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自古以来分为汉防己和木防己两大类,一般习惯所称的汉防己实际上是防己科的粉防己,而不是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商品木防己则为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和汉中防己,有时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 防己在食用时候要注意其本身苦寒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食欲不振及阴虚无湿热者忌用。神农以中品之药为臣,主通调血气,祛邪治病,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随病而用。如防己既列中品,且属无毒,以之治病,有行气清热之功。 现时中医应用防己的经验是:汉防己偏于利湿走里,可利小便以消肿;木防己偏于祛风而走外,用于祛风湿以止痛。《千金方》治遗尿小便涩,三物木防己汤主之。而李东垣有云∶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药,病在上焦气分者,禁用。 防己用于风湿痹痛,多配滑石、伍薏苡仁、蜇砂等清热除湿之品。对寒湿痹痛,须用温经止痛的肉桂、附子等药同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葶苈子、椒目、大枣等配伍同用,若属虚证,常与茯苓、黄耆、白朮等配伍。
需要注意的是马兜铃科植物木防己因为含有马兜铃酸,会导致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已经被国家禁用,所以实际使用时,只能使用防己科植物粉防己。一般认为“木防己长于祛风止痛,汉防己长于利水消肿”,所以膈间支饮,水停心下使用汉防己是合适的。 汉防己(粉防己),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次要功效是祛风止痛,特别擅长祛除皮部,肌部,肉部,膈,心下之水,又有一定的下气作用。可惜,汉防己,也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久用,大剂量使用,均需慎重。 |
|