从深圳吸引劳动力变为向深圳输出净劳动力,深圳对广州的就业吸附力增强。 深圳、珠海的就业吸附力快速增长东莞转变为劳动力净输入城市广州、深圳和珠海均为劳动力净输入城市,与2016年相比,2018年,上述3个城市的就业吸附力均呈现增强趋势,且深圳和珠海的就业吸附力提升效应明显。2018年,东莞的工作用户净流出率由正转负,即东莞由劳动力净输出城市转变为劳动力净输入城市,东莞的就业吸附力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