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翅膀

 教育繁星 2018-08-21

在波澜壮阔的新课程改革中,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教学反思不啻是拊翼教学长空的翅膀。只有认真地把握语文教学反思的内涵、作用、内容等理论问题,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实践的根本性变革,为新课程改革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从语文学科的应用性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自主复习里,语文几乎被全部“挤”出时间表。这种置语文于“边缘化”的现状与当今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对语文发挥作用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长此为往,以汉语言为母语的当代中学生焉能与时俱进,应对时代的新挑战?这现状难道不值得躬身教育一线的语文老师深深地反思: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汉语言“母语”的真正地位?

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来看,语文姓“语”,重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高三复习阶段,考试的性质决定了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语文学科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否则,在教学创新和学习质量上就很难有所突破。比如我省文学名著的专题考查,这是全国的其他高考语文试题少有的题型(今年个别省份的试题也只以简单的文学常识的选择题出现),从赋分和题量上体现了我省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闽派“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特色。如何在复习过程中熟悉名著情节,了解闽派特色,又将传统文化进行到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反思,及时总结。

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始终伴随着我们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各个环节反思,从新角度、多层次对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思考,对实践再认识、再思考,并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如我在2011年的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发现《周杰伦和感伤时代》一文,既能把学生们熟知的偶像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又能由其中的音乐旋律和作者方文山所点染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带伤族”等延伸到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上来,让学生反复品味,并结合实际畅所欲言,使文本阅读与思想承载得以充分阐发,从而达到了“思绪飞翔,灵魂荡涤”且“身心愉悦”的阅读效果,其“魔力”归根到底得益于教学反思。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反思的实质是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问题,既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反思,又是制定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因此,只有不断地通过教学反思,进行课前、课堂、课后等一番深思熟虑的安排和课内外的精心设计和总结摸索,才能提高复习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反思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自我思考,达到解困自强的目的。而明确反思内容则是反思之关键。一般而言,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都是反思的主要对象。尽管反观万象,思绪百般,但反思的原则和宗旨却是不能改变,那就是以人为本,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和素质教育理想化。

一、反思教学观念

面对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学能力和规范的教学行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却是教师反思的一个盲点。为了应对新的教育形势与挑战,我们应把反思理念作为语文教学反思的一个主要内容,不断“洗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用新教育理念反思、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

比如,传统的作文教学大都处于“无为”的教学状态,即课堂布置学生写作,课后老师批改后在课堂讲评,有时还读读优秀习作,这样的教学缺乏对作文理论的指导,缺乏对这几年高考出现的“零分作文”“滥情作文”现象的充分认识,甚至因文体自选,导致“文体不像”等现象。对此,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对“符合文体要求”作了较大的修订:“考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等文章应严格遵循相应的文体要求”,不再提“文体自选”,尤其是对论述类的写作要求叙述得较详尽:“论述时重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论述其理由依据,做到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充分,注重分析、说理,而不是用例证代替论证。”《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化是对考生作文的要求,也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标。2011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就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从这个要求可见两大文体的重要与规范,也突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作文教育理念。

二、反思教学过程

作为语文教学核心的教学过程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反思教学过程必须完成“反思三部曲”。

一是反思教学内容。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反思,是反思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即是探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施教内容是否盲从单一的必修教材,如何使用选修教材,课堂教学是否需要“源头活水来”。如,近几年高考考纲明确要求对现代文阅读中的精妙语言能“品味和感悟”。但是,如果我们分析过多了,就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无法达到品文悟德之目的。反思这种教学内容实施失败之后,我们就十分注意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如何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跳一跳、能摘到”的理想状态。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实行教师、教材和学生“三位”一体化,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最佳组合,才能最终实现“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的教学目标。二是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对其缺少精心设计,那无异于一盘散沙,不仅粗糙丑陋,而且无法操之于课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反思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图纸,是精品工程的第一步。反思教学设计就是要反思如何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扫除教师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等现象,设法为学生创造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反思教学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一些令人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促使执教者偶发灵感,其创新特色完全超出了自己事先的设计,教学效果难得可贵。反思这种教学现象更能使教师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由此看来,反思语文教学过程,有助于语文教师挖掘和梳理出教学经验中蕴含的教育原理,把教学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为语文教师从传统“教书匠”成为现代教学专家,实现角色转变而打下基础。

三、反思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因此,语文教师要随时反思教学状态:首先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作为课堂上主体的学生,其地位是否确立了,有没有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他们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其次,课堂教学的互动关系。教师是否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有安全感、融洽度、自主性和快乐学习的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与同学、老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再者,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张扬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大展无限才华、吸取丰富知识的机遇。

实际上,只要每位语文教师能认真地反思教学状态,并根据课堂教学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就能让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进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如,我在首次解读《周杰伦和感伤时代》一文时,由于课堂上没有音乐的欣赏和师生互动,使学生对周杰伦的了解得不够,对课文领悟的不透彻。经过一番反思,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在第二次解读《周杰伦和感伤时代》一文时,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感伤的旋律,进而追溯周杰伦受众多年轻人喜爱的原因,同时,我利用自已所收集到春晚的新人诸如“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和“深圳街舞青年”等的录像及歌曲,通过“引而不牵”的教学解读过程,使学生在尊重个体和尊重文本阅读的教学氛围中,细细品味课文的精髓,领悟“带伤族”自强不息的韧劲和执着的信念,感受农民工创业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关注与思考“草根的根在哪里”的问题,促使师生的思想道德得以感化、灵魂审美观念得以升华。概而论之,任何成功的课堂教学,均应“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反思语文教学方法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学生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变成学生舒展身心的舞台、放飞心灵的天空。

反顾语文教学改革历程,尽管我们有过探索的苦衷和追求的失意,但是毕竟得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真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可见,只有教学反思才能产生教学变革,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才能带动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让我们立足教坛,勇立潮头,乘“反思”之长风,破“挑战”之巨浪,紧紧地把握千载难逢的教育发展机遇,走出一条语文新课程教学成功之路。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s://www./9/view-9358748.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